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芒狗”、转运珠、指尖陀螺

等解压玩具大火后

又一种被称为“捏捏”的慢回弹类解压玩具

在年轻人中火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吐司、饭团、布丁……这些颜色鲜丽,看起来十分好吃的食物正是“捏捏”。

它们多是用硅胶类材质制作,有着糯叽叽的手感,且外形酷似各类美食,又好看又解压,受到不少年轻人追捧。

排单两个月、每个ID限购一个

解压神器“捏捏”风靡

社交平台上还涌现出不少人气手工博主,他们自己手工制作“捏捏”进行售卖,售价从十几元到上百元不等,其中不少已售出数千件。

制作“捏捏”的成本并不高,但由于制作过程较为复杂,尤其是填色和脱模的容错率较低,所以手感越好、造型越精致,制作所花费的时间也越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这些“捏捏”都是手工制作,无法做到量产,因而制作周期较长,有些爆款甚至供不应求。“每个ID限购一个,上新当天就卖完了,一般要排单两个月以上。”一名店主说。

而在二手平台上,一些爆款“捏捏”甚至被炒出上百元甚至数千元的售价。

“心理依赖”“包装袋甲醛超标”

解压玩具也存在这些影响

在心理方面,有医生表示长时间使用解压玩具可能带来心理依赖。

医生表示,仅仅通过一些解压玩具来缓解压力,不是解决根本问题的方法。“时间长了可能还会有心理依赖。实际上对注意力的集中,反而还会起到很大的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也有不少网友开始担忧“捏捏”产品本身的安全性。

“买了一堆‘捏捏’,香精味道很大,拿甲醛仪器简单测了一下,直接超标,这两天不仅疯狂长痘,还得了结膜炎,不知道是不是和‘捏捏’有关。”一名网友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称,“做‘捏捏’的过程超过三小时就很不舒服”,也有人表示,一些“捏捏”外面的PVC包装袋可能有质量问题,“我基本上捏半个小时就会头痛”。

“捏捏”多为“三无”产品?

购买须谨慎

据了解,由于不少“捏捏”是个人卖家制作,因此大多缺少生产信息、质量合格证等。一位“捏捏”玩家说:“通常是手工博主买来胶水等材料自己在家制作,不是工厂批量生产的,所以产量有限,品控也参差不齐。”

在电商平台上,多个商家销售的“食品级‘捏捏’硅胶”包装上并没有生产厂家、生产日期、质量合格证等信息,是典型的“三无”产品。消费者在购买“捏捏”时,要注意辨别其是否安全。

粤虎提醒

近些年

一些不法分子为吸引年轻群体

会将毒品混入各式新奇物品或伪装成零食

引诱青少年吸食

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

01

上头电子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可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糖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饼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5

“邮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牢记这些防毒小技巧:

1、认识毒品的类型和危害,尤其要了解清楚新型毒品的伪装,以便快速识别毒品、拒绝毒品。

2、少去夜店等人员复杂、环境嘈杂的娱乐场所,这些地方出现毒品的风险较高,一不小心就容易受到毒品的危害。

3、谨慎交友,远离有不良习惯的朋友。当身边的朋友向你推介疑似毒品的新东西,一定要找借口拒绝。

4、不能抱有盲目好奇和侥幸心理,吸毒是一条不归路,只要沾上毒品就会影响终生。

来源:羊城晚报、中国禁毒、广东禁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