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素材来自身边生活,如有类似经历,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我是白洁,今年62岁,退休多年,每月有4800退休金,独居。

独生女儿早已结婚有娃,我从女儿怀孕开始,在女儿家帮忙带娃10年。

带大了外孙女,带大了外孙子,如今他们上学的上学,上幼儿园的上幼儿园。

本以为可以好好地享受尘世间的天伦之乐,却被女婿告知,亲家要过来居住养老。

我把女婿当作亲生儿子看待,不指望他能对我有多好,但他却当我是免费保姆。

亲家母走了很多年,女婿也只有父亲一个老人。想着孩子们小,我做姥姥的带更好。

亲家公比我大三岁,如今他也不再返聘,也该好好休息享受生活了。

想着他也是一个人,日子过得也孤独,退下来心里多少会有些失落。

原来我是不理解他们这些当领导的,退休后为啥会有“综合症”,有啥放不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段时间追《老家伙》,发现还真是那么回事,不论女人还是男人,上班有职务的,都感觉退休后很失落,没有了权力,也没有价值。

但我觉得《老家伙》里张铁林对儿子说:我们可以退休,也可以老去,但不能倒。

女人之所以退休后不“倒”,是因为她们既要照顾好身边的老伴,还要帮扶子女带娃

而我老伴过世早,我还未来得及追思,女儿怀孕,我就把所有的心思和感情,都寄托在孙辈人身上。

来到女儿家后,女婿最初每月还能象征性地给我几千块钱的生活费。

前几年口罩时期,女儿和女婿的工作多少都受到些冲击,收入减少,却增加了人口,女婿便不再给我钱了。

亲家公每月都会给我女儿转5000费用,说是他帮不上忙,就出点钱表达心意。

女婿不再主动给我生活费,反而是女儿时不时给我发几个红包,每月差不多有3000。

我知道女儿也难,现在的小孩子比吞金兽可厉害,每月各种消费比一个大人收入多。

有时,我还感慨,这也就是女儿女婿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其他孩子,若子女多的,可帮不过来,怪不得很多父母不到最后,是不会把自己的存款和退休金卡交给子女。

女儿和女婿也就是亲家公每月援助5000,我自己的退休金也都花在他们身上。

我们这四个挣钱的,养着两个小孩子,这才让女儿女婿觉得日子没有那么艰难。

本想着,我都在女儿待10年,大不了,把老家的房子卖了,在这里租套小房子养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婿说亲家公要来居住养老,我觉得这么多人居住在一起,实在不方便。

还是自己主动提出回老家吧,但让我没想到,女婿却怂我家女儿:“你妈都在咱家十年了,也该换我爸来养老了,再说,我爸接送孩子的活还是能干的。”

随后女婿又说了一句:“放心,我爸说了,家里请个钟点工回来做饭,这份钱他出。”

原来女婿早就有“养儿防老”的心,惦记着他父亲,也依靠着他父亲。

听女儿念叨过,亲家公退休金9000多,返聘后的工资也是上万,这五年存了一笔钱,想在女儿女婿家附近买套房,跟他们距离近些,彼此方便。

我特想知道,亲家公这么高的退休金,为啥不再找个老伴,在自己家里安静地养老。

为啥非要到自己儿子家居住养老,还要再买套养老房,是任性,还是有个性?

我不清楚,只是觉得亲家公很端架子,来看孙子孙女时,都是一副“太上皇”的姿态。

我对他没啥好印象,总觉得他们这些领导有股子“自以为是”的傲娇。

所以,亲家公要来,我主动走人,让女婿好好孝顺他自己的父亲,只是苦了我的女儿。

生活都是需要磨砺,女儿也长大了,我没啥不放心,回自己家里独居也很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谁知,我回家半年,女婿就主动开车过来接我回去居住养老。

女婿说他父亲自己买了房子独居,跟女儿家前后楼,这样我过去后,彼此能够相互照应。

洗了些水果摆在茶几上,让女婿自己拿着吃,我则回到厨房准备饭菜,顺手给女儿打电话询问具体情况。

女儿说这是亲家公的主意,他买了房后,每天忙着在社区里跟老头老太跳舞,没时间接送孙子孙女,就想起我这个做了10年的“保姆”。

我问女儿,她希望我过去居住吗?女儿说这话不好说,既想家里有个老人帮扶,又想过自己的小日子。

真心理解年轻人的心思,谁不喜欢家里只有夫妻两个人,加上孩子们。

我一边给女婿做饭,一边思考着这个事情。

若我过去了,女儿家的一切又落在我身上,出钱是小事,出力则是力不从心,到时候,还会让女儿女婿之间闹矛盾。

我不去,在自己家里独居,两个孩子他们自己请人接送就好,反正亲家公的退休金高,肯定会给他们补贴。

若我过去了,亲家公觉得有人管孩子了,钱也不给了,人也不见了,而我还要受苦受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已经付出了10年的时光,剩下的岁月就让女儿女婿自己过吧。

等女婿吃完饭,我直接告诉女婿,我不跟他回去,我喜欢现在的独居生活,清静。

女婿有些生气,说话的口气明显地有了不悦,他对我说,妈,你想清楚了。

隐含的意思是,现在不去,以后也别想他给你养老。

人性使然,用得着我,我是丈母娘,用不到我,女婿就要对自己父亲“养儿防老”。

我现在还不老,身体健康,独居生活,日子过得轻松自在,不去再去给子女做牛做马了。

大家觉得我的选择对吗?

(本文故事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请理性阅读。)

作者:华贵禅心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畅聊余生时光。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