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气温上升、湿度增大、利于各类病菌、蚊虫生长繁殖,各种消化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也进入高发季节。下面,常德市疾控中心带大家一起来了解夏季传染病防控知识

霍乱

病原体:由霍乱弧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腹泻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如吃了被霍乱弧菌污染的食物等。

·潜伏期及临床表现:潜伏期通常为数小时至一周,一般为1~3天。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泻及呕吐,为米泔样、稀水样便,每日数次至数十次,多不伴发热和腹痛,腹泻后,出现呕吐症状。大量腹泻导致人体脱水、出现口渴、少尿、神志淡漠、血压下降等,严重者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引起死亡。

防治措施:

临床上治疗霍乱主要是进行对症治疗,补液是治疗本病的关键,及时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养成勤洗手等个人卫生习惯,提倡吃熟食、喝开水,瓜果蔬菜要洗净后食用,海产品要煮熟。

定期消毒食具餐具,家用碗筷经常煮沸消毒;贮存或加工食物时,一定要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乙脑

病原体: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

传播途径:被感染家畜,尤其是猪,以蚊子为媒介传播给人,10岁以下儿童高发。

潜伏期及临床表现:乙脑的潜伏期为10~15天。临床上以高热、惊厥、意识障碍等为主要表现,严重者甚至出现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致残率、病死率较高。

防治措施:

接种疫苗是预防乙脑最便捷有效的方法,保护率高,尤其是针对8月-10岁的儿童。

加强动物传染源管理,做好家畜等饲养场所的环境卫生,人畜居地严格分离。

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做好防蚊驱蚊措施,使用蚊帐、蚊香、涂擦驱蚊剂等防止蚊虫叮咬。

登革热

病原体: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传播途径: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

潜伏期及临床表现:登革热的潜伏期为3~14天,通常为 5~8天,潜伏期长短与侵入病毒的量有关。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骼及关节痛,部分患者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

预防措施:

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疫苗研发使用,因此防蚊灭蚊是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

及时清理工作和生活区域积水,对户内、外各种水缸加盖,保持环境整洁,防止蚊虫孳生。

做好个人防护,前往东南亚等地区旅游时,尽量穿着长袖衣裤,或在皮肤上涂抹防蚊药,防止蚊虫叮咬传染。返程之后做好健康监测,2周内若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并及时就医。

手足口病

病原体:由EV71型、CoxA16等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儿童多发。

传播途径: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

潜伏期及临床表现: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临床上以发热和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现皮疹、疱疹为主要表现,少数病例可出现嗜睡、呕吐等重症表现。

预防措施:

做好手、口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做好居家环境卫生,儿童用品常消毒,衣服被褥常清洗,多开窗,保持环境清洁和良好的通风。

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减少与患病人群接触的机会,必要出行时,尽量佩戴口罩。

来源:常德疾控

编辑:刘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