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事情到了36岁之后就没有了......”年过古稀的张学良对自己的一生这样评价道。

张学良作为“东北王”张作霖的儿子,在张作霖遇难后,便子承父业,主政东北。

但他一上任,就捐出了其父留下的大部分遗产,用于修建东北大学以及中小学。

后来因西安事变被蒋介石囚禁了50多年,直到蒋介石与儿子蒋经国纷纷去世之后,才重获自由并前往美国夏威夷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囚禁期间的张学良每日除了种菜浇花,做得最多的事情也就是读书看报,并无任何收入来源,但他在逝世之前却向美国捐赠了亿万家财,这让人大为震撼。

那么张学良的亿万家财是来自于哪里呢?他又为什么将如此丰厚的钱财捐给了美国呢?

世人都知道张学良风流倜傥,独具魅力,他的一生可以用叱咤风云而又饱经风霜来形容。在他的一生当中,最著名的事情除了东北易帜、不抵抗政策和西安事变之外,后人谈论最多的便是他此生爱一人而又负一人的故事。

而张学良的亿万家财就来自于这个故事。

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在坐拥整个东北前,起身于草莽,卖过烧饼,还做过兽医,想要从军创业却因囊中羞涩一度情绪低迷,郁郁寡欢。

在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了当地商会会长于文斗,也是在于文斗的帮助下,成为了东北豪强,在张作霖这里,于文斗是雪中送炭的患难之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知恩图报的张作霖在手握重权下,也为于文斗提供了庇佑,二人交情因此更加深厚了。

有一天,张作霖来于家做客,正好遇到算命先生为于文斗的女儿于凤至算命,说于凤至有凤凰命。于文斗对此一笑置之,并无放在心上,可一旁的张作霖却当了真。

张作霖认为,自己的儿子张学良是将门虎子,而将门虎子则一定要凤命才可以与之相配,因此立即向于文斗为自己的儿子张学良提亲,让他们两家的交情亲上加亲,可传为一段佳话,于文斗也十分开心的表示赞同。

父母之命的婚姻让年轻气盛的张学良反感至极,觉得父亲张作霖为何要如此限制自己的自由,连婚姻都不能自己做主,但是在父亲的强烈命令下,15岁的张学良还是迎娶了18岁的于凤至。

其实18岁的于凤至亭亭玉立,也许二人自由结识的话,张学良可能真的就爱上了她。但那时的张学良玩性未收,再加上张作霖只是让他娶了于凤至,其他一概不究,那就默认张学良在外花天酒地,拈花惹草都可以睁只眼闭只眼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张学良并不喜欢于凤至,但于凤至的温柔体贴,知书达理还是让他刮目相看,即使不能惺惺相惜,也可做到相敬如宾。

后来赵四小姐的出现,让夫妻二人更是聚少离多,感情寡淡,于凤至都选择隐忍不发,只愿将张家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条,这些除了源于于凤至从小接受的礼教外,更多的是她对张学良的感情至深。

虽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但如果一生平淡安稳的度过,对于凤至来说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可没有想到到了1928年,日子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年张作霖遇难,张学良上台主政东北,作为东北王,张家在东北坐拥十万精兵,积攒的财富自然也是不可小觑,曾经的成都日报发布过张作霖以五千万的财富高居大中华区富豪榜的榜首,这还只是公开示人的。

张学良一登台,便大兴教育工程,更是捐出其父留下的大部分遗产作为建设基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接手庞大事业的张学良,没过多久就遇到了日本人对东北的疯狂残杀,但由于经验不足,这个时候的张学良手忙脚乱,迫切的想找到一个同盟做支撑。

而当时的张学良只知道蒋介石,所以他亲自电联了蒋介石,在多次谈判后,二人达成一致,张学良从此为国民党效力。

以为可以保家卫国,放手大干一场的张学良在日本军队践踏东北三省的土地时,却收到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撤出东北,那时的张学良虽心中质疑,可还是服从了命令。

此后,张学良剩下的财产被日军纳入麾下,还残忍地杀害东北众多百姓,在张学良反应过来时,局面早已不可控制,无法挽回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此他也被百姓痛恨,彻底失去了民心,也让后人对他的评价充满了争议。

九一八事变的不抵抗政策,让张学良这个将门虎子饱受舆论压力,此时的他除了在面对于凤至时诉说心中苦闷外,并无其他可以倾诉的对象,于凤至对他悉心照顾,任劳任怨,疏解他的心中愤懑,此时的张学良也终于感受到了于凤至的好,渐渐视于凤至为自己的心腹。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变本加厉,在中华大地上的肆意践踏,蒋介石依旧维持他那“囊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还命令张学良继续剿共。

张学良实在难以接受,不明白为什么大敌当前,还要互相残杀,他逐渐意识到自己当初选择跟随蒋介石一起拯救国家的决定是不是做错了。

后来就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这次政变的发动是胜利的,顺利地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与共产党联手共同抗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张学良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因为这次事件,蒋介石对他恨之入骨,在他陪同蒋介石回到南京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他将遭遇非人的待遇。

此后的五十年幽禁里,张学良身边一直都有两个女人相伴,一个是原配于凤至,另一位就是之前提到的赵四小姐

张学良与赵四相遇在一场舞会中,两人一见钟情。后来赵四瞒着家里人到奉天看望张学良,其父赵庆华认为自己的女儿是要与人私奔,一怒之下与赵四小姐脱离了父女关系,并在报纸上宣告此事,人们为此议论纷纷。

张学良没想到赵四因为他搞得无家可归,甚至败坏了名声,本就对赵四很有情义的张学良,此时对她心疼不已,便不能置之不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当时碍于于凤至的情面,张学良并没有迎娶赵四,只是让她以私人秘书的身份待在身边,处理一些外交事务。

于凤至对于赵四小姐的存在,刚开始总是会觉得十分难过,但也正是因为自己喜欢张学良,便想要成全他,她也不忍赵四无依无靠,最终接受了这样的安排。

在外人看来,于凤至是识大体,可心中的苦楚只有自己知道。

还好的是,赵四小姐对于凤至也是一直尊敬有加,她称于凤至为大姐,于凤至也默认她的存在叫她小妹,就这样三人一直和睦的相处,直到蒋介石将张学良囚禁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囚禁期间,赵四和于凤至二人还互相商量由谁来照顾彼此心爱之人,但考虑到赵四小姐与张学良的孩子还很年幼,于凤至就先陪伴张学良在深山老林里过坐牢般的生活。

但好景不长,三年后于凤至因乳腺癌不得不离开张学良,前往美国治病,得知消息的赵四小姐立刻从香港飞了过来陪伴张学良。

于凤至去了美国之后,经历了十分痛苦的化疗,最后幸运地战胜了病魔,在病愈之后的于凤至开始为生活发愁,女儿还要读书,生活也还要继续。她明白如果不赚钱的话,以她现有的积蓄是撑不了几时的。

当时在美国结交的好朋友告诉于凤至,可以前往美国华尔街的证券交易所,虽然买股票和证券有风险,但在于凤至因语言不通劳动不便的情况下,这不失为一个赚钱养家的好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凤至从来没有接触过股票,她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买了一个比较冷门而且正处于低价的股票,但没想到的是,这只股票竟然大涨,让于凤至一下对此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久而久之,于凤至在华尔街名声大噪,成为了当时有名的神买手。不仅让自己和孩子们衣食无忧,还慢慢积攒了不少的财富。

但于凤至并不打算就此收手,因为她心中一直舍不下张学良,打算赚取更多钱财只为赎回张学良的自由,从此一家人就远走高飞了。

由于于凤至在美国的财力与地位越来越强,便组织美国的势力对蒋介石进行强烈施压,在美国的纽约时报上以当事人的身份炮轰蒋家父子,蒋介石为此恼羞成怒,甚至一度对张学良起了杀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保全张学良的性命,宋美龄提出让张学良以基督教徒不能有两个女人的理由与于凤至解除婚姻关系,于凤至也知道,自己如果不签字,张学良很可能面临生命危险,就这样于凤至签下了离婚协议书。

但一直到离世,于凤至都是以张夫人自居,更是将自己的毕生积累,全部留给了张学良。

五十多年过去了,蒋氏父子均已离世,张学良重获自由并前往美国夏威夷定居。

在他得知于凤至临死前把所有的遗产都留给了他时,一时间百感交集,在来到于凤至的墓前扫墓时,看到墓碑上写的竟是“张于凤至”,不禁泪流满面,还说道此生唯负于凤至。

在得到于凤至留下的钱财后,张学良并没有拿来享受,也不想儿女们因为这些钱财而卷入政治斗争,最终他选择捐赠给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

那么张学良为什么不将财富留给台湾、大陆呢?

当年张学良离开时,台湾还是蒋家当政,他对囚禁了自己五十多年地方的厌恶早就深入骨髓,自然不会将名下财产留给那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大陆方面,张学良在晚年时期其实一直想回去看看,看看东北老家,看看故乡的人和事,落叶归根可谓是他最大的心愿。

但为何一直没有回去,根据张学良的回忆录,无非是以下几点原因:

在被释放时,台湾当局表示张学良可以返回大陆,可是私下肯定有许多协议,如果贸然返回大陆并将财产捐献,对时局的影响肯定很大,不知会不会再次发生什么不可控制的局面。

当时赵四小姐身患重病,一直未愈,再加上自己的友人也基本上都在美国等等,便一直未回大陆,这也成了张学良最大的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他弥留之际,还说出了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初因为他听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害得百姓流离失所,被日军残忍杀害,自己不是不愿意回国,他是无颜面对东北的父老乡亲,觉得自己害了他们。

张学良最终将自己的财产选择捐给美国顶级学府之一的哥伦比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是当时美国唯一一所开设了汉学系的高校,而且我们耳熟能详的胡适、陶行知、徐志摩、闻一多等一大批中国近代史上的科学家、文化先驱都是哥大的校友。

他将财产捐赠到这里,也算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自我补偿吧。

张学良的一生在他36岁之后就没有了,但他依旧成了一个传奇,无论他做过什么,都已成往事,往事自有后人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