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技改投资龙年倍增突出贡献企业聚焦

中伟卓特:技改按下“智造”加速键

 ​中伟卓特:技改按下“智造”加速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中伟卓特:技改按下“智造”加速键

数控加工中心机器轰鸣,智能生产线高速运转,机械臂上下左右灵活起落,一排排液压元件零部件“流”下生产线……这是位于临西县的中伟卓特液压科技有限公司实施技改后的生产新场景。

技术改造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加速器。近年来,该公司加大技改投入,推进关键工序、核心装备升级换代,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从传统轴承制造起步,到整机以多元化产品开拓高端市场,先后实施5项技改项目,已发展成为生产全液压经济型轮式挖掘机、工程机械用液压泵、马达、减速机及阀类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年产值约15万套,主导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28%以上。

设备更新,按下焕新升级键

在中伟卓特现代化车间,记者看到,生产操作都是通过机器自主运转。每台机器都配备一个显示看板,可以实时、清晰地看到机床的生产状态、质量数据等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司员工正在进行液压泵试压试验。王润恒摄

这是中伟卓特实施的数字化车间提升改造项目的一个生动缩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技改的关键一步就是推动生产设备更新。”中伟卓特技术中心主任师新华介绍,该项目投资5000万,旨在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智能化升级。目前,公司已引进自动化生产线3条,更新数控车床、卧式四轴加工中心等国内外高端设备900台,生产效率提高50%以上。

滚倒剃桁架式智能生产线上,随着绿色小灯闪烁,工人正按照指示灯提示,将齿轮原材料放置在指定工位。

这条生产线将滚轮、倒角、制齿、清洗4道工序完美融合,实现全自动化,具有高效率、高质量、低能耗等显著特点,其产品下线后适用于三一、柳工、徐工、小松、住友、大宇、现代、神钢、卡特等企业的挖掘机配套服务。

该公司还引进了光谱分析仪、三坐标测量仪、轮廓仪等多个高端检测仪器,实施全流程质量管理,让产品质量控制更精准,不断为制造添“智”。

技术创新,重塑核心竞争力

液压元件是工程机械核心零部件,但前几年,我国高端液压产品一直被国外公司所垄断。

如何“破圈”突围?中伟卓特用实践证明:以技改为引擎,强化科技创新,主动补齐关键核心技术,是保持传统产业旺盛生命力的密码。

在公司配套车间采访时,记者正巧遇到了一名韩国专家进入该车间恒温装配实验室,边拿着手机手电筒检查液压泵边与工人交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国专家正在对液压泵壳体加工进行指导。梁慧丽摄

“这名韩国专家在对液压泵壳体的弧度、摇摆进行指导。”车间主任张金波说,这是公司聘请的4位韩国专家的其中1位,几乎每天在车间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近年来,公司先后聘请国内外技术与质量人员120余人,组成高素质科研团队。并成立液压恒温检测实验室,配备液压泵综合试验台、小排量液压泵试验台,专门研究制造工程机械用回转减速机、回转马达、液压泵及液压元件等设备,成功解决马达与液压泵开发研究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2023年,中伟卓特获7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为历年数量最多,累计获得国家授权专利64项,商标所有权114项。《液压泵内部球铰》《液压泵缸体配油盘及柱塞结构》等多项研发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技术创新推动产品迭代升级,公司年总销售额突破10余亿元。

产品革新,释放发展新动能

前不久,在法国国际工程机械与建材机械博览会上,中伟卓特携ZT18装载机、ZT27小型挖掘机2款新品参展,获参展众人关注。

“我们生产的ZT27小型挖掘机,灵活小巧,转场方便,可直接进电梯。”师新华说,挖掘机80%以上的部件,都是他们自主设计、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的。通过用液压系统代替机械系统,同工况情况下,机械效率提升10%,并且在油耗、内存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提升。

该公司立足液压散件基础,开始生产全液压轮式挖掘机,实施年产2000台全液压6吨以上装载机项目,项目计划于今年下半年投产,投产后,可实现装载机产品替代进口。

去年,中伟卓特又投入近2000万元资金用于新产品研发和新工艺改进,成功转化40余个液压产品及核心零部件。目前,公司已成功研发出10余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挖掘机,挖机整机产品销售订单大跨步递增,4条组装流水线正满负荷运转。

一个个技改项目的相继实施让企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如今,中伟卓特已和国内外多家工程机械厂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供货关系,液压产品远销菲律宾、越南、印度、俄罗斯、巴西等东南亚、非洲、欧美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总策划:刘廷振 孟志斌

策划:谢晓燕 闫丽静

作者:邢台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梁慧丽 王润恒

来源:我看邢客户端

编辑/一审:韩亭亭 杨明哲

二审:李博

三审:段田恩

太行泉城·美丽邢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