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 界 高 血 压 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血压是世界上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1990年至2019年,全球高血压患者(指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或药物治疗期间血压正常者)从6.5亿增加到13亿,全球每年高血压引起的死亡超过1000万人,引起脑中风、心肌梗死、肾功能衰竭、主动脉夹层、眼底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者更多。

因为患了高血压之后常常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所以世界卫生组织称之为“沉默的杀手”。

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为提高群众对高血压的认识及防控意识,降低高血压的患病率及并发症的发生,即日起,大河健康报以高血压防治为主题推出系列科普文章。

本期推出第四篇。

#大河健康报2024年5月17日A04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丨河南省人民医院高血压科主治医师 王梦琳

在平时的工作中经常遇到就诊者询问“医生,我的血压到底高不高,我是不是得了高血压?”其实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并不简单,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不同人群的血压正常范围也是不一样的,不能一概而论

2018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是这样定义高血压的: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140/90mmHg,仍应诊断为高血压。

诊室血压是我国目前诊断高血压、进行血压水平分级以及观察降压疗效的常用方法,但是在临床工作中遇到不少患者在医院测出的血压数值和在家里测量的血压数值相差很多,这就需要了解诊室外血压测量的重要性。

诊室外血压测量包括动态血压监测和家庭血压监测。2018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诊室外血压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比诊室血压更为显著,预测心血管风险能力优于诊室血压。但要注意的是,诊室外血压的阈值并不是140/90mmHg。

动态血压监测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为24小时平均收缩压/舒张压≥ 130/80mmHg、白天≥135/85mmHg、夜间≥120/70mmHg。家庭血压监测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为收缩压/舒张压≥135/85mmHg。

有条件者应进行诊室外血压测量,用于诊断白大衣高血压及隐蔽性高血压,评估降压治疗的疗效。

如果被诊断为高血压,血压控制在多少才合适?

2018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给出了明确的降压目标:一般成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应降至140/90mmHg以下。

♦ 在可耐受和可持续的条件下,部分有糖尿病、蛋白尿等高危患者的血压可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 65~79岁的老年人,第一步应将血压降至150/90mmHg以下;如能耐受,目标血压为小于140/90mmHg。

♦ 超过80岁的老年人血压应降至150/90mmHg以下。病情稳定的脑卒中患者,降压目标为140/90mmHg以下。

♦ 如果得了急性脑卒中,需要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制订个体化的降压目标及降压方案。

♦ 当高血压患者合并冠心病,降压目标为140/90mmHg以下;如能耐受,可降至130/80mmHg以下,但应注意舒张压不宜降至60mmHg以下

♦ 对于高血压伴慢性肾脏病患者,无白蛋白尿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有白蛋白尿者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对于老年或伴严重冠心病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如果偶然测出一次比较高的血压数值,不要紧张,是否符合高血压的诊断还是需要到医院找专科医生来确定,切不可凭感觉乱吃降压药物,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严重后果。

各位新老读者:

因为微信公众号文章推送规则的改变,导致很多粉丝无法第一时间接收到最新更新文章。为防走丢,建议您:

1.点开大河健康报(id:dhjkb999),点击右上方“三个点”(•••)
2.点击“设为星标”

3.出现“黄色星标”后,以后文章都会第一时间发送到您的手机。

关注大河健康报,求医问药健康防治全知道。

动动小手,每个人做好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

温馨提醒:如您有需要,可进群咨询获取医药健康知识、健康管理、寻医问药等健康服务,扫码入群,获取最新信息

值班丨王丽娜

统筹丨安 伟

编辑丨刘广辉

版权声明

本文原创 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