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映现场

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展映“真实至上”单元《再会长江》正式定档5月24日在全国上映。影片以长江为线索,从繁华的上海出发,一路溯流而上,跨越长达6300公里的壮丽山河,通过讲述长江沿岸民众10年前后生活状态的变化,用浓浓的生活气息和直抵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全景展现出中国社会十年来飞速发展的壮丽画卷。在北影节映后中,观众纷纷表示被影片打动,认为这不仅是一部记录长江沿岸变化的纪录片,更是一部展现中国人民奋斗精神、追求美好生活的励志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竹内亮和观众互动

导演竹内亮曾亲临北影节映后现场,与主持人和现场观众展开对话。影片记录了时间上横跨十年、距离上贯穿6300公里的长江之旅,而对竹内亮导演来说,这次映后也是一次与北影节的旧友重逢。现场观众对导演的到来致以热烈掌声,有位观众还代家人向竹内亮导演转交了亲手书写的“情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观众提问

再会长江》在北影节的展映不仅为中国观众带来了一部视觉与心灵的盛宴,更为中外文化交流搭建了一座桥梁。影片在日本上映时荣登文艺片榜首,更以跨越语言和文化差异的温暖影像,吸引日本观众走进影院,通过电影作品认识了一个更加现代、真实的中国,不仅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更加深了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竹内亮导演发现,日本人和在日华人在观影时感动以及大笑的点是一样的,这展现出文化的相近性与人类情感的普世性。有日本网友评价:“这真是一部能让人理解中国辽阔的纪录片。”“长江源头的景色令人惊叹,非常值得一看。”“这部影片不仅展现了中国风景,更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怎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映后互动

《再会长江》日前在上海举办了盛大的提前观影活动。被问到两次长江之旅的不同感受时,竹内亮深思片刻后给出了两个字的答案——巨变。对此,他深有感触地解释说:“中国就像一个永动机,时刻都在开足马力向前奔跑。10年的时间,这里变化很大,环境变得更加环保干净、住所变得更加宽敞气派,生活也变得更加富裕幸福,最重要的是人们的思想变得也更加开放包容。这种变化特别吸引我,我非常喜欢中国充满活力的变化,希望能通过我拍摄的纪录电影,让更多的朋友认识中国,继而亲身来中国走走看看,感受现代中国的发展脚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映现场互动

竹内亮还谈到,他的拍摄风格一向是“无台本”,这种方式让自己能够更加真实地记录下眼前的一切,而不是被预设的剧本所限制。在拍摄前,他会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了解拍摄地点的历史和文化,尽可能多地与当地人交流,以便更好地捕捉到他们的真实故事。在北影节映后时,导演曾说再次开启长江之旅是因为对十年前的拍摄并不满意,那时他更多是以游客的身份探访长江,如今他定居南京,想要再次向世界展示它的源头以及在长江边生长的人们,尽可能还原他们的真实情感。他提到没有任何事物是百分之百客观的,但他在拍摄纪录片时会尽量做到主观上的百分之百真实,坚守拍摄的初心、传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映现场互动

亲自来到上海提前观影活动现场的主人公茨姆也有许多感慨。10年前意外闯入竹内亮导演镜头的她扭转了自己的命运齿轮,从一名普通的藏族女孩成为了实现理想开办民宿的创业者。谈到这些经历时,茨姆特别感谢竹内亮导演。她表示自己通过影片认识到许多优秀的人,见识到了世界的广阔,也寻找到了人生努力的方向。谈到接下来十年的人生规划,茨姆满怀憧憬地表示将会继续做好民宿事业:“这十年间,我的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公路 和旅游设施都越来越完善,希望能通过我的努力来帮助家乡一起发展。 ”

茨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茨姆

《再会长江》不仅是一部优秀的纪录片,更是一部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化作品。相信在影片正式公映后,这部充满温暖与泪水、欢乐与感动的纪录电影会带来一次难忘的观影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