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华文社会责任
邮箱|huawen122@163.com

作为现代金融业的主体和国民经济运转的枢纽,银行内控合规管理不仅影响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对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又称为ESG理念已成为各行业共识的当下,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变得尤为重要,尤其是系统重要性银行。不过,从监管部门频频开出的罚单以及一系列风险事件来看,我国不少不少商业银行内控合规已依然存在短板。

以南京银行为例,该行近年来发展迅猛,截至2023年末,该行资产总额为2.28万亿元,站上2万亿元台阶,较上年末增长11%,存贷款规模均实现了10%的增长。

鉴于其庞大的体量以及对区域经济影响力,2023年9月南京银行首次被纳入了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

所谓系统重要性银行指的是因规模较大、结构和业务复杂度较高、与其他金融机构关联性较强,在金融体系中提供难以替代的关键服务,一旦发生重大风险事件而无法持续经营,可能对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产生不利影响的银行。

也正因为如此,银行业向来是严监管的行业。但在监管部门严防死守之下,依然有不少银行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甚至出现风险事件,对国家经济金融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南京银行近年来在规模持续扩张的同时风波不断。从2019年的债市反腐风波中“银行资管金花”戴娟被查,到2022年行业林静然的辞任、更换印章引发的一系列舆情危机,再到2023年培训课件PPT“如何说服计划提前还贷客户把钱用于投资理财”事件等等,每一件事都让南京银行站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而这些事情之所以能够引发轩然大波,和南京银行曾多次“踩雷”事件不无关系。据相关媒体报道,南京银行曾相继“踩雷”雨润集团、三胞集团、恒大集团等深陷债务危机的企业,这也暴露出公司风控上的短板。

至于监管处罚,南京银行也是“常客”,该行曾在2020年创下过2天收到21张罚单的记录。此后,南京银行依旧罚单不断,2021年12月,因反洗钱违规等行为被罚757万元;2023年8月,因未按规定报送财务会计报告、统计报表等资料被外汇局罚款60万元;2024年1月,因未严格审查票据业务贸易背景真实性 南京银行连云港分行被罚40万元。

据潮汐榜统计,近5年时间,南京银行共收41张罚单,事由包括员工伪造假存单、违规放贷、私售理财、勾结外部人员骗贷等,凸显出该行在内控合规方面的不足。

对于银行而言,内控合规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而公司治理则是ESG的重要章节。南京银行在2023年环境、社会及治理报告中对于内控合规方面,提出完善合规体系、提升检查质效、遵守商业道德、反洗钱、 反诈骗等系列举措,是否能够有效提升公司内控合规,有待观察。

华文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中心提供学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