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联合国5月20日电(记者张旻璐)当地时间5月20日,安理会就俄罗斯、中国共提的外空安全决议草案采取行动,决议草案以7票赞成、7票反对、1票弃权的结果未获通过。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大使出席会议并发言强调外空的全球性和平共享属性,并批评某些国家将其视为战场,违反和平原则。

傅聪指出,外空是全球公域,攸关全人类的安全与福祉。确保外空和平属性,促进外空合作,是国际社会的普遍追求,也是全体会员国的共同责任。1967年《外空条约》是外空领域首个国际条约,确立了和平利用、自由探索、国际合作等重要原则,并明确禁止在外空部署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维护外空和平、安全与可持续性作出重要贡献。

傅聪指出,与此同时,随着空间技术发展,外空领域出现一些新威胁、新挑战。个别国家将外空界定为“作战疆域”,加快外空军力建设,在外空部署反导系统及进攻性武器。这些行为虽未被《外空条约》明令禁止,但加剧外空冲突风验,显然违背条约确立的和平利用外空原则,与国际社会维护外空安全、推进和平利用外空事业的目标背道而弛。基于上述形势,联大每年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相关决议,要求裁军谈判会议谈判缔结外空军控条约,明确禁止在外空放置各种类型武器,为维护外空安全提供根本制度保障。这是国际社会推进外空治理的主流声音,裁谈会也就此开展了长期、深入讨论。

傅聪说,中方认为,安理会可以根据自身职责,以恰当方式审议外空安全问题,但应最大限度反映国际社会共识,以促进各方在外空问题上的互信与合作、为专业平台的讨论提供支持与补充为目标。

傅聪说,上个月安理会未能通过美国、日本提出的外空安全决议草案。此后,俄罗斯又提出一份新的决议草案,这份草案肯定《外空条约》的作用和贡献,同时也努力弥补条约空白,明确禁止在外空放置各种类型武器,要求尽早缔结外空军控条约。这些内容均在联大获得超过三分之二会员国的支持,反映了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普遍关切和呼声。中方支持并共提了俄罗斯决议草案。但由于各方立场差异,草案在刚才表决中未获通过,中方对此深表遗憾。

傅聪指出,安理会近期围绕两份外空安全决议草案表决的结果说明,各方对此问题仍有不同理解和看法,凝聚共识仍需要长期努力,外空治理进程仍任重道远。国际社会应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不断加强对话、增进互信、深化合作,将外空打造为持久和平、共谋发展的新疆域。中方愿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为维护外空安全、促进和平利用外空作出积极努力和贡献。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