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赛迪机构发布“2024镇域经济全国100强、500强暨中部100强、西部100强”研究报告,江苏多镇上榜。

江苏城市论坛小编注意到这份榜单,江苏省有130个建制镇成功上榜,数量位列全国首位。昆山玉山镇和张家港杨舍镇表现尤为抢眼,分别荣登全国第一和第五的宝座。除了玉山镇和杨舍镇之外,江苏省还有33个镇进入全国前百强之列,

2024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由2023年的“经济实力、发展水平、工业水平、消费能力”调整优化为2024年的“经济实力、产业能力、消费活力、城乡合力”四个方面。

2024镇域经济500强研究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4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其中,二级指标较2023年净增加4个。此外,除上述主要指标外,本次评价也综合考虑镇域内上市企业数量、高等院校、省级以上创新创业载体平台、反映镇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荣誉称号等支撑指标。

总的来看,中国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全国500强镇中,2022年GDP在500亿元以上的建制镇有17个,规上工业总产值在1000亿元以上的建制镇有15个;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在300家以上的建制镇有41个,规上服务业企业数量在100家以上的建制镇有70个,创新型企业数量在100家以上的建制镇有353个。中部100强、西部100强镇中,分别有9个、5个建制镇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超过100家,35个、17个建制镇规上服务业企业数量超过50家,74个、42个建制镇创新型企业数量超过50家。

江苏的镇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自身的自然禀赋优势和资源优势,以产业增长为抓手,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规模化发展。此外,全省镇域经济还呈现出产业多元化的特点。除了传统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现代农业、旅游业等新兴产业也在镇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江苏《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深化以经济发达镇改革为重点的基层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发挥经济发达镇重要节点功能。稳步改善一般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积极引导适宜的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向镇域集聚。

苏州市玉山镇的实力,靠的是工业经济的强大支撑。早在2012年2月,昆山高新区即与玉山镇实行“区镇合一、以区为主”的管理体制。昆山高新区是全国首家设在县级市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03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212家,累计上市企业超10家。

在2022年度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中,昆山高新区在全国169家国家高新区中再进1位,实现“七连升”,名列第32位,并首次进入排名前20%序列,继续位居全国县域国家高新区榜首。2022年玉山镇电子信息、高端装备产业分别实现产值795亿元、527.4亿元;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15家,增长32.2%,占全市比重23.9%,总量达到759家,稳居全市第一、占比超四分之一。

此外,玉山镇优渥的地理区位还为其带来极为发达的水陆空立体交通。京沪铁路穿镇而过;沪宁高速公路、机场路、312国道、339省道穿境而过;半小时可达上海虹桥机场……这些都成了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无锡市官林镇坚决扛起经济发达镇发展担当,高位谋划、精心绘制打造核心卫星城崭新蓝图,围绕电线电缆、新材料两大支柱产业,坚持改革创新、强化“双招双引”,成功打造无锡首个千亿级乡镇,先后获评“国家电线电缆产业基地”、“中国电缆城”、“全国文明镇”、“全国重点镇”、“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20项国家级荣誉。

官林镇拥有规上企业238家,中国企业500强1家,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3家。2023年上半年,全镇规上工业产值、限上单位贸易额、限上批发额、进出口总额分别实现846亿元、367亿元、363亿元、13亿美元,总量均居全市第一。

南通市城东镇聚焦“项目立区、产业兴区、科创强区、清廉固区”发展定位,锚定“挺立高铁时代潮头、挺进全省第一方阵”奋斗目标,奋力开拓中国式现代化海安新实践“开发大道”。荣膺“江苏‘全球化企业方向’双创示范基地”“江苏水美乡镇”“全国文明镇”“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区域试点”“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全国绿色低碳示范园区”等称号。

城东镇主导产业以新材料和纺织业为主,全镇形成了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现代纺织三大产业集群,发展潜力巨大。 2022年,城东镇财政总收入51.9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63,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81.67亿元,同比增长23.94%,完成社会固定资金投资总额186.80亿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04亿元。

常州市邹区镇产业类别全、资源禀赋优,坐拥中国灯具城、凌家塘两大百亿级市场,近年来聚焦“两新两智”主导产业,接续壮大新质生产力,跑出能级提升加速度。“四上”单位三年实现数量翻番,总数突破320家;固定资产投资、制造业投资连续三年保持高速增长,总量均实现翻番;规上工业企业突破120家;规模工业总产值三年年均增速超10%;特别是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制造业投资、限上社零总额、限上批零住餐销售额等五项经济指标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当前,邹区镇全面落实市“532”发展战略,立足“两湖”创新先行区、乡村振兴实验区功能定位,系统推进“六个先行”,全面融入“两湖”创新区发展主战场,努力在“生态创新区、最美湖湾城”建设中体现担当、干出地位,在把握大局大势中步履坚定、铿锵前行,奋力书写“一年规划、三年成形、五年成势”的邹区答卷。

泰州市黄桥镇作为全球最大的提琴生产基地,是中国提琴产业之都和提琴行业生产标准制定者,被誉为东方的“克雷蒙娜”。全镇现有乐器及配套企业220多家,年产各类提琴100多万把,提琴生产总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以上、世界市场份额的40%左右,年产值超15亿元。如今,乐器产业已成为黄桥的富民产业,全镇20多万人口中有3万多人从事制琴行业,这也是推动黄桥老区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动力引擎。

多年来,黄桥镇政府对乐器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在政策、投资、资源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先后实施产业集群、产业园区和特色小镇的规划与建设。“绿岛”项目——黄桥乐器智能环保表面处理中心,是政府从推进产业绿色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牵头打造的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对乐器生产过程中的打磨、涂装等工艺实施精细化、集约化管理,既有效纾解了行业的发展瓶颈,又降低了小微企业的生产投入成本,提高了乐器企业生产的效率和品质。

图片来源:CCID赛迪四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CCID赛迪四川

来源:最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