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级的大救市政策之下,政策利好被媒体渲染了一次又一次,再不买上车就要涨了,被中介怂恿了一波又一波。至于这个政策效果到底如何,大家很关心数据,特别是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周末,也确实有一些好的现象出来:

深圳多个楼盘出现了火热现象,火爆情况多年未见了,售楼部菜市场一样。比如深圳龙华的宏发、深圳金地峰境、深圳龙华中洲迎玺。深圳多个项目的销售反馈,这个周末成交量普遍上涨了30-40%。不过,深圳成交量增加的背后,是一些项目抓紧制定了促销优惠,然后给的折扣也确实吸引人,在政策利好助推下成交。

北京的多个楼盘,也反馈到访量明显增加,增加了30%是有的,多个楼盘的销售人员直观感受。然后北京的房企还发现,新增的到访里面,有20%是首次到访,说明有部分需求确实被新政策激发出来了,这是一个好现象。

最为戏剧性的一幕,是全国的互联网中介大平台,贝壳找房的C端搜索功能,在短时间内出现了多次崩溃,直到18号下午才恢复。虽然贝壳的相关技术人员,并不能确定此次崩溃跟搜索量激增,是不是有必然的直接联系,但是大家对于搜索需求的上升,无疑是非常明显的。

这个周末,很多地方也在指导开发商,尽量多给折扣,先把购房情绪搞起来。比如,传言合肥住建就给房企建议,让各开发商尽量多给3个点以上的折扣,以促进成交量。

这个周末的数据反馈,估计在今天工作日各个房企会集中总结,应该很快就能得到一个完整的结果了。

不过,相对于一些楼市号铺天盖地看多,看好接下来的销售预期,我们觉得还是应该多保留几分冷静。大家应该都知道,这次政策救市把地产位置拔得很高,被大家称之为“史上最大规模救市”。但实际上来讲,此次救市并不是历史上力度最大的,只能排第三或者第四的位置,稍微老一点的地产人都有记忆。

重点说一下地方收储这个事儿,3000亿是央行扩表,但是中央不下场,钱借给地方,所以债还得地方来背。这对于当下债务已经很窒息的地方来说,办这件事的积极性,有待去逐步验证。关键点,在于能不能实现不亏钱,毕竟借的钱只能续借最多4次,5年以后必须要还的。

根据现在70个大中城市城市的租售比来看,只有年化2%的收益都不到,而且公租房还得有福利性质,租金需要打九折甚至八折。还要算运营成本,管理成本,这中间也是有费用的。那么要想收储的地方国企不亏钱,只能再委屈一下房企,房价再降一点了,估计只有打个七折,或者六五折?

好消息是,一大批房企可以获得流动性了,坏消息是,这么卖血亏。很多房企在想,现在来打折卖给国企,还不如去年初让我大幅度降价去库存,那样还少亏点。

估计很多地方真实想法是,算了算了,这么复杂还不讨好,还不如多卖两块地。

在完全放开限购+首付降低到15%+国家收储3000亿这三个政策之下,成交量只增长个30%-40%,我们觉得并不算什么像样的反弹。毕竟经历了长达十多个月的量价齐跌,现在的楼市成交数据基数已经很低了,不来个暴力反弹都不算回事。

历史上的地产周期规律来看,市场情绪到底跟政策底部,是有几个月的时间差的。所以,很确定现在还不是地产的底部,还得惯性下滑一阵子,然后再彻底筑底反弹。

还没下手买房子的朋友,别被忽悠瘸了,即使这波楼市到底了,也不意味着房价会马上反弹。到底和反弹,时间上并不是必然连续,房价涨不涨跟货币周期,行业周期有关。

手里拿着现金不香吗?万一等等,又降息了或者给其他政策优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