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网约车服务行业快速崛起,因网约车租赁、服务等引发的纠纷也时有发生。日前,几名司机被网约车公司给告了,原因是营业额不达标

网约车公司:司机营业额不达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原告某网约车有限公司与司机们签订的《合作合同》及《汽车租赁合同》或《用车协议》,约定由司机向该公司交纳1000元至4000元不等的保证金,该公司则为司机们提供车辆租赁服务,并为司机指定网约车平台,由平台向司机派发订单,司机承接运营。每日运营利润由平台抽成、网约车公司扣除保底费用后,剩余按比例分配给司机

运营一段时间后,网约车公司发现几名司机连续几个月要么流水未达标,要么就是不想继续履约,于是对这几名司机提起了诉讼。

鼓楼法院民事审判二庭法官 吴厚鑫

运营公司以网约车司机未按协议约定的出车时长或未达到保底流水构成违约为由,主张解除合同,要求网约车司机承担利润损失、修车费用、违约金、律师费等法律责任。

司机:合同条款苛刻 根本赚不到钱

司机邓某某表示,按照合同约定,高峰时段他须实际在线服务满4小时,扣除平台抽成,然后才按比例拿到利润:

01到账总流水如果超过400元,则扣除208元,剩余的全部归他所有;

02如果未达到400元,那么他只能拿到扣除208元部分的70%;

03如果每天连208元的流水都没有达到的话,他则要补足208元给公司

邓某某说,由于平台派的一般都是近距离的小单,即使每天开车十几小时,最多只能达到300多元的流水。邓某某认为,一方面车辆使用费过高,另一方面平台派单也不合理,因此,他想提前解约,但原告却不同意。

被告 邓某某

他们说“你跑嘛,跑嘛,你每天花十四五个小时嘛”,你要我们命啊!没单给我们怎么跑,花20小时也是没有单。能赚到钱我们在哪里开不是开。现在我也在其它平台开,每天纯利润到手三四百以上。

无奈之下,被起诉的司机大都以损失几千元押金为代价,选择了单方面违约。对此,网约车公司却表示,赚多赚少还是要看司机自己。

网约车公司负责人

有些司机又吃不了苦,订单规则理解可能又比较慢,经过我们一次两次三次的培训,他还是不能遵守,不愿意去配合;还有一些司机,他的服务心态可能不是太好,就可能会被判为投诉、判责、限流,所以导致他在这行业做得比较辛苦。

法官:司机着重审查核心条款 企业诚信经营

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审理中,鼓楼法院将择期作出宣判。法官提醒,不管从事哪个行业,签订何种协议,都要抱着审慎的态度,综合评价个人履约能力和可能存在的风险,谨慎签订协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官提醒

01司机在签订协议的时候,应该对相关资质要求、协议内容载明的运营时长、利润分配、管理模式、车辆维护等核心条款做着重审查,做好选择前的防范。

02相关平台要依照现有的法律法规规定,在主管部门、相关行业协会的规范指引下运营;同时,合理制定合同条款,维护从业者的合法权益,做到诚信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