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的大幕还未正式拉开,苹果已在主流手机厂商中率先宣布降价。

5月20日上午,查询天猫苹果官方旗舰店发现,包括手机、智能手表、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耳机和配件在内的所有产品都参与了降价。未来一周多,这些产品的最高降价幅度将达到2300元。

这其中,优惠力度最大的是iPhone。作为苹果主力产品,在叠加官方立减和天猫券后,iPhone15和iPhone15 Plus起售价下调1400元,iPhone15 Pro起售价下调1900元,1TB版本的优惠力度达2300元,而iPhone15 Pro Max起售价下调了2050元,最高优惠2250元。

iPhone 15降价后,基本与小米、华为等安卓旗舰来到同一价位。

iPhone 15的起步价为4599元,与小米14 Pro的起售价一致,甚至比华为Pura 70的起售价为5499元还便宜900元。

如果在三款手机中选,你会选择哪一款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苹果天猫旗舰店截图

不仅是新款iPhone,苹果其他主要产品也基本都给出了明显的优惠幅度。

例如在各种优惠条件下,Apple Watch Series 9起售价降幅达700元,10.9英寸iPad和iPad mini的起售价均下调300元;M2/M3芯片的MacBook Air降价600元起;AirPods系列降价300元起;仍然在售的iPhone14系列和iPhone13系列,则分别降价至少1000元和90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天猫,苹果在京东等其他电商平台也都给出程度相当的优惠。有分析指出,这是一个重要节点,因为苹果从未在中国市场进行过如此大力度的官方降价。反倒是国产品牌,降价没有苹果积极。目前在天猫等平台上,华为、荣耀等厂商在最显眼的位置,放出的都是新品宣发信息,而不是优惠信息。

为何苹果会放下曾经高傲的姿态,在中国市场激进降价?首先苹果有清理旧款库存的考虑,像近期推出新款iPad Pro等产品并没有参与降价。但更关键的,还是想靠降价提振萎靡的销量。

根据调研机构IDC数据,今年一季度,iPhone在中国市场出货量同比下滑近7%,排名从上季度的第一掉到第四,而荣耀和华为出货量分别增长13%和110%。再看同期平板市场,在中国市场整体增长6.6%的情况下,iPad在华出货量大幅下滑超10%,而华为平板增长10.6%,连续第二季度成为中国市场第一。

受此影响,今年一季度苹果大中华区收入同比下滑超8%。

从近两年表现来看,苹果也愈发依赖通过降价提振销量。例如去年618期间,iPhone14系列就曾迎来“史上最大降价”,随后的双十一期间,刚发布的iPhone15系列最高降价超1500元,帮助苹果成为该季度中国手机出货量第一。再比如今年3月,苹果曾短暂将iPhone15系列的起售价下调1000元,受此影响iPhone当月在华销量增长约12%,相比前两月明显反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iPhone外观千篇一律

通过降价就能提振销量,苹果这招看起来又轻松又管用。

但对苹果这种支撑美股的科技公司来说,持续地依赖降价促销,显然是在饮鸩止渴。观察近两年的消费电子市场,虽然整体经济环境有负面影响,但国产手机厂商还是尽可能地通过创新吸引消费者,生成式AI、美学、影像、卫星通信以及折叠屏等百花齐放的创新,让苹果千篇一律的外观造型和微创新有些相形见绌。

美国媒体其实早已看不下去,不止一次指出苹果存在的问题。

彭博社5月19日还发文称,苹果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竞赛中措手不及,如果该公司想迎头赶上,就需要改变策略。文章称,以篮球比赛类比,制造更好的芯片和设备将帮助苹果锁定上篮和罚球。但如果想真正追上,就必须开始投三分球。这只能来自于以比以往更快的速度发布尖端的AI功能,并对其进行改进。

事实上,尽管手机市场早已成为红海,但只要厂商能拿出差异化的创新,不断解决消费者的痛点,还是能获得市场的青睐,华为Mate60等国产手机就是例子。

对于苹果现状,IDC一针见血地指出,虽然不断进行调价促销,且iPhone15 Pro Max在春节期间为最畅销的机型,但是苹果面临竞品的挑战和压力日益增大,亟需从软硬件全方位升级创新来吸引消费者。

简而言之,如果苹果只剩降价一条路,那注定走不远。

观察者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欧文

审核:宛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