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港西镇协北村被誉为“薄荷村”,村里众多农户都种植薄荷。眼下,正值薄荷的采收时节,整个村庄都沉浸在忙碌而喜悦的氛围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进协北村,一片片翠绿的薄荷田映入眼帘。薄荷叶片饱满肥厚,杆茎粗壮有力,长势喜人。微风拂过,薄荷的清香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村民们忙碌地穿梭在田间,手持镰刀,熟练地采摘着薄荷。待采收完,村民们就将薄荷带回家中进行剥叶、晾晒等后续工作,忙得不亦乐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薄荷是多年生早本植物,种植一次便可收获多年,就像韭菜一样,每年可采收两次左右。每年5月到7月是薄荷采收季。目前,村民们正在收割的是今年第一茬薄荷。74岁的村民朱锡坤已种植薄荷10多年,他种植了1亩多薄荷。朱锡坤告诉记者,每年薄荷亩产在400至500斤之间,产值达5000至6000元。自从种植薄荷后,他每年都能获得一笔稳定的收入,贴补家用,为他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协北村薄荷种植产业已有40年的历史。薄荷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茎叶加工后可熬制成薄荷油,薄荷油可加工成薄荷脑,广泛用于医药、食品、卫生、保健等领域,因此市场需求量大。相比于传统农作物,薄荷有着种植成本低、回报周期短、管护简单、经济效益佳的优势。崇明土壤肥沃、土质疏松,非常适合薄荷生长。因此,协北村积极发动村民,利用宅前屋后、零散的土地种植薄荷,打造特色产业,为村民提供增收渠道,发展家门口经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协北村引入上海绿盛药材企业,与村民签订收购协议、提供技术指导,确保种植户无后顾之忧,推动薄荷产业的持续发展。“我们通过‘党组织+公司+农户’的模式,积极组织绿盛药材企业开展各类培训,比如种植技术、用药管理和采摘的方法等,让村民们能更规范地种植和采摘薄荷。因此,我们种植的薄荷品质优良,深受市场欢迎。”协北村党总支书记姜泽锋说。

目前,协北村已有250多户农户参与薄荷种植,种值面积达300余亩。这片小小的薄荷叶,不仅成为村民们增收致富的“金叶子”,更成为协北村的特色产业“名片”,为乡村振兴增添了一抹清新的色彩。

记者:范立

编辑:顾佳丽

责编:李琳、顾佳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