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纠纷调解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矛盾纠纷调解现场。

近年来,乐至县高寺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聚合功能、融合工作、服务群众”为目标,始终把“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立足人流车流大、项目建设多、产业发展快等客观实际,依托镇综治中心建设“一站式”解纷平台,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有效破解主动发现不力、解纷资源分散、信息渠道单一等难点堵点问题。

强化资源整合

凝聚多元化解合力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高寺镇综治中心外,远远就被8个统一规范建设的临街门市所吸引,只见禁毒工作站、法律服务工作站、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群众接待中心等依次排列。

“我们采取腾挪、置换、租赁等方式,将面积300余平方米的8个临街门市进行了一体化规范建设。”高寺镇党委书记赵昆明介绍,为建成“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实现“多中心合一、一体化运行”,最大限度把各类矛盾问题解决在镇内,该镇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资源,着力规范阵地、壮大队伍、用好设备,全面实现矛盾纠纷化解“有平台、平台优,加力量、力量佳”的效果。

同时,高寺镇还统筹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大资源,形成大调解工作平台。整合司法、公安、小镇法官、法律顾问等各方力量,凝聚工作合力,专业性化解基层疑难复杂的矛盾纠纷。组建了一支由综合执法、民政、妇联、住建等职能部门参与的行政调解队伍,为群众提供信访接待、矛盾调解、法律援助等“一站式”服务。成立镇、村人民调解委员会,组建人民调解队伍21支126人,培养法律明白人100名,引导党员干部、乡贤等400余人参与人民调解工作,持续壮大全镇多元调解队伍。

此外,全镇建成雪亮工程226个、慧眼工程201个(升级35个),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将“人、事、物”等多项基础要素、特殊人群纳入动态管理,基本实现镇域内主要交通干道和重点场所的全覆盖。若出现异常,系统会自动预警、适时更新轨迹,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提供技术支持,实现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处置。

坚持化解优先

推动多元化解取得实效

近日,在高寺镇综治中心的矛盾纠纷调解室内,镇司法所工作人员正就一起工伤纠纷进行调解。经过一番调解协商后,双方最终达成共识,并签订了调解协议,双方的权益都得到了有效保障。

“我们坚持预防在前、化解优先,针对各类矛盾纠纷,精准发现、仔细研判、认真化解,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据赵昆明介绍,全镇划分为25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专兼职网格员、5名信息收集员,通过走访摸排、院坝会等方式,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大起底、大排查、大化解”,落实“排调结合”,做到矛盾纠纷应调尽调和就地化解。

数据显示,自2023年以来,高寺镇“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共收集到矛盾纠纷信息1132条,并将其纳入邻里纠纷、家庭关系、土地流转等12类矛盾纠纷数据库,划分为“小微、一般、复杂、重大”4个层次。其中小微矛盾872条、一般矛盾183条,复杂矛盾65条、重大矛盾12条。

“对小微、一般性矛盾做到快调、快处,对复杂、重大矛盾纠纷进行分析研判,深挖问题根源,制定针对性化解措施。”赵昆明告诉记者,高寺镇聚合多方力量,形成化解合力,因案施策、逐级化解,坚持建章立制,严格落实“属地、属事、属人”三大责任,建立闭环流程机制、平战转换机制、配套工作制度,确保了矛盾纠纷有人解、群众需求有人办。


全媒体记者 朱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