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5日至21日,全县共发电信网络诈骗案4起,被骗金额12.24万元,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2起、虚假购物类诈骗1起、刷单返利类诈骗1起。

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案例

2024年1月份,袁先生的好朋友袁某推荐一个叫“猩猩科技”APP,并告知其在该平台投资可以赚钱,于是袁先生就下载了该APP。2024年3月份的时候,袁先生让其好朋友在“猩猩科技”APP上帮投资了4700元,并获利800元。3月18日袁先生又在该平台上投入了15000元,后面袁先生就一直在APP上购买,看APP上的金额也一直在涨,短期内收益还比较高。在4月27日,袁先生还推荐其妹妹袁某在APP上面进行投资。5月3日,袁先生被踢出微信群,对方把其微信也删了,其就打开APP发现APP已不能打开,此时才发现被骗,共计损失20000元。

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案例

2024年5月12日,熊老师手机收到短信通知其到快递站取包裹,熊老师取到包裹并打开后发现不是其购买的东西,里面只有一包餐巾纸和一张宣传单《绿瘦退费公告》,上面内容显示“绿瘦”公司因经营不善清退消费者资金。因为2022年熊老师确实购买过绿瘦的减肥产品,其就用手机QQ扫描二维码进到一个QQ群“消协清退交流群”,管理员发了一个下载“中消协会”APP的公告,并表示在这个平台上才能办理退款,于是其就通过浏览器在这个地址上下载了一个“中消协会”APP并用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注册并登录,客服告诉熊老师清退需要消费者使用自己的流动资金购买国库卷走流水过场。然后其在“中消协会”APP的页面里面登记自己的信息后,对方直接告诉其核实首笔补贴资金为218元,随后熊老师的农业银行就收到银联汇款218元。当时熊老师就真的以为是之前的购买的产品要退款了,对方还说退款的方式是购买“国库券”然后按比例回款。熊老师就抱着试试的心态用支付宝扫描对方提供的收款码支付了1000元购买国库券后,接着选择将其购买的1000元国库券出仓,对方就通过支付宝向其转账了1300元。熊老师想着投入1000元,就赚不到300元的利润,偿到甜头后,就继续给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转了5000元购买国库券,但是其要出仓提现就失败了,对方客服是因为购买出了问题,可以申请紧急补救措施,让熊老师再买10000元的国库券。2024年5月13日,熊老师又向对方发来的银行账户转账10000元购买国库券后,对方又说要及时清退之前申请补救措施的救援金,如果不退还救援金就属于非法套利行为,会产生债务纠纷,当时熊老师想着不愿意产生债务纠纷,也想把投入进去的钱拿回来,就继续按照对方的指引购买国库券。在对方的诱导下,熊老师先后向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转账共11笔后,对方告诉其可以提现,但是系统又显示信誉积分不够,对方又让其再转两万,当时其开始怀疑被骗就没再转两万元。一直等到5月16日,熊老师发现其银行卡一直没钱转进来,才知道被骗,共计被骗了55000元。

NEWS

广南警方提醒

广南县辖区近期接连发生的几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有两起是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请广大群众认清诈骗分子的套路,加强防范,避免被诈骗。

警方诈骗套路揭秘:

第一步:诈骗分子通过网络社交工具、短视频平台、网页等多种渠道发布推广股票、外汇、期货、虚拟货币等投资理财信息,或者通过在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知乎等网络平台上投放广告,寻找受害人群体并建立联系。

第二步:在建立联系后,有些诈骗分子还会打造虚假人设,与受害人确定婚恋关系,以“有特殊资源”“平台有漏洞”可获得高额回报等理由,引诱受害人开设账户进行投资。

第三步:在骗取信任后,逐步诱导受害人登录其提供的虚假网站、扫描二维码下载其分享的手机APP,指导进行投资理财操作,引导受害人初步小额投资试水,获得低额返利,继而取得进一步信任,为诱导受害人继续加大投资做好铺垫。

第四步:鼓吹“稳赚不赔”“高额回报”,诱导受害人加大资金投入。诈骗分子又会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转账,直至受害人发现自己被骗时,就会被踢出群聊并拉黑。这种骗局发案损失最大,受害人在骗局中往往被深度洗脑,既骗钱又骗感情!

警方防骗提醒:

1、不要被所谓的高回报诱惑。诈骗团伙塑造的投资项目都是超高年化收益,动辄20%以上,甚至高达50%,而且“稳赚不赔”。千万别相信!

2、识别虚假App。诈骗团伙制作的非法App无法在手机官方应用市场上架,只能通过点击网址链接或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让用户下载。因此非官方应用市场下载的,都是黑平台,千万别下载!

3、向个人账户转账一定要警惕。购买理财产品,需要签订协议,资金将自动扣划。要求转账到个人账户或对公账户与平台名称不符的,都是诈骗平台,千万别转账!

虚假购物类诈骗案例

2024年5月10日,某修理厂的陆先生的微信收到一个好友请求,备注是朋友介绍的,其就同意了。随后对方发来消息自称是广南县消防大队的,急需更换消防车的电瓶,还发了电瓶的毫安(12V80A)说需要8个这种电瓶以旧换新的,问陆先生是什么价钱,于是陆先生就发了电瓶的价位给对方看,随后对方叫其星期一下午送过来安装,然后发了一个广南县莲城镇消防队的定位给陆先生。直到5月13日早上9时许,对方就打微信电话叫陆先生下午过来安装电瓶。接着对方又发给陆先生两张全实心轮胎照片,并问有没有这种轮胎,然后发了一个德国马牌的供货商的二维码发给陆先生,说是想订购这种轮胎。还说他们之前找这家德国马牌订购过轮胎,当时订购的时候是12000一条轮胎,但是他们消防队里面的站长和这家供货商吵架了,不方便向他们订购这种轮胎,让陆先生帮忙订购10条这种轮胎。然后对方就催陆先生算账,说是马上让他们财务转钱过来。于是陆先生就发微信告诉对方订购的电瓶和轮胎的钱123600元,同时将其个人银行卡号和账户名一起发给了对方。过了一会儿,对方就发来一张银行汇款电子回单,陆先生一看确实是转给其实名账户的转账凭证。接着对方又说是已经转钱了,但是两个小时以后才到账。此时,陆先生以为对方真的转货款给他了,于是就扫对方发给他的那个二维码加了售卖轮胎那个商家的微信,在购买轮胎的过程中,对方以先付款40000元后,再发货为由,但陆先生和对方商量后就先转了20000元给对方,转完账后,对方又说还要再转20000元才可以发货,这个时候陆先生就有点怀疑是假的,然后就叫对方发营业执照来,然后对方就用各种理由来忽悠。最后,陆先生发信息给消防队那个人,发现已被拉黑了,此时才发现是被骗,共计被骗2万元。

警方提示

诈骗分子套路:诈骗分子会在微信群、朋友圈或网络购物平台上发布出售低价商品、冒充单位工作采购工作人员、提供各种生活技能服务的信息。在吸引到有购买意愿的受害人后,诈骗分子会以各种理由要求添加受害人的微信或QQ,脱离平台进行交谈。然后诈骗分子会向受害人发送虚假付款链接,诱骗受害人到虚假交易平台上付款。当受害人付款后,发现对方并未发货、或者并未提供服务时,诈骗分子还会伪装成平台“客服”,以收取“定金”“保证金”“货物被扣要交罚款”等理由,诱骗受害人反复转账。

防骗提示:通过正规网购平台购买商品、寻求生活技能服务时,如果遇到有人冒充单位采购人员需要采购大商品时,请先让对方先打款,并确认本人银行账户到账后,再发货,请严格遵守平台交易流程,不脱离平台私下交易,不要轻易给陌生转账汇款,切记不要点击陌生链接,或者将钱款直接转给对方。

刷单返利类诈骗案例

2024年5月13日凌晨,范女士被一个微信好友拖进了一个叫“京东优品汇”的微信群,在群里有人说这个群是领红包,还有人发领到红包的截图到群里,并发了领红包的群二维码让大家扫码进群。范女士就扫码进入了那个领红包的群,群的名字叫“北京打工人互助群”,进去以后就有个叫“失眠小羊”的人发红包到群里让大家抢,发了两三个红包后就要求大家做任务。刚开始是发了一个网络影院的链接要求去里面浏览一下发截图到群里给8.8元,有人发浏览的截图到群里后,“失眠小羊”就发了指定红包给发截图的人,后来发截图到群里的人越来越多,范女士也跟着点开链接去浏览做任务,并收到了8.8的红包。后来“无妻”又在群里发任务,要求点击他发的文档里面的网络链接下载一个叫“融汇”的APP,还说只要在30分钟内下载并注册账户,再回复助理的问题就有5.8+30+12.8的工资,每日登陆融汇APP做任务都有100元的工资。范女士按对方的提示就点击文档里面的网址下载APP,注册账户并回复助理的问题,然后截图发到群里。“无妻”让发完成任务截图的人把微信收款码发到群里,他扫码付款给大家之后又让大家把收到钱的记录截图发到群里。越来越多的人做任务收到红包,范女士也收到了48.6元。后来“无妻”说在融汇里面签到可以领取18.8元,好多群好友都定闹钟去签到,范女士也去融汇APP里面签到,然后发截图到群里并收到18.8元,后来对方说活动名额满了,还说融汇APP里面每天都可以完成7组任务,工资都是200元以上,然后就把那个群解散了。按对方的提示范女士就去融汇APP里面找客服做任务,客服又把其拉到任务群里面,一次是付款25元奖励50元,一次是付款35元奖励70元。到5月14日,融汇任务群里又发了一个网址让范女士去那个网站里面买电影票,要求做三次任务,第一次是298元,第二次是1800元,第三次是8600元。范女士发现对方给的网址跟前面一天的不一样,但是进去后都是同样的界面,做第三次任务的时候对方让其点“全票”,但是因为范女士点错成“随机”了,电影票就从全票变成了团购票,对方就说范女士的钱都领不到了,他们亏本了,对方要求范女士通过指定的方式向指定的账号扫码付款或者手机银行转账两次后,对方还在要求范女士继续充值,此时才发现被骗。范女士在整个刷单做任务的过程中一共向对方转账28007元,收到对方581.81元,一共被骗27425.19元。

警方提示

诈骗分子的套路:第一步,诈骗分子通过前期引流,通过网站、抖音、快手短视频平台等渠道发布兼职广告招募“刷单客”“点赞员”“助力员”等,并将其拉入群聊,以抢红包做任务等为幌子拉人建群。第二步,利用小额返利,将受害者诱骗入群后,就让受害人完成任务刷单、抖音助力、关注公众号、为短视频点赞评论、刷粉丝等任务,并发放小额佣金,获取受害人信任后,不断诱导受害人投入大量资金。第三步安排“托儿”在群中散布其获得高额佣金的截图,以“充值越多、抢单越多、返利越多”为诱饵引诱受害人下载虚假刷单APP做“进阶任务”,以“任务未完成”、“提现出错,卡单”、“操作异常,账户被冻结”等各种借口诱骗受害人不断加大投入进而骗取更多资金,直至受害人发觉被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