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梁爽

理性天蝎女

治拎不清、玻璃心、拧巴症

点燃你自律的心

本月出新书,正文开启之前,请允许我为书《把自己重养一遍》打个call: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我沉迷于 明星母女真人秀,《是女儿是妈妈》。

4款母女关系,让我既有代入感地,又有疏离感。

赵小棠家,妈妈太爱自己,赵小棠偶发叛逆。

王珞丹家,妈妈能量高频,王珞丹排斥亲密。

陶昕然家,妈妈自幼严厉,陶昕然心生怨念。

对欧阳娜娜的家庭氛围,我 质疑欧阳家,理解欧阳家,羡慕欧阳家。

刚开始的观感,有时让我感到尴尬,脚趾抠地,有时让我耸肩抱臂,鸡皮疙瘩。

3个女儿都20多岁了,母女间依然小心肝、小宝贝地互称;

母女之间、姐妹之间,可以无视摄像机地亲脸颊、亲嘴巴;

一家团聚,做饭中间,四个人一起跟着游戏欢声笑语跳舞。

我静静地看着她家,暗搓搓心想:装,继续装,看看能装多久?

一切刻意伪造的完美,都是纸老虎。

但一集集看下来,我慢慢收回原始偏见,很多发自肺腑、第一反应的互动,以她们的演技,可能演不出来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们母女之间,情绪温和平静,氛围亲昵有爱。我做了下细分:

1,爱的表达

上节目的4个家庭去丽江旅行,一起张罗做饭。

欧阳娜娜做卤肉饭,用了香菇,她的大姐欧阳妮妮在煲汤,跟娜娜打招呼,把香菇给我一点,娜娜同意后,妮妮下意识地说了声“谢谢”。

在一旁备菜的陶昕然惊讶,说“可能我要拿哥哥什么,我就不会说谢谢了,我心想我们都那么熟了,谢什么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吃饭时,傅娟随口夸了赵小棠一句“小棠好乖”,赵小棠受宠若惊问,“阿姨,你是不是很喜欢鼓励式教育”,傅娟马上真诚接话“我是真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听过鼓励式教育,现在知道了真心鼓励式教育。

傅娟高频地对女儿们表达感谢、夸赞、鼓励,密集地我截屏都截不过来。

吃到欧阳娜娜做的饭,傅娟边吃边说:这就是一种幸福,吃到女儿做的菜,我怎么这么会生。

有次翻手机,查聊天记录,傅娟发给妮妮的话,“我是如此的爱你”,“妈妈永远是你的靠山”,“爱你永远”,娜娜拿出手机,骄傲地表示自己也有同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傅娟对女儿们,想你,爱你,我很想你,突然好想你,超爱你的,爱你喔,好爱你等甜言蜜语日常挂在嘴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妮妮说“除了挂嘴边以外,我们有行动表示”。她们动不动就抱、亲,肉麻话和仪式感也很多。

姐妹之间也很亲昵。

在丽江,有一对纳西族的母女来和4个家庭聊天,纳西女儿原本在上海工作,后来妈妈叫,就回来了,她说云南人都是家乡宝。

欧阳娜娜无缝接话,家乡宝很可爱,我是姐姐宝。

我猜想在场的母女们,刚开始可能和我差不多,不习惯欧阳母女家的齁甜,有点小不解、小排斥、小震惊,但后来感觉她们一个个都沦陷了。

陶昕然说“能有多肉麻,我们学习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棠妈妈看到妮妮、娜娜善于表达,母女同意是“家庭教育给的自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次聚餐,王珞丹妈妈、陶昕然妈妈举手争取,想要感受一下欧阳妮妮当女儿的感觉。

赵小棠妈妈也举手,想抱抱妮妮,因为她抱小棠,小棠会躲开、会抗拒,而妮妮大方让抱。

妮妮一碗水端平,把在场的母女,几乎全部又亲又抱,大家都笑得很甜蜜、很深刻。

2,爱的平衡

傅娟是欧阳娜娜的经纪人,应该和娜娜在一起的时间多一些,但她也很重视和妮妮、娣娣的关爱和陪伴。

她会根据3个女儿的时间、性格,去调整自己的时间和相处方式。

傅娟像候鸟一样,迁徙到各个女儿不同的城市陪伴。

傅娟和妮妮、娜娜上节目,娣娣没在现场,她会穿一件印着娣娣的衣服,会见缝插针地提到三女儿娣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的三个女儿中,二女儿欧阳娜娜应该是发展最好的一个,也能理解傅娟也会多提一提大女儿、小女儿的现状、发展。

多子女家庭,有父母会认为,鼓励会刺激几个孩子相互竞争。

《孩子挑战》一书中说, 多子女家庭中,影响孩子的个性发展的因素有:

1是家庭氛围,孩子会从中吸取家庭的价值观、习俗、传统,并努力顺应由父母设定的行为模式或者标准。

2是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每一个新生儿诞生,家庭成员间的互动,都会产生新变化。

家中所有孩子身上表现出的相似之处,可以说明一个家庭的整体氛围。

而每个孩子的不同个性,则反映了他们各自在家庭位置中占据不同的位置。

傅娟看到3个女儿不同特质,也尊重这些差异特质。

从节目看,我有理由相信,傅娟没有鼓励女儿相互竞争,拿这个女儿的优点,打压另一个女儿的缺点。

她可能做不到一碗水端平,但她充分看见并尊重每个女儿。

3,爱的尊重

节目中设置了一个问题,让母女讨论婚恋观,有个问题是:结婚一定要孕育下一代吗?

傅娟说:我自己是认同,但是如果我的小孩不要,我觉得没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个问题,本来傅娟和妮妮初始选择不一样,先是傅娟表态,但当妮妮说完想法后,傅娟公然跳票,“因为我觉得她讲得非常有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阳娜娜:妈妈不会用“听话”两个字来束缚我,这一点我很感谢她。

而现实中,很多父母,一方面希望孩子听话,一方面又不听孩子说什么话,引起很多家庭矛盾。

4,爱的反哺

欧阳母女很多场面很好磕,女儿们陪着妈妈逛街买衣服,给妈妈做面膜化妆,向妈妈吹各种彩虹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儿们会因为妈妈玩的像个小朋友一样开心而欣慰,会因为发现妈妈年纪大了走路慢了而神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妈妈感慨“妈妈永远都把自己当作临时演员,因为所有人都排在她前面。”

女儿们把话,听得进去,产生共鸣,放在心上,帮妈妈张罗电台,一起录播客。

傅娟荡秋千,荡得前后摇晃,妮妮应该是怕妈妈闪到腰,关切地告诉妈妈“核心用力,不可以用腰的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集,母女打时空电话,欧阳妮妮说想回到自己6岁时,因为那时候傅娟患上宫颈癌,但家里还有小孩要照顾。

“你又要照顾我跟娜娜,又要工作,我们都会一直陪在你身边,然后一直都还很爱你。”

傅娟哭成泪人:好幸运生了你真的;女儿说:我很幸运有你当我的妈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集,主题是回到妈妈的少女时代,欧阳母女讲到一个事情,在傅娟某年的生日会上,女儿们把妈妈的第一个男朋友请过来。

欧阳娜娜解释,她们认识的是,当了妈妈后的妈妈,“如果我能把一个,就是在很小年纪的傅娟,认识的一个人请到现场,就好像有点穿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母女之间,互相懂得,互相感谢,多难得,多珍贵。

5,爱的力量

前几天,有评论说,欧阳娜娜读了6年,相当于读了个大专。

并被翻出欧阳娜娜的“小鹿加油”“蚂蚁竞走了十年”的表演名场面。

以及在综艺中叫爸爸,茶里茶气,提到猫咪纹,煽动容貌焦虑,搞个高溢价品牌,割粉丝韭菜等黑料。

欧阳娜娜有没有真才实学,有没有过度营销,留给众人评。

我认为,她肯定是幸运的,父母亲戚是演艺名人,从小经济挺好,家有保姆照顾, 家里坚持关心式教育、鼓励式教育。

从小学钢琴、学大提琴,父母尽量为其发掘特长。

年纪轻轻,坐享红利,享受到普通孩子享受不到的演绎资源、教育资源。

她似乎拥有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不好好做什么就不好好做什么的权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爱的真空中长大的孩子,丢到社会上后,会有个傻眼过程。

尤其选择一份曝光于大众目光下的职业,被家庭保护得很好,没吃过生活的苦,听得都是爱的言语,不懂人性的幽暗复杂。

于是,表演悬浮,不接地气,真如我新书所说,原生家庭偏好的人,也要把自己重养一遍。

甚至要在有生之年,把家人重养一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节目中,别人的苦恼,是母女之间的苦恼,小时候的被忽略,被比较,阴影余孽保留至今。

但欧阳娜娜的苦恼,是自己被孤立、被误解、被网暴,从来没提一句妈妈的不是。

这让我想到自己,我长大后,被人骂过一次,尽管得到道歉,但我过不去。

那个阶段,我不知自己因为失眠所以想起,还是因为想起所以失眠。

友人指出,因为你没有遭过社会毒打。

我不再恨骂我的人,只觉庆幸,因为我爸妈历来在乎我的感受,尊重我的情绪。

我好歹是爸妈眼中的星辰,我可不能因为受到不好的对待,就觉得自己只是尘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这个节目,有人说欧阳家太假了。

我想说,如果说欧阳娜娜的家庭氛围很假,那我喜欢这种假。

我向往这种家庭氛围:

把肉麻挂在嘴边,把欣赏写在眼里,把爱放在心里太屈才了,得动不动就挖出来展现。

把家人的想法和诉求当回事,在百忙之中抽空给家人制造仪式感,做家人的后盾。

多些边界感,少些控制欲,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对方身上。

让家长成为家长,让儿女成为自己。

我们就是这种“假”太少,有时“真”的太伤人。

很多家庭,为家人付出很多,后来好话不能好好说,吃力不讨好。

当着外人的面,拆台很起劲,损人抖机灵,家里的争议,不能好好说话,好好沟通,非要在外面以追责的方式,找外人来审判家人。

很多妈妈被逼到说,“所有事情只有我在做”“我上班带娃很累”,孩子和爸爸只觉得妈妈唠叨磨叽。

更有甚者, 父母之间可以连吼带叫:“当初找了你,真是瞎了眼”,“你看看你同事,比你年轻,还比你赚得多”……

父母对儿女可以毫无顾忌:“你的一切都是我花钱买来的”“你看看别人家孩子,再看看你”“我是上辈子造了什么孽”“你怎么烂泥扶不上墙”“你懒牛懒马屎尿多”“你是貔貅啊只进不出”……

心里想什么,就一定要说出来吗?

说出来,家人肯定不爽,但,自己冷静下来,也觉得爽吗?

很多时候,人的想法和情绪是流动的,生气时说的气话,像订书针,把针拔掉,洞眼还在。

说实话,我看欧阳家的片段,哭点非常低,哭频非常高, 可能因为我是女儿,我有女儿。

我在20多岁时,无法像欧阳娜娜、妮妮那样,这么会关心妈妈,共情妈妈,在乎妈妈。

感觉自己更像王珞丹款的女儿,害怕肉麻,自我中心。

经历了妈妈患癌、生了女儿这2件事后,我才知道,我妈和我的时间,已经在倒数计时。

我们没有太多时间去童年追责,叛逆代偿,要玩命珍惜在一起的时间。

我当妈后,变的肉麻,对女儿说爱你、想你、你漂亮、你真棒,千千万万遍。

我内敛的老公对女儿也很肉麻:爸爸很想变成小朋友,陪你在淘气堡跑来跑去。

我俩对女儿说话,哪怕嗓子有痰,也得夹子音。

我女儿也特贴心,帮我拿鞋,夸我漂亮,祝我上班快乐,把爱啊想啊挂在嘴边,希望以后的学业竞争,别把我家这份美好吹散。

生气时冷静,平常时有爱,有话好好说,有福好好享。

家庭氛围好,会让一家人凝聚出一股“家魂”,风吹不散,人有力量。

作者简介:梁爽,我爱自律,自律爱我。 新书《把自己重养一遍》 ,公众号:哪梁爽哪喜庆 ,微博:@梁爽笑抽筋了。

梁爽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