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得心潮澎湃”

“赞我中华文明”

“这个系列的直播太好看了,

非常具有普及价值,值得在全国推广”

“国家文物局太棒了,这个节目不要停”

“场场精彩,尽览山西悠久历史,

已迫不及待想要去山西了”……

5月18日11时许,

由国家文物局新闻中心指导,

山西省文物局主办,

抖in博物馆特别支持,

山西晚报、山西省博物馆协会承办的活动

“十大博物馆抖音大联播·让‘国宝’实证文明”

圆满落幕。

在联播活动中,

网友们齐齐刷屏,

表达着对本次活动的赞扬和不舍。

本次联播活动从5月9日启动,

持续到5月18日结束,

每天一场直播,

每天一个主题,

带领观众走进山西的博物馆,

彰显“文化有根、文明有源”的宗旨,

寻访植根在山西的璀璨历史和悠久文明。

截至发稿,

全网累计观看量达1010万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大联播主题海报

探索中华文明发展史中的山西贡献

2023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运城博物馆考察时强调,博物馆有很多宝贵文物甚至“国宝”,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要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本次联播活动,就是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运城博物馆考察及历次在山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寻找山西这片土地上的文明之根和文明之源,通过文物藏品背后的文明密码,讲述中华文明演进过程中的山西贡献,助力公众加深对博物馆的了解与认同,建立公众与博物馆良好互动的桥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西博物院副院长赵志明(右)

和讲解员刘琳变身“主播”,带网友“云游”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运城博物馆馆长王大奇和讲解员赵芙蓉讲述河东文明

“都说山西是文化大省、文物大省,但究竟好在哪里?我们就想通过网络联播的方式,呈现给全国的观众,让大家认知山西、了解山西!”山西省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处长张晓强感慨,这份来自博物馆人的邀约,不仅仅饱含对山西历史的热爱,也秉持着让“文物活起来”的初心,“这次活动,国家文物局非常重视,尤其是通过国家文物局的官方平台进行传播,规格很高,推广力度也更广。这波属于山西的流量,有效加深了公众对我省博物馆的了解和认同,提升了山西博物馆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百万年前先民们留下的生活印记,一万年前文化孕育之下的珍贵遗存,以及五千多年文明演进中的中华智慧,都通过一场场网络联播串联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西考古博物馆副馆长郑媛为观众讲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汾市博物馆馆长狄跟飞(右一)与讲解员张晓征

讲述“文明支点”尧都。

本次联播活动中,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团奔赴我省的10家博物场馆,被馆藏文物所震撼,也被文物背后的历史所吸引:山西博物院藏的西侯度遗址出土的旧石器时代三棱大尖状器,体现了中国早期人类在山西的足迹;运城博物馆藏芮城东庄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彩陶盆,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孕育与发展;山西考古博物馆藏的闻喜上郭古城遗址出土的石雕蚕蛹,为“嫘祖养蚕”的传说提供了考古学上的支撑,也为“一万年文化史”提供了实物注脚;陶寺是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上重要的“文明支点”,临汾博物馆藏的陶寺遗址出土的彩绘蟠龙盘,是这一文明“支点”的见证;在晋国博物馆看到的西周叔虞方鼎,是目前所知唯一一件晋国始祖叔虞自作铜器,似乎带人梦回“晋国”;太原市博物馆藏文物车马坑,出土自赵卿墓,墓主人可能就是古时太原城的建造者赵简子,再现战国时代的雄风浩荡;云冈石窟景区就是一个巨大的博物馆,第十二窟“音乐窟”,奏响了中西文明交流的音律;大同古称“平城”,大同市博物馆藏的北魏司马金龙墓墓铭,讲述了墓主人司马金龙丰富多元的一生,也展现出北魏时期首都平城的融合盛况;山西古建筑博物馆依托太原纯阳宫,精美的古建筑布局尤其是九宫八卦院,是中国古建精品,散发出独特的“营造之光”;红色革命纪念馆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馆藏的《新华日报》印刷厂使用过的铸字机,讲述了党的新闻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更呈现了八路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书写的中华民族独立与解放的不朽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拍摄团队与馆长史永平(右一)、讲解员魏巍沟通细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山西古建博物馆联播现场,

馆长路易和讲解员李莉(左)介绍山西古建魅力。

除此之外,在5月16日当天,本次活动还增设了“走进运城博物馆·寻根文明”特别联播专场,以习近平总书记在运城博物馆和运城盐湖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主线,揭示中华文明在山西河东地区的传承赓续。

十大博物馆,各有千秋,各有不同,将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节点一一展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山西都能找到实证。“这是山西人的文化自信,也是山西在文明发展史中作出的独特贡献,借此5·18国际博物馆日的契机,我们紧扣‘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的主题,让文物活起来,响亮地发出了山西声音!”张晓强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原市博物馆馆长徐宝军(右二)、

讲解员甘露(左二)与记者研究直播方案

十大博物馆联播,快乐的“硬仗”

本次活动,是山西晚报融媒体传播的一次创新和突破,彰显了新闻人对中华文明的热爱和弘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云冈石窟博物馆馆长赵昆雨全场为观众讲解音乐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同市博物馆外,

馆长段晓莉和讲解员文慧(右)诚邀网友来打卡。

10天不停歇,走访山西各地的博物馆,从山西最南的运城博物馆到最北边的大同市博物馆,直播团队兵分两路“交错”行动,无缝衔接,促成了这一次大规模的创新性推广。

其实,从策划之初到执行,主创团队已挑灯奋战了两个月之久。作为策划和领队,山西晚报社副总编辑吕国俊多次到各大博物馆对接,从方案的构架、文物的选取、主题的定夺、路线的拟定、海报的设计,带领整个团队倾注了太多的心血,“这不仅仅是工作,更是洗礼,在忙碌中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魅力。我们有责任通过我们的方式把山西对中华文明的贡献传播推广出去,虽然一天一场直播,5月16日甚至接连有两场,但我们从中体会到了传播中华文化、宣传山西的巨大快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联播间隙,

山西晚报社副总编辑吕国俊(右)与记者一起修改稿件。

山西博物院副院长赵志明在参与联播活动后表示:“在国际博物馆日期间,举办这样的活动,创意好,主题好,立意好,通过网络联播,使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达到了广域的、深度的传播。感谢主创团队的付出,弘扬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太原市博物馆,联播活动也饱受好评,馆长徐宝军说,“此次大联播活动将博物馆文化与现代社交媒体平台结合,是一种创新的文化传播方式,也是文物活化利用的新尝试。与其他博物馆联合直播,还可以促进馆际之间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

在晋国博物馆的联播活动中,讲解员冯倩以优秀的讲解能力征服了线上公众,她告诉山西晚报记者,“虽然很紧张,但是在播出前期和主创团队的老师们进行了多次沟通,准备得很充分。我们也通过这样的联播方式,明白了怎样能更好地跟公众、跟网友沟通,今后也会在讲解上创新,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线上公众和线下文物紧密联系起来,为公众更好地服务,讲好中华文明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晋国博物馆馆长董朝晖(右)与讲解员冯倩

不一样的山西,值得被更多人看见

本次联播活动,通过国家文物局、山西省文物局、山河视频及各相关博物馆抖音账号,以及山西晚报客户端“共创”直播。过程中,又有新华社、央视网、中国新闻网、南方网、粤学习客户端等平台纷纷加入,传播的声浪更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随后的报道中,山西晚报以全媒体阵容发布,融媒体记者将现场采写的各大博物馆亮点在报端呈现,通过山西晚报“两微”、文博山西等微信公众账号发布,联播过程中的精彩画面也被“拆条”制作成了小视频线上同步发布,观看量屡创新高,云冈石窟“音乐窟”和大同市博物馆“北魏蓝”的“拆条”短视频甚至成了小爆款。这次联播,全网累计观看量超千万,仅在抖音平台,直播量就达到800余万,展现次数达到5240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抖in博物馆负责人赵天宇非常惊喜,“这次活动,是一次成功的强强联合:国家文物局新闻中心指导,山西省文物局大力支持,山西晚报和山西省博物馆协会积极实施,抖音也倾注了全力,传播效果非常好。我们希望下一步有更多的机会继续合作,为传播中华文明、宣传推介山西做出更多的努力和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下,打造文旅“爆款”,成为很多城市乃至省份追求的目标,我们也不禁思索,山西的“爆款”是什么呢?直到看到联播进程中,公众们一次次地在屏幕上发出的“心声”,才明白,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就是山西的“底气”,文化IP的创新性打造和发掘,是独一无二的“爆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些直播中,很多网友的留言都深入人心,“山西有这么高级别的文物,早几年就应该直播了,绝对火!”“山西的历史文化,真应该好好挖掘,是个宝藏”“希望今后山西的博物馆能经常直播,让我们一起感知历史”……诚然,山西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对于公众来说,“好东西”太多了,但如何挖掘,如何呈现,真的是摆在很多人面前最为紧迫的事情,也或者说是给更多从业者提出的命题,需要每一个人去破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文化的力量,看见不一样的山西!”,在第五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云上文博会)中,山西晚报曾举办了“文化名家会客厅”活动,这是当时的主题。此时突然回望,这样的主题依然恰当——当我们竭尽全力呈现“十大博物馆大联播”中的每一场时,当一件件“国宝”出现在网友面前述说中华文明的璀璨时,我们内心最坚定的信念化作一个声音:要让更多人看见山西,看见不一样的山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轶琼

现场图|山西晚报

海报制作|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傅宇珺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南丽江

审核|方天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