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共诞生了494位皇帝。这其中虽然有不少庸碌之辈,但是也不乏英明神武、能力出众之人。但是,在一众皇帝中,真正有资格称作“千古一帝”的,只有4人。

能被称作“千古一帝”的人,要么做了开创性的举措,要么做了什么后世无法企及的事情。

他们都是谁?对历史有何贡献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始皇嬴政

提起“千古一帝”,人们第一个想到的自然是秦始皇了。因为他做出的开创性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横扫六合,天下归一。

秦朝之前,虽然也有夏商周朝,但是这些所谓的朝代,天下是分散的。天子只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下面几百上千个诸侯。所谓的天子,只是实力最强的那个诸侯罢了。

一旦天子衰弱了,下面那些诸侯就会蠢蠢欲动。周天子的下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但是从秦朝开始,再也没有诸侯了,这天下都姓秦。这样纷争少了,百姓才能安居乐业。而不是像春秋战国时期,三天一小仗,五天一大仗,战乱不断,生灵涂炭。

“皇帝”这个称号就是他发明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始皇横扫六合,建立秦朝后,觉得自己的成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如果按照当时的习惯,称“君”或者称“王”都无法显示出他的伟大。

秦始皇让大臣们集思广益,那些大臣都是墨守成规之人,翻遍古籍,认为古代有天、地、泰三皇,泰皇最尊贵。所以建议秦始皇上泰皇的尊号。

但是秦始皇是什么人?他怎么愿意沿用前人的称号?最后他取“三皇五帝”中的“皇”“帝”二字,发明了皇帝的称号。此后一直沿用到清代。

改“分封制”为“郡县制”,确立“中央集权”,后世朝廷都是在此基础上改进、发展起来的。

从夏朝开始,历经商朝、周朝,一直到秦灭六国为止,天下采用的都是“分封制”。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分封卿、士、大夫。往下层层分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么做的缺点很明显,分封到后面,会出现主弱臣强的情况。比如周天子,到最后就是封无可封,只能把自己仅有的城池分封出去,然后寄居在大臣的屋檐下。一代天子,落得如此下场,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

而“郡县制”将国家划分成若干个郡,郡下面设县、乡。郡守、县令皆是朝廷任命的,只忠于朝廷。

此外,朝廷设立三公九卿。大臣各司其职,确保朝廷的正常运转。如此完善、健全的官僚体系,也是前无古人的创举。

书同文,车同轨,天下大同。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文字、律法、度量单位各不相同。这使得各诸侯国百姓的生活是割裂的,无法互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从秦始皇废除六国文字、律法、度量单位后,各诸侯国百姓的生活开始出现交集,呈现了融合的趋势。到了汉朝的时候,人们之间再无隔阂,成为了一个民族,汉族。

而这,也是秦始皇的功劳。

开疆拓土,威震四面八方。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并未志得意满。他一方面发兵50万南征百越,另一方面,命令大将蒙恬率领30万秦军北击匈奴。

匈奴在秦军面前不堪一击,屡战屡败。秦朝在匈奴故地设置44县,并且修筑长城,将秦、赵、燕三国原本的长城裂解起来,并进一步延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匈奴原本就不是秦朝的对手,现在有了长城,就更没胜算了。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匈奴都只能躲在草原深处瑟瑟发抖。

汉武帝刘彻

单论声望,汉武帝还在汉高祖刘邦之上。刘邦虽然是汉朝的缔造者,但是其能力和对后世的影响其实是无法与汉武帝相提并论的。

提起汉武帝的贡献,那就绕不开匈奴。而汉武帝最大的功绩也在于此。

经过文景之治的积累,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富庶的国家。汉朝富庶到什么程度?仓库里装满了粮食,陈粮永远吃不完,新粮就进仓库了,以至于总有些粮食会放着放着就放坏了。

而此时汉朝面临的最大的威胁,便是匈奴。自从秦朝灭亡后,匈奴就开始不安分了。汉高祖刘邦曾经尝试率领大军征讨匈奴,结果中计,反而被匈奴大军围困在白登山上。这样让他意识到,当时的汉朝无力消灭匈奴。于是他选择了和亲,来暂时稳住匈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和亲并不能解决问题,匈奴也不守诚信,隔三差五就会举兵来袭。

汉武帝意识到,想要彻底解决匈奴问题,还得要使用武力。

不得不说,汉武帝的运气也不错,竟然让他捡到了卫青、霍去病两位“战神”。卫青擅长排兵布阵、稳扎稳打,而霍去病则擅长长途奔袭,偷袭敌人大后方,

在二人的率领下,汉军势如破竹,多次大败匈奴。漠北之战后,匈奴单于远遁大漠深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敢再踏足汉地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