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周恩来总理因为小肠疝气复发在医院住院治疗,一日有一报童前来为总理送达最新的报纸,两人在闲聊时,报童无意提起道:“一位看仓库的大爷去世了,好多人都在忙后事呢。”

周恩来总理一听,呆滞了几秒后一下跌坐在地,瞬间泪流满面,不顾周围人的劝阻执意要立即办理出院返回红岩。此时的周总理一反往日的沉稳,慌张的事态令众人都束手无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总理在身边人的搀扶下到达了红岩,看清了那四四方方的黑白相片上的人时,再一次痛哭流涕,悲伤得不能自已。

这位看仓库的大爷是谁,他和周总理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没有人告诉周总理这件事?周总理是如何处理这件事的?

分分合合,终得一相见

这位看仓库的大爷就是周总理的父亲——周贻能,后改为周劭纲。周劭纲老爷子在外奔波多年,经历坎坷。但老爷子很有主见,始终支持着周总理的事业。

周劭纲老爷子出生于江苏淮安,自从父亲云门公去世后,家里的经济情况一年不如一年迫于生计,周劭纲老爷子只好外出谋生计,脚步曾遍布安徽、河北、江苏等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周老爷子外出谋生期间,其妻子万氏不幸离世,但是此时的周劭纲老爷子所赚取的薪酬十分微薄,养家糊口都很困难,自然也无法为妻子安排一个体面的葬礼。

家庭变故,年幼的周总理早早就承担起了照顾家庭的重任。而周劭纲为了生计又不得不多次外出谋生,两人从小见面的次数就屈指可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劭纲在奔波之中也与周总理有过短暂的相遇。周劭纲曾到过上海,也就在这次经历中两人有过短暂的接触。但毕竟老爷子身体状况在那里放着,很快老爷子离开了上海。

这次经历也让老爷子知道了自己孩子所生活的情况,但是他并没有多说什么,他知道自己孩子所做的事情的性质,始终默默支持着周总理的革命事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战战争爆发后,周劭纲独自呆在淮安,生活依旧很紧张。当时战乱纷起,局势动荡,周总理常关心自己父亲的生活状况,希望能够处理好父亲的生活问题。

当时周总理也没有多少空余,虽有想法却无从实现。心心念念必有回响,之后周总理就有了一次机会接回父亲,两人终于可以团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7年,周总理率中共代表团来到武汉与国民党谈判。此时,周恩来总理生活较为平稳,便想着把常年在外劳苦工作的父亲也接到这里,希望能让父亲过一个稳当的晚年,自己也好照应。

周劭纲老爷子到武汉的时候,周总理正在汉口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第二次理事会。即使如此,周总理也不敢耽误为父亲接风,讲完话之后便匆匆忙忙提前离开了会议。

这件事曾被老舍先生记录在《抗战文艺》上,周氏父子的情谊令当时在场人员无不尊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多年分别的两人终于有了见面的机会,那埋藏在心底的激动是不言而知。周总理即使始终把国家大事放在第一位,但那份亲情是无法控制的。

能够和分别多年的孩子再次相会,周劭纲老爷子也是万分激动。当时周老爷子到时已是晚上,但不管多晚老爷子都要到达孩子的身边,让那份牵挂能够稳稳落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因为战事调整,大家要转移位置。为了安全起见,周恩来总理等人也带上周劭纲老爷子一同来到了重庆红岩。

周恩来总理从未利用职位之便利自己之人。

到了红岩后,周恩来总理想着自己的父亲年事已大,还有身体原因,不便于再做一些精细活计,于是给周劭纲老爷子找了一个看管仓库、打扫卫生的简单工作,工作待遇和其他工人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劭纲老爷子也十分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从不摆架子,和其他人相处十分和谐,待其他人也如自己的家人一样。

周劭纲深知自己儿子责任之大,能够自己解决的尽力不给周总理添麻烦。这使得老爷子在群众之间也有着不错的名声。

但是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老爷子在工作之外有一点让周总理时常担心,那就是喝酒。周劭纲老爷子酷爱喝酒,有时周总理也会和他一起小酌几杯,但是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老爷子自己一个人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次老爷子和往常一样独自一人喝酒,喝的有点过量,走起路来仿佛企鹅,摇摇晃晃,需要人搀扶才能走路。

周总理见状委婉地提醒老爷子喝酒要适量,这样只会添麻烦。老爷子也知事理,没有多余话,安静听着。

周氏父子两人之间没有多余的话语,在到红岩之前两人更是常年相隔在外地,但是时间和空间从未打破两人之间的感情,父亲理解并支持儿子,儿子时刻关心父亲。

事情看着渐渐好转,大家都沉浸在安稳的日子里,没有人注意到一股暗流正准备翻腾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