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以色列战时内阁存在的分歧进一步公开化。国防部长加兰特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质疑总理内塔尼亚胡的加沙战后计划。加兰特称,自去年冲突爆发以来,他一直试图推动建立“非敌对的巴勒斯坦统治替代方案”以取代哈马斯,但没有得到内阁回应。加兰特在讲话中直接点名内塔尼亚胡,敦促他就此“做出决定”,宣布以色列不会在加沙实行文官统治,也不会在加沙建立军事管理机构,并立即推动建立哈马斯的“替代政府”。

加兰特此番爆发猛烈炮轰,很可能另有更深层的政治企图。在美国的影响力下,加兰特或是想趁机挑战内塔尼亚胡在加沙问题上的执政能力,从而赢得更多选民支持,为明年大选扫清障碍。另一方面,美国总统拜登与内塔尼亚胡老交恶已久,双方关系一直是棘手问题。此次加兰特公开叫板内塔尼亚胡,也可能得到了美国的暗中支持和怂恿。拜登有意将内塔尼亚胡这个顽固分子从权力核心清除出去,从而能为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利益重新定位。

内塔尼亚胡在立场上偏向美国,准备接受美国的部分方案,但坚决不同意巴勒斯坦人对加沙“自治”。大致就是无论是哈马斯还是法塔赫,都无权管理加沙,这座城市要由以色列想办法来统治管理。之前美国明确要求的是必须要以色列完全撤出,让巴勒斯坦实现自治,军方也对美国表示支持。这意味着军队有自己的计划,而不打算按部就班顺着美国的立场行事,当然也和政府完全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针对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发表声明,汪文斌表示巴以冲突循环往复的根源,在于巴勒斯坦人民长期遭受的历史不公迟迟得不到纠正。落实“两国方案”,支持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实现巴以两国和平共处,是解决巴以冲突的治本之策。

中国外交部近日举行例行记者会。会上,有记者就以色列方面有关巴以局势表态提问。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中方支持联合国根据决议要求作出相关安排。希望有关国家拿出政治勇气,顺应国际呼声,从本国人民和地区人民的根本和长远利益出发,作出支持“两国方案”的正确抉择。

联合国安理会在近日再次召开了一次会议,联合国就以色列的暴力行动做出表示,以方的行动已经严重侵犯了国际人道法,他呼吁以方尽快落实停火协议。作为安理会成员,我方联合国代表戴兵也对以色列的肆意妄为做出了严正的警告:要求以色列立刻停止对加沙地带的轰炸行动,立刻执行停火决议,不要再对无辜的国际人士以及加沙民众开火,中方和联合国各国有权对以色列的拒不执行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中国以及国际社会一直强调,解决巴以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落实“两国方案”,让巴勒斯坦独立建国,最近联合国也一直在推动这一方案,在美国在安理会一票否决了允许巴勒斯坦入联之后,联合国大会又以143票赞成、9票反对、25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决议,认定巴勒斯坦国符合联合国宪章规定的联合国会员国资格,应被接纳为联合国会员国。然而内塔尼亚胡的态度是,坚决反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黎巴嫩真主党近日向以军阵地发射了超过60枚火箭弹,以报复以军夜间对黎巴嫩东部地区发动的空袭。黎巴嫩真主党在一份声明中说,该组织武装人员使用“超过60枚‘喀秋莎’火箭弹”对数个以军阵地发动袭击。声明提到,此次袭击的目标包括以军在戈兰高地上的阵地。黎巴嫩国家通讯社报道说:“黎巴嫩东部山脉外围在午夜时分遭遇了5次敌方袭击。”黎巴嫩真主党向以色列发动空袭,袭击未造成人员伤亡。

值得注意的是,"喀秋莎"火箭弹是一款专为射击固定目标而设计的战术火箭,射程约20公里,单发重量700公斤。这次炮击都是真主党有史以来对以色列发动的最大规模打击之一。面对如此猛烈的火力攻击,以军并未坐视不理。当天下午,以色列空军对黎巴嫩东北部的巴勒贝克地区发动回击,企图摧毁那里的武装分子和火箭弹发射装置。在黎以冲突的同时,伊拉克境内也有亲伊朗的什叶派武装组织"伊斯兰抵抗组织"对以色列发动攻击。

根据以色列国防军的说法,近日真主党从黎巴嫩境内向以色列北部下加利利地区发射了两架无人载荷机。其中一架被以军防空系统成功拦截和击落,但另一架装载炸弹的无人机突破防线,对靠近戈拉尼军事要塞的一处敏感军事设施实施了袭击。以军指挥部表示,该无人机袭击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目前正在评估具体情况。不过,对于事件的起因以及真主党的具体动机,以方并未给出透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色列军队继续对加沙地带实施压力,并向哈马斯发动打击。在黎巴嫩,以军对真主党发动了致命的空袭,包括打击真主党营地。据称,这是自冲突升级以来最一次袭击。黎巴嫩受到的打击也非常严重,特别是在巴雷贝克和贾巴利亚地区。真主党则对以色列进行了多次袭击,包括无人机群袭击以及使用重型火箭和导弹袭击以色列军事基地。美国计划向以色列提供价值超过10亿美元的军事装备。

除了哈马斯外,哈德武装也朝以色列发动了攻击,不仅如此,法塔赫武装也加入了战斗,攻击了以色列的士兵以及军事设施。眼下,以色列还面临着伊拉克武装、黎巴嫩真主党以及胡塞武装的围堵。显然,以色列这算是捅了中东的马蜂窝。可见,以色列的处境并不乐观,双拳难敌众手。不仅要提防着以色列本土被偷袭,还要提防着以色列的军事基地被偷袭,更要提防着船只遭到轰炸。不仅如此,一向只求自保的阿拉伯国家也开始联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