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清朝皇室的丧葬制度,如果皇后死在皇帝前面,她们会被葬入帝陵,与皇帝合葬在一起,如果皇后死在皇帝后面,新皇帝要为她单独建寝,成为皇后陵寝。然而,清朝有一位皇后却被葬了三次,才得以入土为安,究竟发生了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孝穆成皇后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生于乾隆四十六年,清宣宗道光帝原配皇后。

镶黄旗钮祜禄氏是满洲八旗中的顶级豪门,尤其是弘毅公府,更是名门中的名门,被称为“凤巢之家”,孝穆成皇后便是来自这一豪门之家。

弘毅公指的是清朝开国元勋额亦都,额亦都有十六个儿子,形成数量庞大的后裔群。在额亦都这个庞大的后裔群中,有两支地位较高:

第一支是原来的大宗,承袭的是额亦都的公爵,但这个爵位后来被降为子爵,几经流转,传到了长房班席的四世孙哈丰阿的后代中。

第二支是新大宗,承袭的是额亦都第八子图尔格的果毅公爵,这个爵位从第三任开始便转移到了额亦都小儿子遏必隆的身上。

由此,遏必隆所在的第十六房成为地位最高的一支,康熙朝的孝昭皇后、温僖贵妃,乾隆朝的诚嫔、顺贵人便是来自此支,孝穆成皇后也是遏必隆的后代,她是遏必隆的玄孙女(四世孙女)。

孝穆成皇后的曾祖父是遏必隆第六子尹德,尹德是个老实人,在康熙朝不显山不露水。当时,康熙器重的是尹德的弟弟,即遏必隆第七子阿灵阿。即使阿灵阿是个不折不扣的八爷党,康熙仍然对他信任有加,甚至在阿灵阿去世前,亲自派御医给他诊治。

雍正继位后,阿灵阿一家算是好日子到头了,虽然阿灵阿已经去世,但雍正仍然在其墓碑上面改刻“不臣不弟暴悍贪庸阿灵阿之墓”,此外,阿灵阿全家被罚入辛者库为奴,甚至阿灵阿的第二子阿尔松阿都被处死了。

注:阿灵阿的妻子乌雅氏是孝恭仁皇后(德妃)的亲妹妹,因此,这阿灵阿实际上是雍正的姨夫,而被处死的阿尔松阿则是雍正的亲表兄弟。(不得不说,政治斗争真的很残酷。)

最重要的是,阿灵阿家中的果毅公爵也被雍正给拔掉了,改由遏必隆第六子尹德承袭,如是,尹德一脉便取代阿灵阿,成为遏必隆后代中的嫡系大宗。同时也成了朝廷新贵,尹德被任命为领侍卫内大臣兼议政大臣,袭二等公。

孝穆成皇后的祖父是尹德的小儿子阿里衮,这阿里衮可是乾隆朝的名臣,怎么说呢,乾隆一直想与这位臣子结亲。

乾隆初年,阿里衮由二等侍卫被提拔为内务府大臣,此后在兵部、户部等要害部门就职,乾隆十六年左右,阿里衮被委任为两广总督,成为封疆大吏。

乾隆二十三年,阿里衮以参赞大臣出师西北边疆,与将军富德讨伐霍集占,成功解了兆惠之困。乾隆三十一年,明瑞战死于缅甸猛腊,随后乾隆以大学士傅恒为经略,阿里衮、阿桂为副将,参加清缅战争。

然而,阿里衮在途中身染瘟疫,傅恒让他留在永昌养病,但阿里衮却不肯,最终卒于军中,乾隆赐谥襄壮,入祀贤良祠。

阿里衮去世后,乾隆便开始给他的女儿们张罗婚事,阿里衮这个人,女儿特别多,有十二个。于是,乾隆便将其中一个嫁给皇四子永珹,但此女还没出嫁就去世了。此后,乾隆又将阿里衮的另一个女儿嫁给了皇十七子永璘为嫡福晋,这位就是孝穆成皇后的姑姑。

阿里衮有俩儿子,一个叫丰升额,一个叫布彦达赉。这个叫布彦达赉的便是孝穆成皇后的父亲。

孝穆成皇后的伯父丰升额很有本事,在平定金川战役中立下战功,被赐号继勇,由此,一等果毅公变成了一等果毅继勇公。此外,乾隆还加赏了丰升额一个子爵,丰升额无嗣,便让弟弟布彦达赉承袭了这个子爵。

孝穆成皇后的父亲布彦达赉于乾隆四十一年承袭了哥哥被赐的一等子爵,由三等侍卫累迁为武备院卿,还娶了云贵总督硕色的孙女乌雅氏,这位乌雅氏便是孝恭仁皇后的族孙女,同样也是孝穆成皇后的生母。

综上所述:孝穆成皇后来自弘毅公府的嫡系大宗,伯父丰升额承袭一等果毅公,父亲布彦达赉身上也有一个子爵,家世可以说是无可挑剔,绝对称得上是八旗豪门中的翘楚了。

不客气地说,就是做皇后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乾隆六十年二月初七到二月初十,在紫禁城的御花园举行了八旗选秀。这次选秀的目的并不是为乾隆挑选嫔妃,也不是给皇子纳选福晋,而是为乾隆挑选孙媳。也就是乾隆给孙辈挑选福晋。

这次选秀中,镶黄旗拱照佐领下副都统布彦达赉之女钮祜禄氏被乾隆看中,随即把这个年仅15岁的秀女,指给了永琰的次子绵宁(道光帝)。

嘉庆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皇孙绵宁奉旨与钮祜禄氏成婚,特旨婚后居于紫禁城内。

就当时形势来看,绵宁是嘉庆的嫡长子(排行第二子),由于庶长子早夭,第三子绵恺刚刚出生一年,因此,绵宁实际上是当仁不让的继位人第一人选。也就是说,不出意外,钮祜禄氏将会成为未来的大清皇后

不过,自从钮祜禄氏嫁给绵宁之后,便丧事不断。

首先是嘉庆二年,钮祜禄氏的婆婆孝淑睿皇后去世了。丧期还未过去,太上皇乾隆又驾崩了,到嘉庆六年,钮祜禄氏的父亲布彦达赉也蹬腿了。也就说,钮祜禄氏在嫁给绵宁的前六七年里,一直处于守丧状态,或许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的身体健康。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公嘉庆却看这个儿媳越来越不顺眼了,为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都知道,嘉庆继位时已经三十五岁了,执掌大清国六七年后,人至中年,将近半百。但让他纳闷的是,自己看中的继承人绵宁却一直不见有儿子降生,这可急坏了嘉庆,毕竟帝位传承是第一大事,嘉庆可不想让皇位传承在儿子道光这一代断掉。

其实,早在绵宁成婚前,身边已经有了两个官女子,即赵氏(平贵人)与孙氏(定贵人)。随后,嘉庆又给绵宁指了一位侧福晋,即后来的恬嫔富察氏。

按理来说,身边有四个妻妾,怎么也能生下一男半女,但到嘉庆十二年,绵宁却不见有一个儿女降生。

估计有两个原因:

第一,绵宁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嫡福晋钮祜禄氏身上,对其他几个侍妾有意冷落。第二,嫡福晋钮祜禄氏御内极严,不准其他侍妾接近绵宁。

但是,你生不了,不能不让别人生吧。再说了,当时嘉庆都已经年近五十了,竟然连一个孙子都没有,这不是让人看笑话嘛。因此,可以猜想嘉庆对儿媳钮祜禄氏的态度,肯定是十分不满了。

不过,遮挡在嘉庆头上的乌云即将散开了,一者此时的钮祜禄氏已经病重,将不久于人世。二者,绵宁身边的官女子那拉氏终于怀上了身孕,皇长孙出生在即,嘉庆帝终于喜笑颜开了。

嘉庆十三年正月二十一日,皇子绵宁嫡福晋钮祜禄氏病逝,年仅28岁。

虽然这个儿媳没有给自己生下皇孙皇女,但她毕竟是先帝乾隆亲自指定的孙媳,因此,嘉庆还是给了钮祜禄氏几分面子的。比如嘉庆下旨命座罩用金黄色,这是亲王福晋才有的待遇,再比如嘉庆命术士给钮祜禄氏挑选了吉地安葬,即后来的王佐村园寝。

“二阿哥之福晋、因病薨逝、著二阿哥即日成服。初祭后释除。向来未分府皇子之福晋。照亲王福晋例金棺座罩等项均用红色。并无应用仪仗。今二阿哥之福晋。所有金棺座罩一切著施恩俱用金黄色。其仪仗仍照亲王福晋之例赏用。其旗色著用镶白。至应行事宜著各该处照例豫备。并著将此旨载入会典。”

钮祜禄氏去世三个月后,绵宁身边的官女子那拉氏生下皇长孙奕纬,嘉庆帝龙颜大悦,不仅大封六宫,还赐封那拉氏为绵宁侧福晋:

“朕仰蒙昊苍鸿祐,列圣慈恩,于本日得皇长孙,云礽兆庆,奕叶延厘。明岁正值朕五旬万寿,寿贶频仍,洵为吉祥喜事,允宜加惠宫闱,用昭福瑞。諴妃著加恩晋封为諴贵妃,吉嫔著加恩晋封为庄妃,信贵人著加恩晋封为信嫔。二阿哥之官女子那拉氏庆育皇孙,著加恩封为侧室福晋,所有册封典礼,著各该衙门照例办理。”

嘉庆十六年十一月十七日,绵宁嫡福晋钮祜禄氏入葬王佐村园寝。这是钮祜禄氏第一次下葬。

其实,早在钮祜禄氏去世的第七天,嘉庆帝便迫不及待地给儿子绵宁选择继福晋了,并决定在二月十七日举行八旗选秀。

“现应给二阿哥续指福晋。著交户部将现在京八旗满洲蒙古内外三品以上文武官员之女、未经选过、逾岁及现年十五岁者查明。于二月十七日送赴圆明园选看。其有带往外人者。毋庸令其来京。至此次已经选过者。下届选看之年。毋庸再行豫备选看。”

前面我们曾说过,绵宁早在嘉庆四年之前,便有了侧福晋富察氏(恬嫔)。而且,这位侧福晋出身相当不错,是大学士马齐的玄孙女、乾隆原配孝贤皇后的堂曾侄孙女。但是,嘉庆没有让富察氏继任绵宁福晋之位。看来,嘉庆对这个儿媳也不太满意,而且,嘉庆本来就对富察氏一家没有太多好感。

经过选秀,镶黄旗舒明阿之女佟佳氏成为绵宁的继福晋,两人在嘉庆十三年十二月举办了婚礼。这位佟佳氏的家世同样非常显赫,她来自满洲四大家族的镶黄旗佟佳氏,是一等公兼内大臣佟国纲的五世孙女,也就是说,佟佳氏是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的娘家人,她便是道光第二位皇后:孝慎成皇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嘉庆二十五年九月十二日,继位不久的道光帝对发妻钮祜禄氏进行追谥,在拟定的“孝静”、“孝和”、“孝德”、“孝穆”四个谥号中,选择了“孝穆”。同时,下令追封钮祜禄氏的父亲布彦达赖为三等承恩公。

“穆”字意为静穆的、严肃的,或许钮祜禄氏具有比较严肃的性格,这与她御内极严的情况相符:

“朕惟宫闱赞治。储祥徵文定之初。策扬辉。配极溯坤元之始。抚宸枢而绍统。追念仪型。稽典礼以崇封。式隆位号。皇后钮祜禄氏簪缨望族。图史遗规。秉性冲和。持躬端谨。入龙楼而作俪。度协圭璋。调凤管以相成。音谐琴瑟。洁修奉膳。柔嘉而益励恭勤。昧旦瞻星。戒警而弥彰静好。早从潜邸。迪彝训于翚衣。夙入内朝。佐同功于茧馆。属以琼蕤掩彩。蕙质韬芬。时纡轸于中怀。每怆思于令德。忆昔藩封肇锡。曾邀金册之光。即今宝祚初膺。宜表璇宫之范。孝原爱敬。洵为百行称先。穆本肃雍。允合二南化始。周书之推恪慎。无忝所生。尔雅之媲休嘉。有秩斯祜。兹以册宝、追封为孝穆皇后。于戏。悼含章之未曜。弥怀辅相于兰闱。示继序其不忘。用着芳馨于椒殿。典常聿备。灵爽惟钦。”

道光继位后,有意将钮祜禄氏所葬地王佐村园寝改造为帝陵,待自己百年之后,也葬在此地。但是乾隆早就定下规矩,后任皇帝只可在东西二陵按照昭穆之制入葬,道光帝这个想法,是想新开辟一座新皇陵区,这样就有了清南陵,显然与乾隆定下的祖制背道而驰。

最终在列位大臣的苦口婆心下,道光帝才改变了主意,将陵寝选定在了东陵。(注:嘉庆帝葬在了西陵)

道光七年九月二十二日,孝穆皇后的梓宫从王佐村园寝中启出,迁葬到了东陵的宝华峪万年吉地。这是孝穆皇后第二次下葬。

然而,仅过了一年,便有官员发现宝华峪地宫渗水,这对皇家来讲是大忌。因此,道光帝直接废弃了宝华峪地宫,改到西陵的龙泉峪给自己建造新的皇陵。

就在道光帝满心欢喜地给自己建造新的皇陵时,她的继后孝慎皇后也崩逝了。两年后(道光十五年)的十二月二十一日,孝穆皇后与孝慎皇后一起被葬入西陵龙泉峪地宫,即道光帝的慕陵。这是孝穆皇后第三次下葬,也是最后一次下葬。

去世27年之后,这位大清嫡后终于得以入土为安了。后来,经过咸丰、同治二帝的加谥,孝穆皇后的最终谥号为:孝穆温厚庄肃端诚恪惠宽钦孚天裕圣成皇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孝穆成皇后是钮祜禄氏唯一一位原配皇后,除她之外的孝昭、孝和、孝贞都是继室,孝圣没做过皇后,是母以子贵,获得了皇后的名分。但即使身为原配,孝穆也没有做过哪怕一天的皇后,在丈夫道光继位前,早早地离开了人世,去世时才只有28岁,不得不说,这又是一个红颜薄命的女人。

不知是性格原因,抑或是身体问题,她迟迟没有怀上龙胎,以致留下巨大遗憾,如果能够为道光添上一男半女,她的地位就又不一样了。或许人生就是如此,总有太多的不完美,太多的遗憾。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实录》《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上谕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