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2月,余秋里出任石油部部长。

此时,正值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结束之时,石油部成为了当时唯一没有完成计划的工业部门。

于是周恩来总理选提议由独臂将军余秋里来担任石油部长,而对于总理的这一提议,毛主席立即表态:“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余秋里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18位独臂将军之一,由解放军总后勤部政委一职调任石油部部长。

这一年,余秋里四十挂零,尚属年轻,但他14岁参加革命,跟随毛主席南征北战也已有近30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关余秋里的任命,有一次政治局会议,毛主席还曾问一位同志:“余秋里这个人怎么样?我想让他当石油部长,你看行不行?”

那位同志直言:“恐怕嫩了点。”

毛主席却道:“嫩点不要紧,锻炼嘛,提起来吧。”

而后在余秋里就任石油部部长之前,毛主席又亲自接见了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余秋里的常规印象中,毛主席不论对待何种艰难处境,都总是云淡风轻的,但是这一次,当余秋里实话实说,坦言自己对于就任石油部部长这个任务“承受不了”之时,他生平第一次看到了毛主席焦虑苦闷的神情。

由此足见当时我国的石油工业面临的处境之艰难,因为绝大部分需要依赖进口,难以自给自足,我国长期被压得抬不起头来,难以摆脱“贫油国”的帽子。

石油又是国民经济血液,石油工业关系国民经济命脉,我国当时的现状就像是国民经济命脉被别人攥在了手里。

这成为了毛主席忧心之所在,而余秋里年轻精力充沛,毛主席同意选调他担任石油部部长,就是希望余秋里能改变现状,彻底打开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在包括毛主席在内中央领导人的支持下,余秋里接过了这一重任。

上任前,余秋里首先得彭老总支持,就一些老干部一起调到了石油部。

到任后,余秋里则虚心求教,认真学习,在家中会议室举办“石油沙龙”,完全沉浸在石油的世界。

有关石油的专业知识,什么陆相沉积、海相沉积、孔隙、油砂,他从一开始的不懂到懂,从懂到全部掌握,最终成为内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紧接着,他就自己先前在部队时对机关职能的要求,尽数移植到了石油部,把机关干部深入油田工厂当成一项制度检查落实。

当时石油部机关流行一句歇后语,就叫“余秋里刮胡子——连肥皂都不打的”,意思是余秋里纠错严格,甚至连老红军的面子也不给,只要犯错,一律狠狠批评。

如此下来,石油部机关作风焕然一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8年,石油部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年共找到油气田22个,超过了以往历史上发现的油气田的总和。全年共生产原油226.5万吨,比1957年增长55%。

1959年9月26日,著名的大庆油田被发现。

据石油部派往大庆的专家工作组汇报,当时已控制的大庆油田面积有200平方公里,初步估算地质储量在1亿吨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这样一个新发现的大油田,如何进行进一步的勘探开发建设呢?

首当其冲的,勘探开发一个大油田,必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当时我国正处经济困难时期,一些建设工程已经相继下马,向国家申请增加投资,这大概率也是没可能的。

面对这种困境,余秋里敏锐决断,以非凡魄力提出了要调集全国石油系统人力、物力,在大庆组织石油大会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余秋里的话说:

“从全国石油系统调集力量,组织石油大会战。改变石油工业的落后面貌就在此一举……只能上,不能下,只准前进,不准后退;就是有天大的困难,也要硬着头皮顶住。争取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水平,把这个大油田勘探、开发建设好,把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

而说归说,落实到实际,石油大会战,人是第一位,人力不足,什么都白搭,这也成为了余秋里当时最为“挠头”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苦思之下,他想到了军队的退伍军人。

说干就干,次年2月,余秋里便赶到广州求援。

彼时,毛主席正在广州召开军委扩大会议,余秋里赶到这里的时候,衣服都没来得及换,还穿着大庆的大棉服。

与会的首长们看到余秋里这个模样,都有点忍俊不禁。

昔日在职解放军总后勤部政委时神情恬静悠然的余秋里,这时在石油部部长任上,已再难掩他那机敏和悍猛的战将本色。

老首长贺老总见余秋里,得知了他此番来意,给他支了个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着,余秋里便按贺老总支的招,找到了主持会议的时任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报告了情况。

而罗瑞卿其实也一早得知了石油部要进行一次“大会战”的消息,再加上此前中央也就此作了批示:“请各地在不太妨碍本地的勘探任务的条件下,予以支援”,罗瑞卿也不绕弯子了,直接问余秋里:“要多少?”

余秋里答:“两三万行吗?”

话音刚落,就听见罗瑞卿发出不可置信的声音:“什么?你以为解放军是你家的吧!”

余秋里闻言,讪讪笑了,虽然他可能心里真就这么想的,但也不敢太表现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余秋里呦,你一下要‘吃掉’我们3万人呀,你可真会找窍门。”

“总长,活人不会被尿憋死,大会战太需要人呀,我只有找娘家啊!朱总司令说过,没有石油,天上飞的,地下跑的,都转不动呀,大炮、坦克还抵不上打狗棍哩。”

听到这儿,罗瑞卿已被说动,他点着头说道:“是啊,石油太重要了,不能让它卡住我们的脖子!”

闻言,余秋里心下一喜,就听见罗瑞卿继续道:“我这里没有问题,向几位老帅报告一下,还有主席那一关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余秋里向罗瑞卿投向了求助的目光:“总长,帮人帮到底,主席哪儿,仰仗您去通关吧。”

离开后,余秋里就陷入焦急地等待中,等待罗瑞卿带回好消息。

罗瑞卿没让余秋里久等,转天,他就找到了余秋里,一见面,就见他满脸神秘地微笑,伸出了5个手指。

余秋里当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笑容更不断放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罗瑞卿最终为余秋里争取到了5万子弟兵,这下子再不用担心石油大会战人力不足的问题了。

余秋里后来回忆起来,不无自豪地笑着道:“解放军是我娘家,回娘家要什么都可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员就位后,轰轰烈烈的大庆石油大会战拉开序幕,余秋里上了前线指挥,和大家同吃同住。

这期间,余秋里住的房子条件简陋,遇上下雨的天气,屋顶就会漏雨,只能盖一层雨布。

一次余秋里半夜回家,刚躺上床,雨布突然倾泻下来,雨水倾泻而下,直接将余秋里浇了个透。

即便如此,余秋里也乐呵呵道:“这比长征路上不知道好多少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除了以身作则,余秋里深知,榜样的力量无穷,在实际工作中,树立样板,推广典型,可以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1960年4月,余秋里了解到了“铁人”王进喜的事迹,在会战指挥部对王进喜提出表彰,并发起了“向铁人学习”的运动,声势浩大,油田上下斗志昂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总是能在油区的角角落落里,看到余秋里甩着一支空袖子,狠抓生产管理的身影,大庆人由此真正感受到了这位独臂将军的“铁腕”作风。

1963年,在余秋里的带领下,大庆石油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仅在大庆长垣北部的萨尔图、杏树岗、喇嘛甸子3个油田,就探明含油面积865平方公里,石油地质储量2.68亿吨。

1960年至1963年,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1166万吨,占同期全国石油产量的51.3%,4年间共向国家上缴利润和折旧10.6亿元,除收回国家全部投资外,还为国家积累了3.5亿元。

1963年12月,石油部向中共中央上报了《关于大庆石油会战情况的汇报提纲》,党中央、毛泽东充分肯定了大庆石油会战所取得的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月3日,北京人民大会堂里爆发出春雷般的掌声。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豪迈地向全国、全世界宣告:

“我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石油,基本可以自给了!中国人民使用‘洋油’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了!”

自此,中国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崛起成为了位居世界第五的石油强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真在为《余秋里回忆录》题词时给出的评价:“大庆等油田的建成,根本改变了依靠‘洋油’过日子的情况,为我国石油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这个过程中,新中国石油元勋、“独臂将军”余秋里功不可没。

素材来源:

[1]雷厉.余秋里出任石油部长前后[J].百年潮,2013,(04)
:8-17.DOI:10.16624/j.cnki.11-3844/d.2013.04.003.

[2]叶介甫.新中国首任石油部部长余秋里[J].党史纵览,2009,(05):50-53.

[3]晓农,眭建华.新中国的石油元勋余秋里[J].党史文苑,2002,(0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