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经济处在一个重要的时间窗口。

经济从高增长转向收缩,也有一个缓和的表述为:收缩期;另类的表述是姚洋的:超级房地产周期,主流媒体的说法是弱复苏周期,归并在一起,就清楚是什么周期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主要是投资拉动的GDP增速,一直存在效能的问题,不是靠消费与外贸的贡献率,而是投资硬撑起来的,从而出现了效率递弱,一季度GDP增速过到了5.3%,消费者价格指数与生产者价格指数,仍然摆脱不了通缩的影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信经济工作会议是冷静的。

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是:“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当下的核心任务,不是去超越谁,而是稳;怎么才叫做稳,经济的发展是动态的,数据的平衡也是动态中的平衡,所以,稳的前提恰好是保持一定的增速。关键是这个增速需要消费来推动,要有内生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初,专家都在期待着春节期间的消费指数出炉,因为它具有象征性,一个开门红将鼓舞人心。

结果也的确不错, 一、二月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增加了0.7%,很多方面都超出了2019年的水平;这是乐观的,乐观之中也有诸多的不确定性,三月份数据立即回落,一下跌回到了0.1%,这个指标太弱了,基本定义了年内的大格局;国内外机构普遍认为,2024年全国消费与外贸对GDP的贡献将弱于2023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令人不安的,是一月份的大消费,全国房地产销售大比例低于去年同期,在一个较弱的基数上,大比例的下滑,是一个重要的信号。中国已经成为建立在房子上的国家,房地产以及长长的产业链对GDP的影响高达20个以上的百分点,房地产崩塌,中国整体经济无论如何也不会太好。

有了这些背景,再来看会议提出的“底线思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什么是底线思维

稳就是底线,2024年房地产必须走出低谷,地方财政一半的收入来自房地产,房地产直接影响着地方财政的稳定性,房地产出问题,销量继续下滑,地方财政就只能依靠负债支持运转,这将加大金融风险,所以,经济工作会议的定位是: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这个系统性风险除了房地产,还会有谁?

问题是,我们能够阻止房地产的衰退吗?如果不能,对2024年的中国经济将意味着什么?不论这一轮楼市的保卫战是什么姿态,最直接的影响是大幅增加负债,这就是风险。

底线在楼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