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9日是第34个全国助残日,今年的主题是“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通过创新药物研发,帮助患者摆脱或避免残疾的厄运,同样是“科技助残”的有力体现,医药领域的创新企业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持续推进,从“治”到“防”的健康理念逐渐深入人心。通过创新研发提升药品质量,降低医疗成本,积极参与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神州细胞等国内创新药企在健康中国建设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随着中国医药产业的不断进步,这些创新药企将继续为健康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上工治未病”

在中国传统医学中,有一句古话“上工治未病”,意指最高明的医生能够预防疾病的发生,而不是仅仅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这一理念在现代社会的医疗实践中依然具有深刻意义,尤其是在血友病的防治领域。

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凝血障碍疾病,患者由于缺乏足够的凝血因子,导致出血难以控制,严重时会致残甚至致死。数据显示,国内血友病的致残率高达70%,2/3的患者成年后会出现肌肉关节致畸或致残,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能力。

血友病传统的治疗方式主要是应对急性出血事件,也就是按需治疗,但随着医学的进步,预防治疗逐渐成为主流。通过规律使用凝血因子制剂,可以有效预防出血事件的发生,显著降低致畸、致残和致死的风险。

从“治”到“防”健康理念的转变,不仅体现在国家层面的政策推动上,也体现在群众健康意识的提升和医疗实践的革新上。从药物经济学的角度讲,虽然预防治疗费用较高,但能明显降低出血、致残风险,改善生活质量,是一种比按需治疗更具性价比的治疗方案。

药企通过研发创新药物,为血友病预防治疗提供新的解决方案。经过多年研发,神州细胞推出首个国产重组人凝血因子Ⅷ产品——安佳因,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提高了药物的可及性,使更多患者能够享受高质量的治疗。

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加速了高质量国产创新药惠及患者的过程。在多方政策支持下,我国血友病治疗的便捷性、可及性以及治疗理念均得到了显著提升。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持续推进,血友病治疗领域所取得的进展将在更多疾病领域得到复制和推广,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美好生活的向往。

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国内医药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药品研发,为提升国民健康水平作出了实质性贡献。以癌症治疗为例,到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是健康中国相关重要目标之一。这背后,离不开药企在抗癌药物研发上的不懈努力。例如,淋巴瘤尤其是B细胞淋巴瘤,是严重影响国民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国内存在未被满足的、迫切的临床需求。神州细胞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开启抗CD20单抗研发攻坚,通过结构优化、安全升级,以期为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众所周知,技术创新是医药产业发展的底层驱动力。近年来,个体化治疗和精准医学、生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基因编辑技术、癌症免疫疗法、CAR-T细胞治疗技术等新策略与新技术不断涌现,为新药研发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在此背景下,众多国内药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寻求新的突破。2023年获批上市的1类创新药有40个,接近于2022年获批数量的2倍,国产创新药正在从量变加速迈向质变,全球竞争力也日益增强。目前,神州细胞公司已与印度、土耳其、巴西、墨西哥、俄罗斯等15个国家或地区的合作伙伴签约,推动其重组人凝血因子Ⅷ产品在当地的商业化。

此外,药企还通过参与公益活动、支持医改等方式,展现自身的社会担当。例如,神州细胞通过支持患者用药的慈善援助项目,进一步减轻部分患者的经济压力,为更多A型血友病患者带来福音。通过这些行动,药企在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同时,也增强了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和品牌价值。

肩负践行健康中国战略任务的医药产业,既是立足当下,回应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中坚力量,亦是充满无限潜力的未来产业。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参与者积极投身健康中国建设,持续发挥作用,共同汇聚起驱动产业蓬勃发展的新动能。

文:武亚玲 耿岩

编辑:张曌

审核:刘志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