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有才这类人成为网红,实则是社会的一种无奈叹息。无数来自国内顶尖211、985高校的高材生,在毕业后面临失业的困境,而那些看似游手好闲的二流子却日进斗金,轻松赚取百万。社会的真正进步应当依赖于科技的飞跃和科学家的智慧,而非这些网红们的短暂热度”。

这段话很有代表性。

但不是我说的。

我从来说不出这种爹味浓度的话来。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一有新晋网红露头,就有人替科学家鸣“爹味”的不平,质问为何科学家在“名利场”上会输给网红。

首先,这是职业歧视。为什么做直播的网红不能大把赚钱名利双收?而且,郭有才不是还有个烧烤摊位吗?那也是实体经济,是山东境内大力提倡的服务业。

其次,从群体的角度看,科学家的平均收入和社会地位,远在网红之上。而且科学家的职业生命周期可以无限接近于生命周期。至于网红,宿命就是“花无百日红”。其兴也勃焉,其“忘”也忽焉。

再次,看不惯网红不一定意味着问题出在网红身上。刻意包装不一定能包装出超级网红来,网红的本质是刷手机刷出来的。也就是说,是我们这些普罗大众“集体无意识”地制造了网红。

最后,必须说郭有才这样的网红,他的身上背负了某些草根的梦想。身世贫寒,学历有限,略有别才,却找不到更大的人生舞台。寄情小视频,突然爆火,日进斗金——不能说他的人生就是一个happy ending,但就现实来说,短短数天赚下了普通人终其一生都赚不到的钱。这样看来,郭有才也算一个励志的典范。

但要注意的是,郭有才的成功是一个标准的小概率事件,跟买彩票中头奖差不多。

因此郭有才身上的励志,还是稍作保留比较好,就像买彩票不能当成职业一样。如果我们反复诉说郭有才如何十几年来不放弃自己的梦想才有今天的爆火和成功,会造成一种错觉,以为只要坚持梦想就会有梦想成真的那一天。

错了,梦想的结局一般是被闹钟闹醒。

还带着一肚子的起床气。

相反,科学家们的道路似乎漫长而枯燥,其实,那条路是最稳妥的路,是最理性的“算计”。科学家无需爆火,就是一个普通的科研工作者,大概率也会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和不错的薪资。

再说了,很多科学家心中的使命,就是用科技造福社会,他们乐于看到人们“吃得太饱”,然后跑到菏泽南站的广场上“群魔乱舞”......他们乐在其中,他们也乐在其中。

普通人寻找一点属于自己的快乐,不是原罪——制造苦难才是原罪

可以不喜欢郭有才,可以见到郭有才绕着走,但请不要动不动往科学家身上掰扯。

谁要跟一个12岁辍学的小青年扯“科学家”,我就要跟他扯“教育法”。

义务教育都没完成,这事找谁说理去?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原创作品·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