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小米集团-W(01810.HK)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公司营收为755亿元,同比增长27%。经调整净利润达65亿元,同比增长100.8%,创单季历史新高。

自2023年Q3业绩回暖以来,小米单季营收连续两个季度同比双位数增长。与此同时,受益于“规模与利润并重”的经营策略,第一季度小米整体毛利率达22.3%,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具体来看,小米智能手机业务、IoT与生活消费品业务、互联网业务在第一季度均实现双位数增长,收入分别为465亿元、204亿元和80亿元。

在全球化和高端化的推动下,小米智能手机业务持续增长。期内,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提升33.7%至4060万台,连续3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营收连续4个季度环比增长至465亿元。据Canalys数据,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已连续15个季度排名前三,市占率达13.8%。

小米IoT与生活消费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0%至204亿元;毛利率同比大幅提升4.1个百分点至19.90%。其中,小米智能大家电业务收入同比涨超46%。小米空调出货量同比增长63%,超69万台;小米冰箱出货量同比增长52%,超53万台;小米洗衣机出货量同比增长47%,超36万台。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3月底小米SU7正式发布,4月初才开始正式交付,第一季度小米并没有披露电动汽车业务的收入情况。截至4月30日24时,小米SU7系列锁单量达88063台,截至5月15日10时,完成了第1万辆新车的交付,首车交付速度刷新行业记录。

据悉,小米正加速扩产能、保交付,小米汽车工厂6月将开启双班,全力扩充产能,单月新车交付预计突破1万辆,2024全年新车交付目标冲刺12万辆。据银柿财经测算,若要完成该目标,小米接下来每月的平均销量要高于1.6万辆。此外,若以pro版(中配)24.59万元的价格估算,12万辆将意味着为小米创造295.08亿元的收入。

除了产能之外,小米也在加大对汽车渠道和智能驾驶的投入。渠道方面,小米的目标是到2024年年底,小米汽车销售门店将覆盖46城、达到219家,服务中心将覆盖86城、达到143家。

智能驾驶领域,小米坚持技术全栈自研,采用了包含了道路大模型、超分占用网络和变焦BEV等领先算法的先进架构,实现端到端大模型技术在国内的首次量产。

第一季度小米研发支出达52亿元,同比增长25.4%。目前,小米智驾团规模突破1000人,2024年计划扩充至1500人,2025年扩充到2000人。小米智能辅助驾驶预计2024年5月底在中国大陆10个城市开通城市NOA,8月完成中国大陆全面开通城市NOA。

小米在财报中表示,除了深厚技术积累赋能,小米汽车业务的快速发展,更离不开小米核心业务长期稳健增长所带来的雄厚资金支持。截至2024年3月31日,小米现金储备达1273亿元,足以支撑小米汽车业务持续投入,摆脱短期盈利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