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就业是国家和社会的重要课题,也是青年人实现自身价值和梦想的重要途径。近期,全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视频会议在京举行,会议强调要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确保青年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群体好就业、就好业,其个人发展就有了坚实基础,自我实现就有了向上阶梯,经济发展就有了强劲动力,社会财富便能持续涌流。

找准青年就业“圆心”。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稳定之基。要建设青年满意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将广大青年作为就业创业工作的重点,为符合条件的青年办理失业登记、就业登记,将就业困难的青年纳入就业援助对象帮扶范围,为其提供丰富多样的就业岗位、形式多样的就业渠道。要为青年开展精准化的就业指导与职业指导,青年群体大多自身定位不准、社会经验不足、就业观念不成熟,对于寻找合适的工作、找准自己的定位具有一定的欠缺性和局限性。为青年开展精准化的就业指导和职业指导,利于青年转变自身观念,便于找到更好的工作。要助青年“逐梦想、成大才”,为青年创办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符合条件的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合理录用开发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就业困难、生活困难的青年。

扩大青年就业“半径”。就业是经济的“晴雨表”,是社会的“稳定器”。要稳住企业“基本盘”,企业是吸纳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的主渠道,企业发展有活力,吸纳就业才更有动力。要扩大补贴范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政策对象扩展到离校两年内未就业毕业生和登记失业青年。要降低税费,招用登记失业半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可予以定额依次扣减增值税、教育费附加、企业所得税等优惠、发放创业贷款,小微企业当年新招用高校毕业生等达到一定比例的,可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要常态化发布适合援助青年的就业岗位,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不间断提供就业岗位。要继续稳定扩大“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招募规模,并按规定给予优惠政策,公务员招录也应该向基层、边远地区倾斜。

绘就青年就业“同心圆”。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关乎经济发展,关乎千家万户。全面落实青年就业政策,要踏实促就业,为解决人才供需的结构性失衡、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提供深层次解决方案,要同快速变化的劳动力市场保持紧密联系。要校企协同,合作培养满足市场跨界、跨专业、综合化人力资本需求的青年人才。针对历年均未参加过就业创业培训的青年,开展“订单式”“定岗式”“定向式”培训,为每名有就业意愿的培训青年提供针对性较强的就业岗位,提升技能培训实效。要用好数字平台和互联网平台赋能,让青年“轻创业”获得极大可能性,数字平台为青年创业者提供了市场接入机会,还提供了支付、物流等基础服务,使青年创业者可以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

撰稿人:胡宁

撰稿单位:贵州省凯里市交通运输局

来源 | 邮箱投稿(声明:刊载此文在于传播讯息。欢迎投稿 jrchina@126.com ,感谢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