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两会上,有代表提出了一个引入注目的现实议题:将癌症筛查纳入医保。但国家医保局答复提案:暂时无法将肿瘤筛查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自21世纪以来,癌症成为了中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它的发病率、死亡率和造成的极大负担,像阴影一样笼罩在每个中国普通家庭的上空,如何避免走向不可挽回的局面,不仅关乎着我国庞大的癌症患者群体,更涉及到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和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

由于癌症症状难以早期发现,早诊早治是目前国际公认对抗癌症的最有效手段,那么,将癌症筛查纳入我国医保,可以提高癌症的治愈率的方法,为何却迟迟无法实现呢?

01 防癌筛查纳入医保,迫在眉睫?

中国拥有占全球18.5%的人口,却认领了每年全球约24%的癌症新发病例,这些患者中只有40%的人可以在确诊后活过5年

在我们国家,每个家庭必须面对终将会有一个癌症病人的现实

数据能说明一切,在中国,平均每分钟有9个人得癌症,而与此同时,每分钟会有5个人死于癌症,发病量和死亡数早已位居全球第一

◎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报告提出,全球新增癌症数2000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报告提出,全球新增癌症数2000万

更严峻的是,不同于其他疾病,癌症往往不存在治愈的说法,癌细胞在病人的身体里疯长,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终将致命。但与此同时,治疗癌症所需要支出的医疗费用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负担又是巨大的:据统计,全国每年癌症治疗费用超过 2200亿元人民币,一个癌症病人会在癌症治疗中花去自己毕生积蓄的70%,而这还只是一个平均值。

在中国这个贫富差距巨大的社会中,平均值就意味着:除了那些在金字塔顶端的富人,普通人要花费的,已经不仅仅是毕生的积蓄了,甚至搭上几辈人的积蓄还远远不够。

但其实,虽然癌症不能被治愈,但现代医学已经找到了有效的治疗对策,可以通过癌症筛查来早期发现身体异常,进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避免病情恶化。然而,坏消息是:我国癌症检出率比发达国家低3-4倍,防癌体检普及率低、癌症筛查意识薄弱,导致大多数癌症患者发现时就已经是中晚期。

◎ 图:全景视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图:全景视觉

国家癌症中心数据和美国2019年癌症报告,美国的癌症5年生存率为66%,中国仅有30.9%。这与美国注重对疾病的筛查很有关系。2022年4月,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发布的一篇社论也指出,过去 30 年来,美国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了50%以上,这主要归功于阴道镜检查巴氏检测,该检测可以发现早期宫颈癌以及癌前异常。“通过适当的评估、随访和治疗,被诊断患有宫颈癌前病变的女性的生存率接近100%。”该研究写道。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教授以肺癌举例,“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68%的肺癌患者诊断时已是晚期,比例远远高于其它国家,这说明国内肺癌早筛早诊率较低,在早期防治方面存在‘缺项’,导致罹患肺癌的许多患者,在病发早期未能得到治疗,才引发严重的后果。”

这也是我国癌症治疗费用昂贵、死亡率居高不下、生存期短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见,癌症“早筛查、早预防”非常关键。

02 癌症筛查迟迟无法纳入医保,背后真相是……

癌症筛查作为预防医学的重要手段,对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癌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医保制度的设计更多地倾向于保障患者的治疗需求,而非预防需求。这种“重治疗、轻预防”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医疗资源的错配和浪费,李为民教授举例道,在肺癌的防治费用的分布中,96%用于治疗性花费,预防费用的构成极低

◎ 图:全景视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图:全景视觉

带来的后果是,高昂的筛查费用让许多潜在患者望而却步;另一方面,等到癌症发展到中晚期才进行治疗,不仅治疗效果大打折扣,也给医保基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为什么强烈希望将癌症筛查纳入医保?河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花亚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源于人们对癌症筛查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如果将癌症早筛纳入医保支付,群众筛查的顺应性和依从性会明显提高

李为民教授则认为,将癌症筛查纳入医保,可以说,是“花小钱防大病”。而防治关口前移,对患者来说,此举可以通过早期防治延长寿命,也能避免癌症晚期发病时支付巨额医疗费用,相对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对国家来说,这既能防止癌症晚期患者“扎堆”住院,节省宝贵的医疗资源,缓解“看病难”,也能有效降低医保基金的支出。

◎ 专家认为,将癌症筛查纳入医保,可以减轻医保基金的支付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专家认为,将癌症筛查纳入医保,可以减轻医保基金的支付压力。

也正因为如此,与我们相邻的的国家里,日本早在1994年为超过40岁的居民每年进行免费的胃癌筛查;韩国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提供定期体检及各种癌症检测,个人只需承担20%。

而像法国,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早已将癌症筛查纳入基本医保,成为其国家抗癌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03 癌症筛查进医保?暂不具备条件

令人费解的是,虽然众多医学领域专家再极力呼吁,但对于癌症筛查是否纳入医保,最近国家医保局正式给出答复,依然是暂不具备条件

相关人士向39深呼吸透露,“支付压力、保障人员的公平性、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比如,过度筛查、误诊、漏诊……等都是将癌症筛查纳入医保时的重重阻碍。”

据悉,我国2022年城乡居民医保人均筹资仅960元,癌症筛查又涉及到诸多昂贵的检测项目,一旦全面铺开,本就“捉襟见肘”的国家医保基金面临的支付压力会陡然增加。

◎ 图:全景视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图:全景视觉

即便解决支付压力,癌症筛查纳入医保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如何确定医保覆盖的筛查对象和时机,癌症的高发人群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但也不能忽视年轻人和癌症家族高危人群。

北京协和医学院特聘教授、世卫组织全球消除宫颈癌专家组成员乔友林就曾向媒体表示,目前国内甲状腺结节、肺结节就存在被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问题。

◎ 福建省肿瘤医院团队指出,我国近9成甲状腺癌存在过度诊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福建省肿瘤医院团队指出,我国近9成甲状腺癌存在过度诊断。

一旦过度诊断,带来的就是过度治疗,2020年发表《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将2019年1~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超声科接受检查,并进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的258例患者纳入分析。结果显示,25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85例属于甲状腺结节3类,即该类甲状腺结节良性的概率较高,可以不进行手术治疗,暂时观察结节变化即可。

这85例患者中,良性结节占比96.47%,仅3例患者的检查结果为恶性结节。这3例结节均为同一医师诊断所为,可能与该医师对甲状腺结节的恶性程度分级认识不够深入有关。”该研究写道。

04 如何解决癌症早诊早治“最后1公里”?

其实,癌症筛查有比纳入医保更好的解决途径。

在我国基本公共卫生当中,就包含有预防和控制癌症等项目。2019年,我国将农村妇女的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测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免费筛查已经持续开展多年,大家最为熟悉的就是多地对14岁左右女性推出免费接种HPV疫苗等措施。

此外,在我国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地区,也已经对一些健康危害较大的癌症纳入了政府的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例如从2012年开始,9个省市率先开展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

◎ 广州市“免费五癌筛查”的项目,45到74岁居民可报名参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广州市“免费五癌筛查”的项目,45到74岁居民可报名参加。

除此之外,商业保险在癌症筛查方面可以发挥的作用也不容低估。目前不少商业保险以涉及癌症优质险种,通过共济保障的方式,可为癌症筛查找到另一条好途径。

在目前癌症筛查纳入医保的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居民提高自身的癌症筛查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此之前我们不应该被动等待,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通过可行的途径,对癌症进行早诊早治。

◎ 癌症治疗的各种手段。/图:广东省癌症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癌症治疗的各种手段。/图:广东省癌症中心

中国工程院院士于金明曾说“癌症患者治愈只有一次机会,第一次抓住了,规范治疗,病人就有可能治愈。如果第一次机会没抓住,发展成中期、晚期,再打补丁式治疗,就很难成功。”

我们期待在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公共卫生政策的不断完善,癌症这一顽疾能够得到更好的预防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