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可以提升免疫,还能强化心肺功能和肌肉,而且《癌症研究》指出[1]:对于癌症患者来说,每周进行5次、每次45分钟的中等强度锻炼,不仅能减少2%的体脂,还能有助于癌症患者防复发。

但运动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有研究指出:如果持续地进行过量运动,慢性炎性微环境还会影响癌症的治疗和预后,甚至会促进癌症复发转移[2]。

那么什么样的癌症患者要谨慎运动?如何才能更加合理地降低雌激素水平呢?

01

这4类癌症患者,要谨慎运动

首先,大家要明确一件事:运动虽好,但贪多不可取。尤其是以下几类癌症患者,更应该注意休息,即使要运动,也应该“有所取舍”,比如[3-4]:

1)晚期癌症患者

虽然慢跑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减轻疲劳感,改善心脑血管状态,但癌症晚期患者由于身体耐力、免疫力、体力都比较差,此时跑步容易出现疲乏感加重,甚至体力透支等不良事件。

2)骨髓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剂的的癌症患者

游泳运动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助于恢复身体的正常功能。但不建议骨髓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以及静脉置管的患者进行此项运动,此时免疫力较低,要避免感染。

3)刚结束放、化疗不超过三天的癌症患者

有氧运动可以减低体脂、强化肌肉。但刚结束放、化疗不超过三天的癌症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疹、疲乏、腹泻、骨髓抑制等,此时应该以休息为主,若是进行有氧运动,可能会过度消耗体力,加重身体不适。

4)出现术后淋巴水肿的癌症患者

不建议进行挥拍的球类运动,因为羽毛球、网球这些需要肌肉爆发力的运动,对于淋巴管功能或者上肢功能要求较高,但此时患者的上肢功能还未完全恢复,如果连续的挥拍可能会加重淋巴水肿的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