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 50 万坐庄,两年狂赚 150 万,刚刚,史上最小庄家被罚了 307 万。在大家印象里,坐庄的都是资本大鳄,操纵的都是上亿的大资金,没有想到 50 万这样的迷你资金量也能坐庄,并且赚了上百万,这在整个金融圈都算得上奇闻。

奇闻的主人公叫张明,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散户,他通过操作 33 只基金的价格,两年疯狂套利近 150 万。而选中的这 33 只基金呢,有两个共同特点,一个特点是基金成交量低,有的几乎成交量为零,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所有的基金都是 loft 基金。

他为什么这么做呢?我来给你分析一下。选成交量低的基金呢?是因为张明他作为一个小庄,能用的资金并不多,选择没有人关注的基金呢?几万块钱就可以拉一个涨停,容易操作。那选择 loft 基金是因为 loft 它既可以在场外通过基金账户买,比如说天天基金、蚂蚁财富、雪球,也可以在场内通过证券账户买,就是在券商开的股票账户。这两者的区别就是,场外买的是基金的新增份额,比如说小米汽车,它的定价是 21.9 万,短期内就算生产了 1 万辆,这个价格也不会改变。而场内就是存量基金份额的交易,这类份额的买卖可是会造成基金价格的上涨或者是下跌。

这个听起来有一点不好理解,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就能说明白。我们还是以小米汽车为例,比如说小米汽车的经销商,他手里压了很多的小米汽车,为了减少汽车的存货,经销商呢会降价处理,或者是当大家都买不到小米汽车的话,那经销商手里有存货,这个时候小米汽车就会加价销售,所以呢,场内和场外的价格就会出现差价。

张明他是怎么获利的呢?答案就是利用 loft 的价差套利,这个操作简单又粗暴。他先是通过场外路径去低价买入基金,等积累够筹码之后呢,就可以在场内进行操作了。因为基金场内成交量低,通过利用自己控制的多个账户相互交易,十几万块钱就能拉几个涨停,吸引散户去跟。然后趁机在场外卖出获利。

那你肯定会问了,那如果没有散户去跟的话咋办呀?没关系,张明最多就是损失一些基金交易的手续费,这么多的 loft,那再换一只继续同样操作就行了,总会有鱼儿上钩的。

这个手法是不是很熟悉?没错,跟前几天那个跑路的私募基金瑞丰达一样,只不过,瑞丰达它选择的是流动性很差的新三板。

说到这里,真的有一点点感慨,这么小的一个庄家都没定位到,更是被罚 307 多万,那是不是所有的庄家和违法犯罪都在监控之下?所以救市期间疯狂做空套利的机构,经常制造 A 字杀的游资,是不是也应该都抓起来?

应该快了,咱们可以试目以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