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怎么判定中国经济复苏,要看什么?

看三个标志,三个决定中国经济强与弱的标志。

第一个标志:民间投资增速重返十年前。

市场的总资本,决定着这个市场的繁荣程度。

但是,钞票并不是你想印多少就能印多少,要有锚定物,印多了就是阿根廷。也就是说,林毅夫倡导的投资与扩大财政赤字阻止经济衰退的模式,是有边际的,这个边际已经差不多到头了。过去拉动一元的GDP,需要投下去3元,经过多年的效率递减,现在拉动一元的GDP,需要投下去9元,如此低效,再扩大投资几乎不可能了,那就一定是货币的表现应该是通胀,而市场的表现却是通缩,这等于在勉强支撑一个赔本的生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资本的驱动力有限,又不得不在世界丛林中增加竞争力,就必需重建一个对资本友好的市场,民间资本,也包括外国资本。

然而资本是聪明的,近十年,民间投资的增速快速下滑,代表着资本对中国经营环境的评价,也是对长期经济形势的判断;与民间投资增速下滑正相关,GDP增速恰好也从两位数一路滑到了2022年3%。

所以,经济是不是复苏了,民间投资转热是重要标志,它很诚实,也很贪婪,也很聪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个标志:要看青年失业率。

为什么不看总失业率?

因为根本看不懂,灵活就业2.7亿,青年失业率去年七月高达21.6%,叫停后改动了取样范围,与国际标准不完全一致了,16-24岁的青年群体,一再取样在校生,包括年内将毕业的大四学生;既然标准不一样,比较就有了问题,那又如何正确地评估失业率,又如何去做对比?

那就改换一个观察的方式吧。

只看大学生就业水平,大学生每年都是千万级的,《报告》年度就业就业岗位的提供为1200万人,如果1170多万大学生都有工作,那不用去管千奇百怪的灵活就业算失业还是算就业了,大学生的充分就业代表着工程师红利,这无疑是中国经济强劲回升的反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个标志:体制成本有效压缩

一切根本中的根本。

专家们谈经济,总是在谈各种指标,很少去追究中国经济创造的巨大财富,高税率、巨大的土地出让金,以及显性债务、隐形债务,这么多的钱都跑哪去了?

老百姓在叫穷,企业在叫穷,地方财政也在叫穷。

这当然要看是谁在主导着整个社会的分配,所以,一切都要去问地方财政。地方财政正常的收支,本应该与经济的发展共沉浮,以税收为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济好,税基扩大了,就多花,税收不达预期,那就调整计划开支。中国的地方财政则不同,总是不够花,地方财政的收和入有三个来源,即:税收+土地出让金+借款融资。

其中,土地出让金占了50%左右。

这就有问题了,现在房地产的大格局已经完全清楚,量价齐跌, 一时还看不见底,那么能不能度过难关,已经不是放水的问题了,那毕竟有限,而是地方财政能在多大程度上降低体制成本,这一块下来,甚至继续扩张,经济将长期进入收缩期。

2024,上述三点能出现根本的改观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