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年轻人由于生活压力大、自我意识强,生育意愿普遍不强,即使二胎、三胎政策已经放开,各种补贴、福利也都跟上,但频频降低的生育率还是难有改观。

可广西一对夫妻却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凭借一己之力拉高了整个地区的“生育率”13年连生10个孩子,被很多网友戏称为现实版的“超生游击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夫妻二人并不是什么有钱人家,相反,他们的生活非常拮据,最穷的时候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妻子更因为多年怀胎生育,加上营养跟不上,导致三十岁的年纪看起来就像四十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生活贫困,夫妻二人为什么还要频繁生下孩子?面对政府扶贫提供的150平方安置房,生活困难的他们竟然选择了拒绝,这又是因为什么?

懵懂的爱情

1991年,韦国则出生在广西河池都安县上镇村,可他的出生并没有给家庭带来欢乐,由于原始家庭非常贫困,没有抚养他的能力,于是将他送给了一户没有孩子的人家。

好在养父母对韦国则非常好,虽然同样家庭困难,但是他们让他拥有了一个还算幸福的童年,只是这样的幸福持续的时间并不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韦国则十一岁那年,他的养父突然因病离世,要知道这么多年一直是养父通过自己的劳动支撑着家庭的运转,他这一倒下,生活的重担立马落到了妻子的身上。

作为一个女人,韦国则的养母并没有什么谋生的手段,因此尚未成年的韦国则不得不早早辍学,通过打一些零工来分摊生活的重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生计,韦国则跑了很多地方,做了很多工作,他去过钦州砍甘蔗,进过广东的电子厂,可因为年龄不大再加上没有学历,他只能从事最基础的工作。

好在韦国则并不是一个不能吃苦的人,不论在什么地方工作,不论从事什么工种,他都能够咬牙坚持下来,也正是因为他的坚持,让他受到了一个女孩的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蒙秀萍是在广州结识的韦国则,她也是因为家庭贫困早早辍学外出打工,再加上两人相差不大的年龄,慢慢就熟络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孤独的城市中,两颗孤独的心越靠越近,很快就确定了恋爱关系,虽然年龄不大,但是他们都将对方当成自己可以携手一生的人,于是很快他们就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出生之后,生活的重担再次压在了韦国则一个人身上,他将妻儿送回养母身边,自己则一人打工养活整个家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无论韦国则再怎么努力,他也只能游荡在底层工作之中,挣到的薪水也就刚刚顾住一家人的吃喝,就在第二年,蒙秀萍再次怀上了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经济困难,别说正常的产前检查,就连生孩子她都不舍得去医院,而是在家里由婆婆帮着接生

而且在接下来的13年里,她一连生了10个孩子,似乎两人不是在“造人”,就是在去往“造人”的路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为什么条件如此苛刻,两人还要不断生孩子呢?

频繁“造人”的原因

其实在生完第二个孩子后,韦国则自己一人的收入已经很难支撑整个家庭的开支了,于是蒙秀萍不得不带着孩子随着丈夫一起外出打工。

又要照顾孩子、又要打工挣钱,蒙秀萍的身体根本吃不消,于是夫妻二人一合计,干脆回到老家看看能不能有什么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回到家乡二人并没有找到什么更好的出路,反而是在“造人”的路途中一路高歌猛进,13年诞下10个孩子,孩子们的年龄最大能够相差十几岁。

蒙秀萍因为长时间处在怀孕和生育的过程中,再加上营养跟不上,导致她整个人的状态看起来十分苍老,明明只有三十岁的年纪,但不论是谁看到她,都觉得最少也得四十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养活这么一大家子人,韦国则几乎将自己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打工挣钱,可每天200元左右的收入对这个家庭来说只能算是杯水车薪。

2020年,有人将这一家子的情况发在了网上,一时间众多网友纷纷前来“吃瓜”,他们都想知道这对生活在深山中的夫妻二人有什么样的勇气生下10个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答案很简单,在记者的追问下,韦国则羞涩的表示:“我不懂的该怎么避孕。”

其实也不是没有人给他们建议过少生些孩子,但是因为蒙秀萍的身体条件太差,不足以支撑她做绝育手术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结扎,韦国则也不是没有考虑过,但是听村子里的人说结扎后的男人“没有力气”,他害怕影响自己的劳动能力,因此也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作为从小被送出去的孩子,韦国则的内心一直对家庭有着很深的向往,所以每天被自己的孩子围着的感觉让他感到很踏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生活非常贫苦,但是夫妻二人还是尽量“满足”孩子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只不过哥哥姐姐的衣服都会留下给弟弟妹妹,有的衣服一穿就是十几年。

他们所住的房子也十分简陋,打眼一看,就是大家口中所说的“危房”,孩子们更是过着与现代化基本上脱轨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在韦国则表示虽然家里条件比较差,但是他还会尽力给孩子们创造上学的机会,他希望孩子们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走出这座大山,只要他们愿意学习,自己就会不遗余力供养他们,直到他们大学毕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家中的孩子们也知道家庭条件不好,所以孩子们非常懂事,从小就会帮助父母做家务,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现在看来是一点也不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是在韦国则被问到是否还会继续生育孩子时?他笑着答道:“不要了,不要了,真的养不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地政府在得知韦国则一家的困境后,给他们安排了一套150平方的安置房,可他却决绝了,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社会援助解决困难

韦国则一家的情况被曝光后,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一些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给他们送去了很多生活物资,还有人表示要资助孩子们上学,甚至有些人提出要领养他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这些善举,韦国则表示了感谢,但是却并没有接受他们的好意,他始终觉得自己有能力养育自己的孩子,对于家庭关系极为看重的他,也绝对不会将自己任何一个孩子送出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地政府得知消息后,立马为他们一家安排了150平方的安置房,但是韦国则觉得那个房子距离自己的农田太远,于是还是选择留在自己的老房子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政府也给他提供了公益性的岗位,保证他能有一个稳定的收入,而且还为家中每个人申请了低保援助,这大大减轻了韦国则身上的压力,教育部门也表示会给他的孩子在上学方面提供帮助,这也算是解决了韦国则的一块心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各方援助的到位,韦国则的家庭条件有了很大的改观,孩子们的脸上也洋溢起了久违的笑容。

结语

在这个节奏紧张的社会,韦国则夫妻对生育的态度是特立独行的存在,很多年轻人不想生、不敢生,他们将孩子当成自己的“负担”,而韦国则却不同,他是真的将孩子当成了自己的陪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韦国则的行为只是“特例”,在现实生活中大家还是要量力而行,好在在政府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他们的生活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也希望他们的生活能够越来越好,孩子们的微笑永远不要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