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怼天怼地怼泰迪的司马南,前阵子终于碰到铁板了,那就是“陈述”朱是西,并且连续日更好几天。能引起司马南这么高度关注的人物,在司马南公开的内容史上真不多,但为什么司马南高度关注某个地方的一把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看看司马南其人,从公开的人物资料来看,司马南是笔名,出生在黑龙江,以北京公民自居,血脉中流淌着斗士的基因。司马南日常发表的内容,以时事评论为主,任何热点都能说上几句,足见文笔才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是西其人呢,原本是地方一把手,事发时仅一则通告,并没有过多内容透露。司马南和朱是西呢,之前其实有过交流,也就是因朱是西主政南阳时,关于南阳的一则内容,二人有过交集。从司马南多炮齐射的言行来看,司马南很不满意朱是西和司马南的交流方式,但是这一点呢,也不足以导致司马南高度关注朱是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火线是什么呢?朱是西事发之后,司马南根据以往的创作喜好,第一时间对热点说道说道,透露了之前交集的三两事,关于这一点,司马南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毕竟任何时事都说两句,这是司马南公开内容的一贯风格。但司马南不理解的是,这次的说道,引发了普遍性的批判,这是司马南想不到,也想不明白的
逻辑。因此,司马南压制住怒火,开始多炮齐射,力图证明自己的言行是正确的,毕竟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是老人小孩都不愿意面对的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越描越黑的舆情开始“宠幸司马南”,无论司马南怎么“摆事实、讲道理”都灭不了这场火。想不明白的司马南,只好删除、道歉收尾。事到如今,想不明白的司马南不知道是否还糊涂着?但司马南在该事件中的表现,确实真糊涂。

司马南常年活跃在互联网,对于互联网上的一些关于文化、信仰的报道应该了解的足够多,但怒火上头的司马南却在该事件上表现的相当糊涂。

网络有言:平常,中国每个省都互相吵,每个市互相吵,甚至每个村互相吵,但是你外人来参与的话,他们会一直对外,尤其当你是异域的。

传统家教中,也有过类似的不文明习俗:父母子女之间骂骂咧咧可以当作生活乐趣,可以当做家庭教育的示范,但是你外人参与这个过程的话,那人家就要一直对外了。

再来一个不是很恰当的例子:夫妻之间说点段子,那叫打情骂俏,你外人参与的话,起码警局,甚至法院见了。道理是一样的道理,但是你不会变通的话,学习的东西始终都是娱乐消遣的标的。

朱是西主政南阳的几年,确实取得了不少老百姓的认可,无论这个成绩在其他地方属于什么段位,但是在主政的城市,获得的认可是有目共睹的。作为一个旁观者,在真相没有大白之前,就开始添油加醋,这就显得没有水准了。

当然,公民都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但是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家教时期的人们应该是接受过这个熏陶的,更不用说头脑正常的成年人。

被查事件,人们都有评论的自由,但声音只会偏向主流方向,不同声音说起来容易,听起来就没那么自然了。
饭,可以乱吃。话,真不能乱说。不明白的话,那就是真糊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