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开会一直是打工人的一大痛点,要面对总结、介绍和规划,开会前往往要进行一场不小的头脑风暴。而比开会更艰难的,便是会议记录。一方面要认真聆听他人发言,从中提炼重点;另一方面还要快速组织语言,进行整理和规划。一场长达数小时的会议,宛如一场酣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让打工人从繁重耗时的会议记录中解脱出来,飞利浦于2024年5月推出了品牌首款"AI会议降噪耳机"—— 飞利浦8号。这款产品主打录音转文字、AI会议总结、多语种翻译等功能,是都市白领、跨国商务人士、新闻记者以及律师等专业人士的理想智能AI助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深入的产品评测和与来自科大讯飞的iFLYBUDS Nano +的对比,来看看这款AI利器是如何改善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的。

飞利浦 “8 号”AI会议降噪耳机 外观点评丨佩戴体验

按照惯例,我们先对产品进行开箱。飞利浦 “8 号”AI会议降噪耳机的包装延续了飞利浦一贯的环保风格,采用精致的彩盒设计,包装上印有耳机的外观图和主要功能介绍,简洁而详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包装盒,耳机主体和配件分别置于不同的隔层中,耳机主体放置在一个托盘内,以保护它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包装内包含耳机、说明书、AI使用教程权益卡以及数据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来看看耳机主体。飞利浦 “8 号”AI会议降噪耳机的充电仓采用了"圆润"的矩形设计,与市面上常见的"鹅卵石"造型不同,这种设计可以让充电仓稳稳地立在桌面上,开口位于正面,取放耳机更加方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视觉设计上,飞利浦 “8 号”AI会议降噪耳机充电仓采用了亮银色镜面处理,整体呈现出一种富有强烈科技感的深灰金属色,观感亮眼且时尚,放置在桌面上能够成为一个吸睛的焦点。充电仓顶部印有飞利浦的 LOGO,其他部位没有多余的装饰,整体设计浑然一体,简约而令人印象深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体积方面,耳机充电仓并不算小,在我们评测过的产品中属于中大型区间。较大的体积可能会让它放在口袋中较为显眼,建议放在包中会更合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由于采用了亮银色镜面设计,充电仓不可避免地会沾染灰尘和指纹,需要偶尔清洁一下。在评测过程中,充电仓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划痕,表明其电镀工艺较为可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开合方式上,飞利浦 “8 号”AI会议降噪耳机采用了自动弹性复位旋转滑盖设计,可以实现 360° 的无限循环开合角度,这一点非常实用。开合阻尼感较为轻柔,可以实现单手开合,这一点值得好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耳机主体的外观与传统的入耳式耳机相似。飞利浦在耳机表面也采用了与充电仓一致的亮银色镜面处理,佩戴时能够起到装饰耳部的效果,提升时尚感和专业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耳机主体采用入耳式的耳柄状设计,耳柄略带弧度,能够很好地贴合耳廓,确保佩戴时的稳固。此外,单只耳机的重量仅为4.1克,佩戴时不会对耳廓造成过度压迫,长时间佩戴也可以保持舒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飞利浦 “8 号”AI会议降噪耳机 会议记录丨通话记录丨翻译 对比评测

为了更全面地展示飞利浦 “8 号”AI会议降噪耳机的功能和性能,我们选择了科大讯飞的iFLYBUDS Nano+作为参照。这两款耳机都以AI会议记录作为主打功能,通过对比测试,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前者的优势和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模拟中文会议记录

首先,我们测试了耳机的基础会议记录功能。在第一个测试中,我们选择了大家耳熟能详的罗翔老师在《一席》栏目中的演讲。罗翔老师的演讲内容详实,普通话清晰,时长为36分钟。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测试考察耳机在长时间演讲记录中的表现,评估它能否准确记录内容,并通过AI生成一个可靠且令人满意的总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测试结果显示,两款耳机都能够完整、清晰地记录下罗翔老师的演讲内容。对于飞利浦 “8 号”AI会议降噪耳机,其App端展示演讲内容时,采用了时间轴的形式,精确到秒钟。这种细致的设计极大地方便了用户在后期进行内容归纳和搜索时的操作,使得查找特定片段变得更加高效和便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飞利浦8号AI耳机

在AI总结方面,飞利浦 “8 号”AI会议降噪耳机表现出色,能够准确提炼罗翔老师演讲的核心要点。AI不仅展示了演讲的主要观点,还识别出了一些可能需要后续处理的“待办事项”。这种总结方式字数简洁、内容精炼,与真实的人工会议记录相仿,极具实用性,能够帮助用户在繁忙的会议记录中快速抓住重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iFLYBUDS Nano+

而iFLYBUDS Nano+的内容记录呈现则采用了“自动生成、归纳的段落形式”。这种展现风格更接近于一篇记录文章,便于用户阅读和理解。在AI生成方面,iFLYBUDS Nano+的表现生成的内容详尽,能够自动归纳摘要并生成小标题,使得内容的结构更加清晰,便于后续的查阅和整理。

但在实用性上,两款耳机的表现都非常出色,能够满足用户对于会议记录的需求。飞利浦 “8 号”AI会议降噪耳机的时间轴展示方式对于精确查找特定片段非常有用,而iFLYBUDS Nano+的段落归纳则更适合整体内容的阅读和理解。总体而言,二者在实用性上相差不大,各有千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模拟中文发布会记录

在接下来的测试中,我们选择了小米雷总在SU7发布会中的演讲。通过这段时长为17分钟的压缩发布会内容,我们希望考察两款耳机在面对快速、密集且普通话发音不那么标准的情况下,内容记录和AI会议记录总结的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两款耳机都顺利通过了这项测试,面对雷总17分钟、约6000字的演讲内容,双方都进行了完整的记录。在会议记录的呈现方式上,飞利浦 “8 号”AI会议降噪耳机的时间轴方案与iFLYBUDS Nano+的段落方式在这次较量中各有优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飞利浦 “8 号”AI会议降噪耳机更加注重“时间+内容”的精确呈现,方便用户在具体时间点上查找和回溯。而iFLYBUDS Nano+则按照内容的连贯性进行排列,使得整体阅读体验更好。

在AI总结方面,飞利浦 “8 号”AI会议降噪耳机的总结内容更加简洁、精炼,用4个主要内容便概括了整场发布会。这种方式适合那些希望快速抓住核心要点的用户。而iFLYBUDS Nano+则更加细致,展示了发布会中提及的新车参数与细节。这种详尽的总结方式对于需要深入了解发布会具体内容的用户来说非常有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模拟通话会议记录

接着,我们通过模拟简单的通话来演示两款耳机在通话时的内容记录与总结性能。我们设置了一个场景,即一个团队旅游的安排与注意事项,目的是查看耳机在细节记录和注意事项上的表现是否完整。

结果显示,两款耳机在会议记录中都能够展示出两个不同的对话人,即代表双方都具备识别不同声纹以区分对话人的功能。这一点在多人通话会议记录中非常实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两款耳机在记录中都展示了良好的归纳、总结和自动分段的特性,具备出色的细节和名词识别能力。在AI总结方面,它们都对通话内容进行了全面展示,并总结了需要注意的事项,例如需要携带的物品和药品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模拟英文内容会议/翻译记录

面对日益增长的跨国商务需求,多语种翻译和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变得不可或缺。飞利浦 “8 号”AI会议降噪耳机机和iFLYBUDS Nano+在这一功能上表现也都可圈可点。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个测试环节,使用TED英文演讲来展示两款耳机在英文内容记录和AI总结方面的能力。通过这个测试,我们可以评估它们在处理英文演讲时的准确性和总结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测试中,飞利浦 “8 号”AI会议降噪耳机表现出色,展示了其多项强大功能。该耳机具备时间轴记录和自动翻译成中文的特性,使用户能够对照原内容(如对话、视频、通话等)进行校准与检索。此外,飞利浦8号AI耳机在AI总结方面采用了简洁明了的概括样式,能够有效地提炼和呈现关键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的来看,飞利浦 “8 号”AI会议降噪耳机和iFLYBUDS Nano+耳机各具特色,满足不同用户需求。前者以其精确到秒的时间轴记录和多语种支持,尤其适合跨国商务人士和需要详细回溯特定内容的用户,比如对会议内容精度、取证有需要的白领、律师、新闻人员。此外,其简洁的AI总结功能能够快速提炼演讲核心要点,提升工作效率。

相较之下,iFLYBUDS Nano+则通过段落归纳展示和详尽的AI总结,提供了更为整体的阅读体验,适合需要深入理解和细致记录会议内容的场景。其在快速、密集发言情况下的优异出色,使其成为技术讨论和项目汇报的理想选择。两者各有优势,用户可根据具体需求和使用场景选择最适合的工具,从而提高会议记录和信息处理的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议记录实时插入图片

飞利浦 “8 号”AI会议降噪耳机作为最新发布的AI会议耳机,在功能设计上展现了诸多创新和独特之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在记录过程中添加图片的功能,这一特性极大地提升了记录的全面性和实用性。在会议、课堂或演讲过程中,文字记录固然重要,但图像信息的捕捉同样不容忽视。飞利浦 “8 号”AI会议降噪耳机支持用户在记录文字的同时即时插入图片要点,既可以边记边插入图片,也可以在记录完成后补充图片。这一功能不仅使记录内容更加丰富,还显著提升了信息的可视化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飞利浦 “8 号”AI会议降噪耳机的时间轴展示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精确到秒的时间轴记录,用户可以轻松定位文字和图片的对应时间点,确保整个记录过程的完整性和流畅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耳机双语对话

飞利浦 “8 号”AI会议降噪耳机的面对面双语对话功能也极具实用性和创新性。在以往的跨国交流中,我们常需要将手机置于双方之间,逐个按屏幕说话,这不仅显得不够礼貌,还严重影响了沟通效率。然而,飞利浦8号AI耳机推出的双语对话功能完美解决了这一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支持与中文普通话、英语、日语、韩语、西班牙语、俄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阿拉伯语、越南语、印尼语、马来语、菲律宾语、泰语、粤语

这一功能支持双耳机分别进行翻译,只需将耳机递给对方,选择需要翻译的语种,长按耳机柄说话,对方的耳机便会即时翻译出对应的语言。经过实测,该功能效果理想,翻译的精准度与速度均表现出色,几乎可以实现秒级响应。此外,翻译过程中还保留了文字UI界面,方便用户核对和记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飞利浦 “8 号”AI会议降噪耳机 音质丨降噪丨对比主观体验

虽然作为一款拥有强大AI功能的会议耳机,但在音质部分,飞利浦 “8 号”AI会议降噪耳机也没有牺牲,其继承了飞利浦影音骄傲的“金耳朵调音”,让电子声学工程师、工业设计团队和金耳朵测试团队将技术与纯净的声音成功融合到一起,融合了高级微声学、专业耳机音频处理解决方案,为耳机的音质保驾护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硬件方面,飞利浦 “8 号”AI会议降噪耳机采用了10 毫米动圈单元,参考采用了SHP9500标志性调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到试听环节,首先选择了蔡琴老师的《渡口》作为测试曲目。这首歌在前30秒内包含了丰富的音频信息,可以快速全面评估一款耳机的三频均衡、解析力、瞬态响应以及声场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多轮试听,飞利浦 “8 号”AI会议降噪耳机在这首歌中展现出中上游级别的表现。该耳机在中高频部分有着出色的解析力和声场表现,对蔡琴老师饱满有力的人声有着真实自然的还原,同时营造出广阔的声场,带来优秀的定位感和临场感。此外,梆子敲击和吉他拨弦的泛音丰富而不刺耳,体现出优秀的细节解析能力和瞬态控制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低频表现方面,以音乐开始部分的鼓声为例,飞利浦 “8 号”AI会议降噪耳机展现出适中的低频下潜深度和冲击力,但在量感和力度上表现稍逊。开启APP中的低频增强模式后,低频力度和量感获得明显提升,整体低频表现更加饱满有力。

该耳机的音质表现更加适合听一些以人声与音乐为主的流行乐、民谣、独立音乐与轻音乐和电音。其音色调校注重平衡与细腻,既能够准确再现歌手的情感,也能处理复杂的乐器编排,提供丰富的听感层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对比,我们也试听了讯飞的iFLYBUDS Nano +的音质表现,作为同样采用了10mm动圈单元的耳机,其在综合动态效果的表现上也展现了一定的实力,尽管该耳机在声场的深度和分层上可能不如飞利浦8号AI耳机那样精细,但它在声场宽度上表现出一定的优势。这种宽阔的声场造就了一种开阔的听觉空间,保证了“第一耳”好听、耐听的感觉。

但在三频分离程度上,iFLYBUDS Nano +与飞利浦 “8 号”AI会议降噪耳机的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飞利浦 “8 号”AI会议降噪耳机在三频分离上表现得相当出色。其高、中、低频各自清晰,互不干扰,使得音乐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能够得到充分地展现。例如,在《渡口》的试听中,可以清晰感受到从低频的深沉鼓声、中频的丰富人声到高频的细腻吉他拨弦,每个频段都有自己明确的空间,这样的分离度帮助提升了音乐的动态感和真实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之下,iFLYBUDS Nano +在三频分离上则表现得不那么明显。在复杂音乐段落中,三个频段的界限不如飞利浦 “8 号”AI会议降噪耳机那样清晰。在《渡口》中,尤其是在音乐高潮部分,低频的鼓声、中频的人声和高频的琴声有时会显得稍微混杂,这导致声音的层次感和空间感不如飞利浦 “8 号”AI会议降噪耳机细腻和立体。

在降噪与通话方面,飞利浦 “8 号”AI会议降噪耳机支持ANC主动降噪功能,环境降噪深度可达45dB,经过实际体验,在通勤的地铁中,可以大幅度削弱尖锐、持续的金属摩擦和轨道噪声,同时对人声与低沉的隧道空腔音有着不错的压制,能够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中,享受到清晰、纯净的听音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通话方面,作为一款主打会议记录的耳机,ENC通话降噪是必不可少的,与ANC技术类似,ENC利用多个麦克风来捕捉环境声音。向外的麦克风捕捉周围的环境噪声,而向内的麦克风则专注于用户的声音。通过这种配置,设备可以对这两种声音进行智能分析,并实时生成相抵消的声波来消除背景噪音,从而使通话声音更加清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实际应用中,比如在繁忙的办公室、咖啡店或公共交通工具中,飞利浦 “8 号”AI会议降噪耳机的ENC功能可以显著提高通话的可听性。在进行电话会议或远程会议时,参与者的声音会被清晰传达,而背景的打字声、对话声或其他杂音则被有效降低,确保会议内容的每个细节都能被清楚记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之下,iFLYBUDS Nano + 在降噪功能上也具备较好的性能,其降噪深度和效果在很多场合下与飞利浦 “8 号”AI会议降噪耳机相当。然而,iFLYBUDS Nano +在开启降噪功能后的用户体验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较明显的耳压感。许多用户在开启主动降噪后经历了一种闷闷的感觉,这可能是由于耳机封闭性较好或者降噪算法导致的压力不平衡。在这一点上,飞利浦 “8 号”AI会议降噪耳机的表现就要更加成熟,其在开启降噪后,并没有明显的耳压感传来,也不会形成一种闷闷的溺水感,综合降噪使用体验要更加出色。

飞利浦 “8 号”AI会议降噪耳机 App界面丨其余功能丨续航

飞利浦 “8 号”AI会议降噪耳机搭配了简洁的图标点缀配合文字介绍,使用户能够迅速掌握功能要点,极大地简化了上手难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最常用的声文速记和同声传译功能中,应用包含了三个子项菜单,用户可以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和需求选择相应的功能,包括通话、会议记录以及手机内视频记录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飞利浦 “8 号”AI会议降噪耳机为用户提供了10GB的存储空间,具备云回收站和云文件夹功能,可满足至少100小时的音频内容存储需求。解决了机身存储空间有限的问题,还通过云存储的方式提供了更可靠的备份和恢复机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户还可以对已保存的云端内容进行分享,分享界面提供了多种功能,除了常见的社交媒体分享外,还包括文件加密和阅后即焚功能,极大增强了文件分享的安全性和隐私性。这样的设计不仅保护了用户的隐私,还增加了数据的安全性,使得用户在分享敏感信息时更加安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AI功能方面,除了常用的AI总结(AI摘要)功能外,还具备人声分离、人声平衡和环境降噪等功能,这些功能使用户能够对已保存的内容进行专业级的二次处理。例如,人声分离功能可以将背景噪音与人声分开,使记录内容更加清晰;人声平衡功能则可以调整不同说话者的音量,使录音效果更加均衡;环境降噪功能则可以减少背景噪音,提高音频质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内容编辑区域,当用户长按识别到的文字句子时,会弹出一个功能弹窗,用户可以选择加入图片、进行人工编辑或生成摘要,方便在会议、课堂等场景中对内容进行及时的梳理和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耳机控制区域,用户可以查看耳机的剩余电量,并对耳机的音效和降噪模式进行调整,增强耳机使用的个性化体验。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选择不同的降噪模式,以获得最佳的听觉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续航方面,经过实际测试,在录制了60分钟的在线演讲以及发布会后,通过观察App端,剩余电量从100%下降到80%,换算在连续的会议记录过程中可以持续使用超过5小时,满足绝大部分的会议、课程、演讲记录需求。而在听歌方面,在开启降噪并保持手机端50%音量播放在线流媒体音频的情况下,实测2小时的播放耗电为30%,可以连续播放超过6小时,配合充电仓使用的连续总时长约超30小时,能够满足用户大约一周的使用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

目前,支持会议记录和AI会议总结的产品仍处于市场前沿。飞利浦影音敏锐地捕捉到这一需求,凭借自身技术优势和产业链整合能力,成功开发出功能完善、创新突出的飞利浦 “8 号”AI会议降噪耳机。这款耳机在功能性和实用性方面不输市场领先产品,618到手价格却仅为799元,与高端TWS音质旗舰耳机相当。相比动辄千元以上的AI会议耳机,飞利浦 “8 号”AI会议降噪耳机的性价比优势尤为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飞利浦影音还为这款耳机提供一年"以换代修"的质保承诺,大幅提升了消费者的购买信心。再加上其出色的外观设计和品牌效应,飞利浦“8号”AI会议降噪耳机无疑是白领、记者、律师等需要频繁会议记录的群体在选购AI会议耳机时的优选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