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的一天,一位陌生的男人正站在中南海西门接待室的门口与一位文静的年轻人争论着什么。

只听那位陌生的男人与那名文静的年轻人说道:“我要去中南海,见毛主席。”

文静年轻人听完,热情的询问着陌生的男人是否提前与中办取得了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名陌生的男人闻言,立刻瞪着眼睛说道:“什么,见毛主席还要提前联系?”

年轻人看陌生男人生气丝毫不惧,坚定的说道:“对,无论是谁,要见毛主席必须事先和中央办公厅联系,这是规定,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陌生男人并没有因为年轻人的话而放弃,反而对着年轻人继续说道:“这规定我怎么不知道?你马上给毛主席打电话,就说土佬来了,问他见不见。”

陌生男人口中的“土佬”指的就是他自己,他与毛主席有何交情,能够如此肯定,只要毛主席听到是“土佬”,就一定会见他呢?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土佬”李德才。

杨得志汇报大渡河情况,刘伯承点名要见李德才,“土佬”打得好

1904年5月,李德才出生于江西萍乡宣风镇源村,他的家里在深山之中,从小李德才跟着父母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家生活,鲜少与外界接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0年6月,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来到了李德才的家乡。那天一早,李德才刚刚起床就看到山下田垄的小道上,有支部队在红旗的指引下开了过来。

李德才看着这支部队来到当地之后,同当地的百姓打成一片,深受人民群众的爱戴,对这支部队十分好奇,随后,李德才听到当地的群众说这就是红军。

从小没见过外面世界的李德才对外面充满了好奇,他被这支部队所吸引,坚持要同他们一起也加入红军,在李德才的坚持之下,他完成了自己的心愿,如愿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0年7月,李德才所在的部队趁虚而入成功攻占了长沙,从小在山里长大的李德才第一次看见省城的样子。

从未见过省城的李德才看着眼前的一切感到十分好奇,看到喧闹的人群,和矗立着的商店,李德才的心里十分高兴。

不久之后,李德才的连长找到了李德才将刚刚缴获的战利品一条军裤发给了李德才。看着面前开着衩的裤子,李德才想:这个可能是为了拉屎方便,于是,他想着把它穿成反的。

当李德才穿着反裤子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在场的战士们全部笑得前仰后合,纷纷称李德才为“土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这件事情被一传十,十传百,渐渐的李德才“土佬”的名号就在红军队伍之中传开了。

1935年5月,那个时候李德才已经由原先的红三军团来到了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之后,李德才所在的部队作为长征先遣队顺利通过彝人区后快到大渡河边。

5月22日,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和一军团政委聂荣臻向李德才所在的部队下达命令,要他们在数十万国民党军到达之前强渡大渡河。

李德才和一营的战友们接到命令之后,在红一团团长杨得志的带领下,经过一天一夜的冒雨行军,很快就赶到离安顺场渡口十几里的一个小村子。

聂荣臻和刘伯承在得知他们已经到达安顺渡口之后,立刻命令红一团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取渡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天晚上,红军战士们根据两人的命令分为3组,顺利攻占了安顺场,这次交锋,红一团不仅抓获了一名敌营长,还缴获了敌人藏在河湾里的一条木船。

次日清晨,刘伯承和聂荣臻便带领红一团主力赶来与战士们会合,两人正站在一边听着杨得志汇报渡河的准备情况。

聂荣臻看到河边正在抢修工事的红军战士,突然问向身边的杨得志:“哎,土佬来了吗?”

杨得志看着聂荣臻笑着对他说道:“来了,还专门为他配了两挺机关枪。”

聂荣臻听到杨得志的话点了点头,刘伯承看着两人在那打哑谜,奇怪地问道:“土佬是谁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聂荣臻笑着将土佬的来历讲给了刘伯承,随后,他又向刘伯承补充道:“他可是我们一军团最优秀的机枪射手,每次重要战斗都少不了他。”

刘伯承听着李德才的光辉事迹,兴致勃勃的对两人说道:“走,咱们一起去看看,我想知道他究竟是啥子个土样?”

三人来到机枪阵地的时候,李德才正在专心致志的在阵地上擦拭着他那心爱的机枪,因此,并没有注意到三人的到来。

聂荣臻看着满头大汗的李德才专心的样子,大声的说道:“土佬,总参谋长来看你了。”

李德才听到聂荣臻的喊话,抬头才发现三位首长正在自己的身边站着,随后,李德才不好意思的抬头,向着三人恭恭敬敬的行了一个礼。

刘伯承站在一旁上下打量着面前的人,好半天才说道:“好一个土佬”。

杨得志看李德才十分紧张,于是,趴下身子,顺着机枪向对岸瞄了瞄,问道:“老李,压制敌人火力有把握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德才斩钉截铁地回道“没问题!”刘伯承听到李德才语言中的笃定,笑着拍了拍李德才的肩膀,大声的朝着面向周围的红军战士们喊道:“同志们!一定要好好打,这可是关系咱们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一仗。”

天色大亮之后,渡河战斗正式开始,按照计划,先是由17名勇士组成一小队负责乘船划向对岸,李德才带领一部分人带着几十挺轻重机枪负责掩护渡船前进。

敌人防守十分严密,就在小船刚刚划向对岸之后不久,就遭到了敌人的火力阻击,李德才看着对方来势汹汹,自己也不甘示弱,带领部下不停的向敌人扫射,密集的子弹瞬间就将敌人的火力压制了下去。

很快,小船就在李德才等人的掩护之下靠近了对岸,当小船靠岸,17人全部跳入水中准备冲上岸的时候,却没有想到狡猾的敌人在这个时候从对岸的山坡小路上冲了下来,由于事情发生的突然,大家都没来的及做好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一行人认识到这一危机的时候,敌人已经快要冲到近前,一直在机枪阵地指挥作战的刘伯承和聂荣臻最先反应过来,立即指挥战士们向对岸开火。

随后,李德才拿起手中的机枪,对着敌人开火,一连串的点射,对岸的敌人,一个个应声倒下。

在岸边的红军战士们看到这一场面,纷纷拍手叫好,刘伯承看着李德才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他高心的喊着“土佬,打得好,打得好啊!”

随后,红一团看到此情景,士气大振,一鼓作气将对岸的敌人们全部消灭,很快,在战友们的掩护之下,17名勇士就占领了对岸渡口。

战斗结束的第二天,毛主席、朱总司令等首长来到了大渡河边,听刘伯承讲述了拿下渡河的战斗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讲到李德才的光辉事迹以及土佬的来历时,毛主席听完哈哈大笑了起来。之后,由于李德才在战斗中表现突出,一军团领导授予他和17勇士“大渡河英雄”的光荣称号。

李德才向杨成武发脾气“要官”

此后的日子里李德才一直在战场上拼杀,抗日战争时期,李德才担任晋察冀军区冀中十分区七十五团团长等职,参加过平型关大战,黄土岭大战和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时期,又参加过张家口战役和太原战役。

新中国成立之后,1951年5月,李德才被任命为志愿军六十八军二O三师副师长,率部参加了金城反击战等。

1952年,李德才从战火纷飞的朝鲜回到了北京,住在了北京军区招待所。招待所按照上级指示,对刚从朝鲜回来的李德才给予了特殊照顾。

可李德才对于这份照顾感到十分不安心,当他得知同自己一起出生入死过的战友们先后被分到部队的时候,想到自己一直这样在北京招待所里无所事事的住着,心里感到十分烦躁。

不久之后,李德才得知自己的老首长杨成武也从朝鲜回来了,便立刻托人捎话,表示自己想要与他谈谈工作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成武在收到李德才的话后,表示自己会如期赴约,很快,杨成武便按照约定来到了北京军区的招待所看望李德才。

李德才的夫人张素珍十分了解自己的丈夫,知道他的脾气,于是,在杨成武来之前,张素珍特意与李德才商量要特意他控制自己的脾气,对首长尊重一些,不要没大没小。

李德才并不将妻子的话放在心上,认为大家都是一起从战场上拼杀出来的战友,没有必要在这些事情上纠结。

在张素珍的再三劝说之下,李德才才勉强同意控制自己的脾气,张素珍对李德才实在是不太放心,于是,两人定下约定,要是李德才控制不住脾气发火,张素珍就在一旁扯他的衣角。

杨成武来到招待所之后,先是询问了一下李德才的身体状况,得知他还好的时候,杨成武便放下心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杨成武对张素珍说道:

“老李早前打仗的时候吃了不少苦,身上一共有14处伤,战争年代条件不好,没有好好医治,如今解放了你一定要好好照顾他的身体。”

张素珍听到杨成武的关心,赶忙开口说道:

“杨司令,老李在陆军总医院检查过,除了身体有些弱和那些老伤,其他倒是没有什么大问题。”

杨成武还没来得及说话,李德才便开口接着说道:

“身体再好有啥用,咱是没文化的大老粗,打仗时有用,和平时期就成了废物了。”

李德才刚愤愤不平的说完,张素珍就连忙用手拉了拉李德才的衣角,气上心头的李德才早已将刚才与妻子的约定全部忘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一把甩开张素珍的手,气哼哼地站起来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