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不羁的灵魂遇见另一个

迸发出的是火花

创造出的是更动人心弦的作品

艺术家们的爱情故事

连同艺术家的作品

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

1

约翰·列侬 & 小野洋子

“我和小野洋子的关系就是一杯用爱情、情欲和忘却兑成的怪味鸡尾酒。”

——列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列侬与小野洋子,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也许能促成艺术家的个人成就突飞猛进。面对这些著名的艺术家,我们或许曾被他们的作品所震撼,但他们真实的爱欲肯定比作品更惊世骇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9年,小野洋子与约翰·列侬结婚。作为反战艺术家,小野洋子和约翰列侬一直致力于用音乐、行为艺术等方式倡导爱与和平。1980年12月8日,列侬在纽约的寓所前被据称患有精神病的歌迷马克·大卫·查普曼枪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野洋子最为著名也最为重要的艺术作品就是《切片》(Cut Piece)了,她曾多次在不同地方进行这场表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吧,剪下我的衣服,随便哪里。

每个人剪下的面积不要大于一张明信片,

并请将这碎片送给一个你爱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野洋子身着黑色服装端坐台上,参与的观众按照自己的心意,一片片剪下她身上的衣服,直到她一丝不挂。纵使整个过程中观众之间充斥着窥探、嘲笑、怜惜、不安、震撼等复杂情绪,她却始终保持平静。

1969年3月25日,列侬夫妇在阿姆斯特丹希尔顿酒店总统套房,发起了著名的“床上和平运动”。这对夫妇躺在床上整整七天,以反对战争与暴力。那时他们正在度蜜月。在摇滚乐历史上,没有一个女人像小野洋子那样激起过这么大的争议。她与列侬的情史,不是惟一导致披头士乐队内部关系紧张的因素,但她毫无疑问成了披头士乐队解散的替罪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5岁的先锋艺术家小野洋子参加了广岛核爆炸纪念仪式并在自己的推特上发文: Believe in the power of goodness which we all have. 相信人所皆有的善的力量。

列侬与洋子的最后一张合照,由著名摄影师安妮·利博维茨拍摄。赤身裸体的列侬如婴儿蜷缩在母体内般环抱亲吻着衣着密实的洋子。这张照片在他去世一个月后登上了《滚石》杂志纪念列侬专刊的封面。这张划时代的照片曰前被选为近40年来最杰出的杂志封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约翰·列侬和小野洋子说:抬起眼,看看天空。那里有我们的信息。再次抬起眼,看看你的周围,你会看到你正在天空漫步,天地相连。相比大地,我们都更像是天空的一部分。

2

阿布拉莫维奇 & 乌雷

“你为什么跟阿布拉莫维奇分手?她是世界上最有魅力的女人。我想我没有那么多魅力。”

——乌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6年阿布拉莫维奇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遇到了她的灵魂伴侣乌雷,来自德国行為艺术家,二人都出生在同一天。爱情成就了两人行为艺术的高峰,他们共同合作实施一系列表演作品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1946年生于南斯拉夫的首都贝尔格莱德,世界著名行为艺术家。被称为“行为艺术之母”,乌雷·赖斯潘德国艺术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人将嘴巴对在一起,互相吸入对方呼出的气体, 17分钟后他们的肺里充满了二氧化碳, 都倒在地板上昏迷不醒。而这一表演所要探求的是一个人“吸取”另一个人生命的毁灭性能力行为作品。

艺术家不应该爱上另一个艺术家。”

这是“行为艺术之母”阿布拉莫维奇的原话,

但是她却爱了,

轰轰烈烈,燃尽一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与恋人乌雷合作的经典作品《潜能》

爱的太深,容易昏迷,还是受到伤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情人—长城》1988年

阿布拉莫维奇和乌雷在中国长城共同表演《情人·长城》。一个山海关自东往西行走,一个从嘉峪关自西往东行走,最后于二郎山会合,然后挥手告别。好像后,乌雷便从艺术界神秘消失了。

2010年,一场名为“艺术家在现场”的行为艺术表演被认为是“纽约这个春天最时髦的事情之一”。阿布拉莫维奇在一个博物馆悄无声息地表演了整整700个小时,上演一出行为艺术“哑剧”。共有1400名观众参与互动,她坐着,对所有人都置若罔闻。当乌雷穿过人群坐在对面的椅子上,两人凝视后,她打破了自己定的规矩,和他双手紧握,眼泪潸然而落。几十秒后,乌雷起身离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艺术家在现场》

她只为一人动容,

而世间千万人都为他们动容...

3

弗里达·卡洛&狄亚哥·里维拉

“我生命中遭遇过两次巨大的灾难。一次是被车撞了,另一次是我的丈夫”

—— 弗里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9年8月21日,弗里达与被誉为“墨西哥壁画之父”的迭戈·里维拉结婚。他喜欢她的作品,是她最大的崇拜者。反过来,弗里达也是里维拉最可信赖的批评家。伴随着恩爱、外遇、憎恨、以及创作性的合作,最终在1940年离婚,后又复婚,直到弗里达去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弗里达是个特立独行的女人,喜欢追求“惊奇和特殊”,会穿着华丽的墨西哥民族服装、戴着绚丽的头饰与佩带珍奇的宝石耳环走街过市,毫不在乎别人的目光。她纤小而热烈,有众多有名的男女情人和仰慕者。弗里达将她所有的感情倾注在画布上。她画她暴风雨般的婚姻带来的愤怒和伤害,画痛苦的流产,以及车祸带来的肉体上的痛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不是病了,我是碎了。

但是只要我能画画,我便是快乐的。”

勇敢去爱吧,就像不曾受过伤一样;同样也爱着艺术!

4

毕加索 & 弗朗索瓦丝

“女人就是承载痛苦的机器”

——毕加索(曾这样冷酷无情地评价女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老婆说:我一直强烈的讨厌毕加索,他就是个玩弄女性的骗子,极端自私、下流,一个荒淫无度的暴君,他没有获得过爱情。这一切都跟他的画一样,没有美感,只有乖戾的骚首弄姿。不美,他和他的艺术太不美了。无知的拍卖他的画出天价的人太愚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人,如果能活上90岁,会在干什么?回忆,枯坐,枯萎?不,不,不,至少弗朗索瓦丝·吉洛(Francoise Gilot)不是这样,已过91岁的她,依然思维敏捷、精力充沛、言谈得体、仪态优雅,活跃于访谈、画廊、美术馆,在纽约中央公园西大道的画室里日日作画,活在当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吉洛特1921年11月出生于巴黎,父亲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兼农艺家,母亲是一位艺术家。她自小就具有独立的性格,父亲希望她成为一位律师或科学家,可她真正钟情的是艺术。吉洛特17岁获得巴黎大学哲学学士,18岁获得剑桥大学英国文学学位。在父亲的坚持下,此后她又断断续续地攻读法律学位,但常常逃掉上午的法律课,跑去学画,最终放弃了法律专业,正式进入艺术领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弗朗索瓦丝·吉洛肖像

弗朗索瓦丝·吉洛的知名在于两点:

其一,她是有所建树的艺术家、作家、批评家;

其二,她是毕加索一生中七个最主要的女人中的一位,也是唯一主动离开毕加索而不是为毕加索所抛弃的一位。

与毕加索相识、相伴的10年,是她的资产,也是她的负债,那是一段以浪漫甜蜜开始,以老死不相往来结束的感情,是艺术上的激发、灵魂上的对话和生活上的龃龉相纠结的10年,是提挈她艺术发展的重要10年,也是此后的60年里她极力想要摆脱、超越、撇清的10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加索为她所作的《Buste de Francoise》(《弗朗索瓦丝半身像》)2011年以1070万英镑落槌成交。

弗朗索瓦丝·吉洛特她本人一生也都从事艺术工作。吉特特洛的作品是纽约MoMA的永久收藏品;2010年,她还被授予de la Légion d'honneur的荣誉称号,这是法国最高的艺术荣誉。绘画之外,吉洛特也是个多产的作家,比起母语(法语),她更偏爱英语写作,其作品享誉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弗朗索瓦丝曾经说:

“当一对男女同为画家时,

作品上体现的一切都带有感情色彩。”

5

达利&加拉

“我爱你胜过父母,金钱和毕加索。加拉,我之所以画画是为了你,这些画同时也是用你的血画成的。因此,从今以后,我决定在署名时将我们俩的名字连在一起,加拉-萨尔瓦多.达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达利曾在《达利的生活秘密中》说道,“加拉注定是我的格拉迪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爱情真是超现实主义的,正是如此,他让我相信他的艺术有无尽的价值,因为他的爱情证明了他的灵魂就是超现实主义的。达利和初恋的情人对视一眼就跑到野外缠绵,从此痴迷了她一生。达利大量的艺术是为了加拉创造的,也是因为有了加拉他才有力量创造的。直到加拉死,达利无法再创作一件作品,仅仅两年后达利也死去了,那天是他异常高兴的日子,因为他终于要与爱人相聚了。这样的爱情才是极具魅力,令人钦佩与神往的。

难得有情人终成眷属,难得事业与爱情同步,真正幸福甜蜜感觉!

6

罗丹&克罗黛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国雕塑大师罗丹和其模特,同样是雕塑艺术家的克罗黛尔的爱情令人唏嘘。克罗黛尔,一提起来便让人叹惋的名字。因为这个名字让人想到的,不是她的才华,她的作品,她的经历,而是压在这名字之上的另外一个名字:奥古斯特·罗丹。世人知道克洛岱尔,是因为罗丹,因为她曾是罗丹的情人,罗丹灵感的源泉,最后因罗丹发疯,在精神病院关了30年直到离世。遗憾的是,这段儿女情长却掩盖住了她最该被人记住的身份:才华横溢的雕塑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丹有一个美丽的学生与助手卡米尔·克洛岱尔。她从19岁就进入罗丹的工作室,成了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他们之间的爱情与烦恼深深地折磨着艺术家与克洛岱尔本人。克洛岱尔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女雕刻家。罗丹与她相爱期间,创作了以“永恒”为主题的一系列雕塑作品,《永恒的春天》与《永恒的偶像》就是其中两件代表作。这些作品也是罗丹与克洛岱尔爱情生活的反映。

在谈到《永恒之爱》的灵感时,罗丹助手回忆说,“一次,罗丹走近克罗黛尔的裸体跟前,跪下并以虔诚的 姿态吻着她的腹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丹《永恒的偶像》

罗丹对克罗黛尔的近似“虐待”的占有性爱情最终使得克罗黛尔在艺术上走向巅峰的时候香消玉殒,但关于“爱情”到底是什么?是“一生一代一双人”还是只为“曾经拥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克罗黛尔 《成熟》

1882年,布歇去意大利工作,让罗丹代替他给几位女学生上课。那时的罗丹,完成了《青铜时代》、《思想者》等作品,已是享誉欧洲的艺术巨匠,那时的卡米耶,还是个刚成年的小姑娘,漂亮而骄傲,柔美的外表下有一颗男孩子般自信敢闯的心。尽管罗丹比卡米耶年长24岁,两人还是很快义无反顾地相爱了。

当真的爱情来临的时候,灵魂会因恐惧和狂喜而战栗。真的爱情是发生在灵魂与灵魂之间的,是灵魂的相互吸引,互相影响,互相依靠,彼此交融。于是两人在一起的十年里,是双方艺术创作的高峰期。卡米耶做罗丹的模特,那著名的《吻》、《永恒之春》、《冥想》里的美丽女子都是卡米耶的模样。这段时间,两人一起合作,《加莱义民》、《地狱之门》等作品都由卡米耶参与完成。而卡米耶极美的作品《沙恭达罗》、《华尔兹》也在这一期间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掉进了深渊。我生活在一个如此可笑、如此奇异的世界里。我生活里的梦想,仅仅是梦魇罢了。”

——卡米耶·克洛岱尔

1935年5月24日于蒙德维尔格精神病院

7

威廉·德·库宁&伊琳

威廉·德·库宁与伊琳,戒不掉的疯狂和爱情——两个画家,爱的一般,一个死于抽烟,一个死于喝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库宁,荷兰籍美国画家,抽象表现主义的灵魂人物之一,新行动画派的大师之一。在他创作生涯中,人体成为其绘画创作的主体,加以风景及书写的符号来发展他的抽象世界……

愿年迈蹒跚,阳光和你仍在!

7

8

克里斯托和让娜-克劳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这样一对夫妻,他们被称为“大地艺术伉俪”,不止是因为他们同年同月同日、甚至同一个小时出生,更是因为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爱好——“包裹大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Christo 和 Jeanne-Claude

让娜出生在卡萨布兰卡,她的亲生父亲是一名法国陆军少校。与克里斯托相遇时,她正值新婚,然而,克里斯托的出现让新婚夫妇的关系仅维持了21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一次采访中,聊到他们的相遇,让娜的声音顿时变得少女般轻柔起来。当被问及克里斯托身上怎样的特质吸引了她时,让娜连声问丈夫:“克里斯托,我能说吗?” 获得准许后,她才笑着吐露了秘密:“那跟艺术完全没有关系,完全是出于吸引力。” 一年后,他们的儿子、日后出版了5 本诗集的著名诗人西里尔·克里斯托(Cyril Christo)诞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克里斯托和让娜-克劳德(Christo andJeanne-Claude)夫妇,携手五十余年,年过七旬的“大地艺术家”克里斯托夫妇一生中完成的作品只有19 件,但件件都举世闻名,堪称经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夫妇的作品在视觉上极为震撼。他们的创作理念是“对自由的呐喊”,一种可以在任何地方、以任何方式、用任何样子来实现,但却不是在任何时候的自由。就像转瞬即逝的彩虹、令人难忘的童年。与此同时,他们的作品寿命非常短暂,并将永远消失。克里斯托夫妇在1962 年创作的第一个户外大型作品“铁幕”—用油桶将塞纳河边一条名为威斯康辛的小街堵塞了数小时。前一年,柏林墙刚刚建起,而作为“反柏林墙”宣言,该项目一下子使他们名震法国。1964 年,克里斯托夫妇移居美国,将目光投向包裹贝纳美术馆、MOMA、芝加哥当代美术馆等大型建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迄今为止,这对七旬老人“实现”的作品仅有19 件少得让人难以置信,但每一件都举世闻名。这些作品不仅实现难度极大,而且造价高昂得离谱。1995 年6 月包裹德国柏林国会大厦,是最好的例子。克里斯托夫妇为实现这一项目,耗资高达1300 万美元,并且全部自费。这秉承了他们一贯的原则: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赞助,包括艺术基金会的资助以及义工的加入,全部费用靠他们出售早年的小型包裹作品以及作品准备阶段的草图、习作、拼贴、缩小模型、版画等来筹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包裹的柏林国会大厦》展出时间仅两周,但吸引了多达500 万名游客,成为战后柏林最受瞩目的艺术品。然而,这些旅游收入却分文不进创作者的腰包。除了不直接通过作品赚取收入,即便是关于他们的出版物的版税,夫妇俩也不愿沾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包裹德国议会大厦这一作品,是迄今为止,吸引游客最多的项目,几百万人慕名而来,包裹这一艺术形式也达到顶峰,成为历史上最为注明的装置艺术之一。这一构思在被提出来之处,就被宣判为不可能,但是,德国议会最终还是通过了这一提案,代表了艺术在政治面前最伟大的一次胜利。

90名专业的登山者和120名工人共同完成了这一壮举,虽然只能保留短短的14天,但却足以震撼世界。超过10万平方米的聚乙烯布料被15公之长的蓝色尼龙绳固定住,勾勒出议会大厦原有的雄伟的轮廓和比例。德国议会大厦在1894年被建成,1933年被烧毁,1945年机会被破坏殆尽,六十年代随后进行修复,是一个国家民主的象征,现在被艺术家用这样不寻常的方式重新演绎,也充分显示了艺术的无限可能性。

9

夏加尔&贝拉

“她的沉默,她的眼睛,一切都是我的。她了解过去的我,现在的我,甚至未来的我”。

——夏加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加尔说:她的沉默属于我,她的眼睛属于我。我与她似曾相识,她了解我的童年,我的现在,我的未来;就好像她一直在注视着我,能洞察到我灵魂的最深处…我知道她就是我的真命天女,我的另一半……

贝拉19岁嫁给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夏加尔,并一直在生 活,事业上支持丈夫。夏加尔自己说,“贝拉每天到画室来看我。每天把馅饼、炸鱼和牛奶送到画室来。“只要一打开窗,她就出现在这儿,带来了碧空、爱情与鲜 花。”两人默契的爱情给了夏加尔无尽的灵感,“爱情”成为其艺术三大主题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说过:“只要一打开窗,她就出现在这儿,带来了碧空、爱情与鲜花。从古老的时候起直至今日,她都穿一身白衣白裙或者黑衣黑裙,翱翔于我的画中,照亮我的艺术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加尔对能自己能娶到贝拉感到庆幸之至。虽然都是犹太人,夏加尔出身乡下的穷苦人家,而贝拉则来自富裕的犹太珠宝商家庭。

贝拉十四岁那年,两人初见,

夏加尔写道:“她的沉默是我的,她的眼睛是我的,她懂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

但总有一个人,总有那么一个人能看到这团火!

——梵高

- END -

收藏展览投稿

微信:artgeya

邮箱:artgey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