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发病率逐渐升高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冠心病的治疗被患者广泛关注。心脏支架作为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各大医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虽然心脏支架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但是人们对它也存有诸多质疑。

前几日,一位粉丝朋友给王药师分享了一篇文章,名为《可怕的心脏支架》。文章是这样描述的:“心脏支架手术在国外七八十年代就被淘汰了,中国还叫高科技。”“做完这个手术,就意味着在体内埋了一颗定时炸弹,发作起来三分钟就会死亡。”“做了这个手术需要终身服用阿司匹林,你不死在心脏病上就得死在吃这个药上”……心脏支架真的如此可怕吗?且听王药师细细道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脏支架已经被美国等发达国家淘汰了?

非也!介入治疗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心脏支架,它的出现始于20世纪八十年代初,方法就是在冠脉狭窄的地方放入支架,把狭窄的血管通开,达到改善心肌供血的目的。

在冠心病的治疗方面,心脏支架手术一直是最为主流的医学技术,“美国已经淘汰这项技术“的说法简直是无稽之谈。尤其是对急性心梗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越早的放入支架,就能让血管越早的通开,使病人尽快的脱离生命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脏支架就是在体内埋入一颗定时炸弹?

非也!之所以有人把心脏支架比做成定时炸弹,是因为术后血管可能再次堵塞。但是,随着科学的进步,这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手术部位发生再次堵塞的几率较小。

早期,第一代心脏支架是球囊型,大约有一半的患者在术后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里,手术部位会再次发生堵塞。上世纪90年代,第二代支架问世,术后血管再次堵塞的比例下降了15%-30%。目前,国内临床上最常使用的是第三代支架,即药物支架,就是在支架表面涂抹一层药物,可以防止手术部位内皮过度增生、钙化。今年的2月份,一款洗脱支架在我国批准上市,意味着我国的可降解支架时代正式开启。

总而言之,心脏支架技术在不断进步,术后效果越来越好,是一项值得肯定的成熟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支架手术后需要终身服用阿司匹林?

这是肯定的!根据指南的要求,在心脏支架手术后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里,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这么做是为了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而堵塞血管。

支架手术一年后,血管内皮和支架基本上已经完全长到了一起,发生血栓及血管狭窄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所以便不需要再继续服用氯吡格雷,只需服用阿司匹林进行单抗血小板治疗来预防支架内再狭窄即可。一般来说,阿司匹林是需要终身服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必须了解一个问题,那就是即使不做心脏支架手术,冠心病患者也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来进行抗血小板治疗,预防血栓的形成。除了阿司匹林外,冠心病患者还需要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达到稳定动脉斑块、防止斑块破裂的目的。有些患者还需要服用扩张冠状动脉的药物,常用的就是欣康单硝酸异山梨酯。如果患者同时伴有高血压、心律失常等疾病,还需服用相关药物。

可见,心脏支架依然是治疗冠心病的主流技术,对于具有适应症的患者不应存在排斥的心理。当然,心脏支架并非一劳永逸,患者需要重视术后管理,遵医嘱服用药物,积极改善生活方式,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