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东是党领导武装斗争时一个重要战略区域的代表,也是具有鲜明特点的一员虎将。在共和国十位大将中,徐海东是出身最苦的一位,也是在战斗中负伤最多、最重的一人,他还有一个响当当的外号——徐老虎。

徐海东和毛主席初次相识是在陕北,毛主席甚至称赞他:“徐海东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与此同时,徐海东也非常崇敬毛主席,他们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海东

毛主席:你们的日子很阔嘛

徐海东1900年出生在湖北黄陂县一个世代陶工之家,从小就在饥寒中生活。1925年徐海东加入共产党,从一个穷窑匠成长为红军的将领。

1935年10月19日,毛主席随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来到陕甘根据地的吴起镇。徐海东得知这一消息后十分激动:“天天盼,夜夜盼,终于将毛主席给盼来了!”

11月初,红15军团的主力部队南下,攻打张村驿。张村驿只是一个小镇,守在此处的敌人并不多,但他们不断骚扰红军,令我军烦不胜烦,于是徐海东决定将其铲除。

战斗刚开始,军团政委程子华就派人来送信:“毛主席下午要到军团司令部视察。”徐海东得知后当即命令停止进攻,随后飞身上马朝着军团部驻地奔去。

从张村驿到军团驻地足足有135里路,中间还要翻越两座山,徐海东一路狂奔,只用了3个小时就赶到了。徐海东刚到司令部的时候,浑身上下都是汗水,刚洗了把脸,毛主席和彭德怀等人就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程子华

程子华向双方介绍完毕后,毛主席紧紧地握着徐海东的手,亲切地说:“徐海东同志,你们辛苦了!”徐海东看着被毛主席紧紧握住的手,有一瞬间的愣神,他激动地不知道该回答些什么。

接下来程子华将彭德怀介绍给徐海东,这两位令国民党闻风丧胆的红军骁将一见如故,十分亲热。毛主席笑着说:“海东同志啊,你带领的部队打仗打得非常不错嘛!刚刚我们在外面看见,战士们的纪律很不错,装备也蛮好的,你这个当军长的带兵有方啊!”

徐海东被毛主席夸得有些不好意思:“主席,我没读过多少书,是一个粗人……”毛主席接过徐海东的话,说:“粗人会打仗嘛!革命又不是绣花!”

随后毛主席问了部队的情况以及第三次反“围剿”的作战计划,他说:“你们认为第三次‘围剿’能够粉碎吗?”徐海东果断回答:“能,完全可以粉碎!”

毛主席看到徐海东信心百倍的样子,满意的笑了笑。紧接着毛主席拿过地图,对徐海东说:“海东同志,先按照你们的部署,将张村驿给拿下,然后再考虑下一步的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谈完正事,几个人就蹲在炕沿上吃饭。因为知道中央的红军同志要来,所以炊事班准备了一些杂面馒头和白菜炖肉。毛主席看着面前的饭菜,幽默地说:“海东同志啊,你们的日子好阔啊!”

吃完饭后,毛主席和彭德怀起身告辞,并对徐海东说:“海东同志,我派人给你安一架电台,可以随时联系。”

徐海东回到前方后,立即将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到来的消息传达下去,并向大家传达毛主席的问候。部队当即沸腾起来,纷纷问道:“毛主席什么时候能来这里?”

徐海东笑着说:“咱们将张村驿给拿下,大家一块去见毛主席!”

徐海东这句话比什么口号都要有鼓动力,部队一鼓作气,成功占领张村驿,还缴获了不少粮食。战斗结束后,徐海东向毛主席汇报了这一情况。当天,毛主席回复了徐海东的电报,并向参战的战士们问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11月,秋风萧瑟,寒气袭人。可此时的中央红军,不管是军委领导还是普通的战士,他们大多数都穿着单衣,用自己无畏的身躯和刺骨的寒风进行抗争。

偏偏那年天公不作美,冬天不仅来得早,还非常猛。时令还不到立冬,一场风雪就笼罩了陕北大地,这对于绝大多数出生在南方的战士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央红军的后勤保障几乎弹尽粮绝,此时要求他们以自身的力量解决几千人御寒的冬装和口粮,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一时间,红军因气候造成的非战斗减员,日渐增多。

中央红军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很快就被反映到军委首长那里。红一方面军供给部的部长杨至成也写了一份报告,整整齐齐地放在毛主席的桌子上。

报告不仅分析了当前部队遇到的困难,还提出解决困难的意见:如果想要渡过这次难关,最少需要2000到3000银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看完这份报告,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身为红军的最高统帅,毛主席何尝不明白当前部队存在的困难呢?他那一身补丁缀补丁的薄棉衣,不就是最好的说明吗?

但毛主席也清楚的知道,想要在短时间内筹集这么大一笔款项,实在是有些困难。陕北地广人稀,土地贫瘠,人民群众连温饱都难以维持,红军怎么能加重他们的负担呢?

但红军战士一直这样下去也是不行的,就在毛主席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他突然想到了徐海东和红25军。

毛主席当即找到杨至成,并说:“至成同志,你的报告我都看过了,你看现在是不是可以向徐海东同志求助一下,解燃眉之急?”

杨至成提出疑惑:“主席,红25军只比我们早来陕北一个多月,他们有这个能力吗?”毛主席吸了一口烟,说:“你先去试一试,红25军在鄂豫陕边经营了几个月,也许还有些家底。我写个借条,你带去给徐海东同志,我相信他会帮这个忙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紧接着毛主席提笔写道:

海东同志,请你部借给中央2500元,以便解决中央红军吃饭和穿衣的问题。

杨至成拿着毛主席写的借条来到了红25军的驻地,并找到徐海东。徐海东看完借条,不禁陷入深深的愧疚当中。

自从和中央红军会师后,他早该想到中央的困难,虽然自己给中央的几位领导送去了几套棉衣,但却没有想到应该拨出一部分钱款,为红军战士解决饥饿和寒冷的问题。如今却让毛主席亲自打条子来借钱,这可真是不应该啊!

杨至成走后,徐海东当即让人叫来供给部的部长查国祯,问他:“咱们现在还剩多少钱?”查国祯想了想,回答道:“还剩7000大洋。”

徐海东手臂一挥,斩钉截铁地说道:“那好,我们留下2000元,剩下的5000元都给中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查国祯

素有“守财奴”之称的查国祯坐在炕上没有说话,他想:军团首长决定了的事情,按理说他是不能反对的,但眼下部队正是花钱的时候,需要一大部分钱支付部队伤病员过冬的费用,如果借出去5000元的话,那部队该怎么办呢?

徐海东明白查国祯心里是怎么想的,他说:

“是啊,这点钱我们自己都不够用,如果拿出5000元的话,那就更不够用了。但你有没有想过,毛主席主动开口向我们借钱,这说明一个问题,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要比咱们还困难。我们就算是不吃、不穿,挨饿受冻,也必须支援党中央,要保证他们度过陕北的第一个冬天!”

查国祯毕竟是一位经历了长征生死考验的老红军,他听了徐海东的一番话,坚定地点了点头,说:

“我们在陕南的时候,天天想着中央能来。你和吴政委当时都说,哪怕我们3000多人都牺牲了,也要迎接中央的到来。如今只是送去几千元,这算得了什么?今天我不当‘守财奴’了,我这就去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至成

第二天,供给部就派人将5000元送到中央红军的后勤部,杨至成知道后十分高兴,说:“这下可救了急了!”毛主席、张闻天、周恩来等领导同志都将这5000元当成雪中送炭。

很多人都不知道毛主席借钱这件事,但主席本人却记了好多年,多年后他还说过:“在陕北最困难的时候,还多亏了徐海东同志借给我的5000元!那几千块钱,可是为革命帮了大忙!”

毛主席:徐海东是半个中国人

1936年1月底,中央军委决定东渡黄河,向山西挺进,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从而打开通往抗日前线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