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新闻大家肯定都看到了,伊朗总统莱希和外长阿卜杜拉希扬以及一众政府高官因直升机事故不幸罹难。

莱希临走前和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话别。没想到,这竟然就是永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莱希临走前和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话别。没想到,这竟然就是永别

这起事故原因尚未调查清楚,咱们也不做过多猜测了。

而且,目前看,伊朗国内权力正在和平过渡,并未出现很大的波澜。

毕竟,在伊朗,真正拥有最终解释权的,那还得是最高精神领袖。更何况,伊朗除了正常的国家军队,还有一支专门听命于宗教领袖的“革命卫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任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其实算是莱希总统的老师。在大多数议题上,这师生二人都是同步的,保持着高度一致。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莱希与哈梅内伊的风格一脉相承。

所以,学生不在了,还有老师坐镇,情况不算很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到这儿,就有必要讲讲莱希总统这个人了。

他作为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的重要弟子之一,也是神职人员,并拥有宗教法学博士学位,是地位仅次于哈梅内伊的大教士,在伊朗宗教界享有极高声誉。

莱希所有公开场合的那身头巾+大袍的装扮,也彰显着这位伊朗总统不同寻常的身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易卜拉欣·莱希1960年12月14日出生在伊朗东北部的什叶派圣城马什哈德。

他爸爸就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教士,被尊称为“伊玛目”,这也是波斯人对伊斯兰教高层教士的一种特有称谓。

莱希从15岁起就在专门的宗教学校里学习,一直读到了宗教法学博士。

青年莱希曾和自己的导师哈梅内伊参与过反对巴列维王朝政权的政治活动,是伊朗第一代最高精神领袖霍梅尼的忠实追随者。

在伊朗伊斯兰革命后建立的政教合一政权中,莱希在老师的引荐下,进入了检察系统,成了一名走向仕途的高级教士。

师徒二人。即便当了总统,也不能和老师平起平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师徒二人。即便当了总统,也不能和老师平起平坐

有必要多说一句,这个常见的宗教专有名词——“伊玛目”在波斯文化中的特殊含义。

总的来看,无论是阿訇还是毛拉,都属于伊斯兰教的不同教派或者地方民族对于宗教学者的习惯称呼。他们的具体职能,还是差不多的——带着信众们礼拜,日常宰杀牲畜时念经,有时候,还能充当心理医生,帮助信众排解迷惑和困难。

通常,逊尼派多称阿訇;什叶派则叫毛拉,但毛拉一词也并不仅限于什叶派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亚和南亚次大陆地区,像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孟加拉、印度,他们的伊斯兰信徒,也习惯称呼自己的宗教学者和高级教士为毛拉。比如塔利班的一号人物希巴图拉·阿洪扎达,就被尊称为“大毛拉”。

但伊玛目的意思要复杂些,在一些特定语境中,就没这么“基层”了,更像是拥有无尚权威的最高教长。

逊尼派中,一些地区和民族会把清真寺的教长尊称为“伊玛目”。

而在什叶派群体中,特别是波斯人为主体民族的伊朗(第二民族是阿塞拜疆族,也多为什叶派穆斯林),就更加强调“伊玛目”的崇高性和权威性了,特指教派内部的宗教领袖,人和真主之间的中介,有特别神圣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像前面提到的伊朗前最高精神领袖霍梅尼,就被什叶派的伊朗人尊称为“现代伊玛目”、“当代波斯先知”。

总结一下就是,在什叶派这个大群里,带人做礼拜的普通教士和宗教长老,一般都叫做毛拉;能被称作伊玛目的,都是高级教士。

日常的分工上,低级教士们负责给教徒传播宗教知识和解答疑惑;而高级教士,则可以联系社会实际情况,去解释教义教法和发布教令,或许...干脆直接参加政治活动了。

这是波斯教士的“工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波斯教士的“工装”

好了,咱们再说回易卜拉欣·莱希。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才30多岁的莱希,宗教和仕途之路都在顺利晋级。

教职上,莱希已经成为了受人尊重的伊玛目——哈梅内伊最得力的助手,地位极高的大教士。

官场上,从1994年开始,当了整整十年的德黑兰市检察长。2004年-2014,他又被升任为伊朗副首席法官。2014年,莱希出任伊朗总检察长,并于2016年被哈梅内伊任命为伊马姆·礼萨圣地监护人,负责掌管伊朗财力最雄厚的宗教基金会阿斯坦·古德斯·拉扎维组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后来,就是2017年的竞选了。

这次,走到最后pk环节的二人,均为神职人员:

他们是两名什叶派教士——易卜拉欣·莱希(左)和哈桑·鲁哈尼(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果,伊朗人民在俩教士当中,选择了较为温和的哈桑·鲁哈尼。而作为保守派代表的莱希,则继续留在司法系统任职,做了伊朗司法总监(相当于国家最高大法官)。

到了2021年,鲁哈尼两次任期已满,莱希再次参加总统选举,最终获得多数票成功当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莱希除了是一位高级教士兼总统外,还是一位顾家的丈夫,慈祥的父亲。他的妻子叫贾米莱·阿拉莫勒霍达,是马什哈德地区什叶派领袖艾哈迈德·阿拉莫勒霍达的女儿。

或许也正因为娘家的巨大影响力,莱希的妻子婚后并未改夫姓,而是继续保留了阿拉莫勒霍达这个荣耀的姓氏。

莱希夫妇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就跟咱们通常的认知有点不一样了。

其实,除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某些神职人员还有东亚大乘佛教的出家人。 那些伊斯兰教士,几乎都是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建立家庭,生儿育女的。

毕竟,老教士不结婚,小教士从哪儿来呢?

而且,这方面还很讲究家族传承,看出身。教士家族在他们的文化中,一直享有着崇高地位。高级教士的后代,往往都会继续做高层神职人员或者直接从政。

比如哈梅内伊的两个儿子,分别掌控着伊斯兰革命卫队和巴斯基民兵。均属于什叶派政治军事组织的实权人物。

反倒是“现代伊玛目”霍梅尼的直系后人中,却并没有出现宗教方面的显赫人士。

他的一个儿子英年早逝;三个女儿中的两个做了家庭主妇,一个是大学教授,还是理工科类的。霍梅尼的孙辈和外孙辈,则基本都远离了宗教和政治圈,成了普通的中产上班族。

霍梅尼和他的儿子以及两个孙子在一起的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霍梅尼和他的儿子以及两个孙子在一起的合影

而至于当年喜迎霍梅尼归来的伊朗革命群众,他们究竟有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生活,这里咱们就不多说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