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车的苦

是数九寒天冷风嗖

是烈日暴晒汗涔涔!

可偏偏培训要求“攒够学时”

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真能“安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肯定是不行啊!

近日,

我市三所三所驾校

招揽学员后,

不录入监管平台,

不按大纲要求计时培训,

而是通过外地驾校“跑马”完成虚假学时……

这一行为严重扰乱驾培市场的行为,

被主管部门公开点名“预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调查发现,

我市推行的“先培后付”、

教练员执教过程验证等举措,

有效重塑了行业生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培后付可有效保障学员学车权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岛城驾培行业生态正在重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市即将迎来学车高峰。

但部分驾校耍起了“小聪明”,

通过“跑马”违规行为规避监管,

此举不仅扰乱了驾培市场,

也使学员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同时还存在重大责任风险。

为此,

我市开展专项规范提升行动,

同时提醒广大学员报名时要“擦亮”眼睛,

不要让违规驾校“钻空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开预警

外地“跑马”仨驾校被点名

近日,市交通运输局公开发布预警信息,青岛人和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青岛跃海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青岛海元驾驶培训有限公司近期出现严重违规情况,以上三所驾校未将部分所属学员录入青岛市驾驶培训监管服务平台,未在本驾校按照教学大纲进行计时培训,而是违规通过外地驾校“跑马”完成虚假学时。

类似这种情况的学员培训资金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同时虚假学时存在重大责任风险,为避免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请慎重选择以上驾校!

市交通运输局提醒:

“青学驾”微信公众号为青岛市唯一报名交费平台,请学员务必通过该平台办理培训报名手续,学员学费通过此平台冻结在学员个人银行账户中,按照培训进度向驾校结算,培训消费安全有保障。

学员不要盲目听信他人的推荐或诱导私下通过微信、支付宝转账等方式交纳学费。如遇驾校不通过“青学驾”微信公众号为学员提供报名交费服务的,请务必拒绝并通过12345市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向主管部门反映。

记者探访

核对数据发现“猫腻”

此次市交通运输局公开发布预警,揭开了部分驾校耍小聪明违规操作的“内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谓“跑马”,是“跑马机”的简称

这是一种利用汽车脉冲信号原理制作的非法学时作弊设备,装在学时记录仪系统中,通过侵入、更改教练车车载记录设施,虚构学员练车学时,伪造学员培训记录,并上传至驾驶培训监管服务平台,实现学员不上车刷学时。

根据相关要求,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科目都有对应的基本学时要求。

据了解,按照要求,市民在报名学车时,信息需要录入公安交管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

近年来的大数据分析显示,我市驾培行业在经历了此前的“野蛮生长”时代后,进入需要努力挖掘学员的增量市场。

全市驾校数量在140余家左右,年培训驾驶人数量为15万左右。

查看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大数据,工作人员发现了异常:交通运输部门录入的学员数量,比公安交管部门提供的要少出不少。

“少几个可能是数据统计问题,可少了几千人,那肯定是有问题。”异常情况引起了市交通运输部门的“警觉”。

为筑牢行业发展根基,杜绝违法违规情况发生,我市交通运输部门特意调集了各驾校上报数据逐一对比,排查出“嫌疑”驾校名单。数据纷繁复杂,人手却非常有限,导致记者见到市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时,因为长时间盯着电脑排查,他们眼睛都有些肿了。

背后揭秘

躲避监管作假“牟利”

这些驾校,为何要舍近求远,在本地招完生后却不在录入本地驾驶培训监管服务平台?

“异常”举动背后,是从去年开始,我市交通运输部门对全市驾培行业的优化改革:

在这之前,驾培行业实行的是“先付费后培训”的预收费模式,学员在接受驾驶培训前就需要将学费全部交给驾校或教练员,学员培训过程中往往缺乏话语权,遇有纠纷,学员也往往处于弱势。

预交学费存在被骗取、挪用等风险,遇有驾校资金链断裂、招生中介及教练员跑路等,学费安全及正常培训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学员退费投诉纠纷高居行业主管部门受理投诉数量榜首。

且预收费模式带来了培训收费不公开不透明及套路收费、先低价招生后二次或多次收费、恶意压价招生等不正当竞争手段的发生,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挤占了规范经营驾校的生存空间,不利于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为让行业进一步规范起来,“重塑”全市驾培行业生态。去年5月,我市全面实行“先培后付”模式,在全市驾校报名交费均通过统一公开平台—“青学驾”微信公众号,学员与驾校签订电子培训合同,学费冻结在学员自己银行账户中,按照培训进度向驾校结算,学员可随时对驾校及教练员的服务进行评价。学员评价、驾校及教练员信息、培训班型价格等向社会公开供学员查阅及比选。

这一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往预交学费模式的弊端,促进了青岛市驾培服务向适应新形势下消费需求快速转型,开启了现代化高质量驾培服务体系新篇章。

此外,为进一步夯实培训基础,筑牢学员驾车本领,我市又推出了教练员执教过程验证,要求教练员与学员同签到、签退,且教练员在同一时间只能用一辆教练车培训一名学员,有效遏制了教练员不现场执教、代他人执教、一人执教多车等违规情况发生,为学员享受足额学时和学费规范结算提供了保障,维护了培训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交驾校严格执行执教过程验证要求。

政策实行后,学员与驾校100%签订培训合同,消费明细清晰可查,学费安全有保障,学员培训消费的话语权有效增强,退费类纠纷投诉同比降低95%以上,累计已有10万余名学员受益。

但与此同时,一些教练员和驾校为了“牟利”,不是通过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来吸引学员,而是想方设法逃避监管:将学员录入到学时监管不严的外地驾驶培训监管服务平台,在外地驾校“跑马”完成虚假学时,学员本人则不需去外地实际培训,这样一番操作后驾校一是可以直接预收学员学费,不需执行“先培后付”,二是不需为学员按照《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培训足额学时。

专项整治

净化市场确保行业发展

“跑马”等违规行为搅乱了驾培市场,损害了那些严格遵守规定的驾校利益。

作为岛城驾培市场唯一的国企,城运控股公交驾校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不断重塑,我市驾培行业迎来了发展新契机,无论是“先培后付”还是教练员执教过程验证,在充分保障学员利益基础上,也让驾校发展走上了规范化道路。

除了不断提升驾驶技能培训水平,驾校必须营造良好口碑、吸引更多学员前来,从而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获得更大生存空间。违规“跑马”行为如果不予以重拳打击,势必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从而侵损遵规守法驾校的利益。

梳理全国驾培行业监管可以发现,多地都对“跑马”行为予以了严厉打击。

我市交通运输部门此前就通过多种方式,不间断对伪造学时、停车打学时等违法违规执教行为进行巡查。

目前,正携手执法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重拳打击“跑马”行为。

眼下,暑期学车高峰将至,我市交通运输部门提醒市民,文明安全驾驶既关系到您自身的生命安全,又是尊重他人生命安全的体现,为培养自身合格驾驶技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报名学车时一定要“擦亮”眼睛,一定要选择正规驾校并接受规范的计时培训。

来源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记者 徐美中通讯员 高俊杰

编辑丨沁园校对丨 张君旭

声明:“青岛晚报”微信公号刊载此文,旨在传递更多信息。若有图文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行为,请直接留言指正,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支持我们请分享 评论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