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百余年前,一个广东人如此评价一座北方城市:

“青山绿树,碧海蓝天,不寒不暑,可舟可车,中国第一”

这个广东人叫康有为。他提名的城市,便是——青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青之城,热血永在。 摄影/李文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青之城,热血永在。 摄影/李文博

他并没有夸张,我国现在的一线城市排名是“北上广深”,而在民国时期,我国一线城市排名则是“上(上海)青(青岛)天(天津)”

直至如今,青岛的经济总量在北方范围内,依旧领先于包括自家济南在内的所有北方省会城市,排名仅在北京、天津之后。这也使得青岛几乎被北方所有城市作为经济实力参考系的“隔壁家小孩”。

2023年全国城市GDP排名,青岛在北方地区排名第三。 制图/九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全国城市GDP排名,青岛在北方地区排名第三。 制图/九阳

美食和旅游贡献了绝大部分外地人的青岛印象,这并不令人意外——这两者都源自大海,青岛的一切都与海有着深刻的羁绊。通舟楫之便,收渔盐之利,兴商工之业——旅游,只是她的锦上添花。

这里是世界十大海港之一,制造业因此发达——海尔、海信、青岛啤酒为世人熟知;这里是“海军城”北海舰队驻扎地;还是中国海洋科技名城,拥有多所海洋科教名校;不仅如此,青岛还是文化城沈从文、闻一多、梁实秋、老舍等都曾在这里久居;也是影视城,不仅是多部大热影片拍摄地,也走出了黄渤、黄晓明、倪萍、唐国强等影视明星……

海港的蓝色印记,是青岛的底色 摄影/杨苏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港的蓝色印记,是青岛的底色 摄影/杨苏林

这个最不齐鲁的齐鲁大地。从一个个渔村到繁华都市、自由港城不过百年,如果要选一座中国与海洋羁绊最深的城市,青岛是强有力的竞争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欲望海港

让一座城一飞冲天

大家所熟知的红瓦绿树青岛沿海城区,其实并没有成为中国古人心中构建城市的理想之地——青岛在百余年前都只是一个个渔村的集合体。

北依大泽山脉、南滨黄海,中间为胶莱盆地 青岛山入海中,海侵山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依大泽山脉、南滨黄海,中间为胶莱盆地 青岛山入海中,海侵山下

但曲折、湾岬交错的海岸线,放到近现代却极具经济、军事价值。这里大小海湾多达49个,特别是被崂山、大小珠山、铁橛山等拱卫,面积近500平方公里的胶州湾,港阔水深,风平浪静,海水终年不冻,是天然优良港湾。

19世纪末,世界著名的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让这片渔村中的宁静海港,一跃成为一个充满欲望的海港

德国建造的胶澳总督府至今矗立,诉说着这段历史。 摄影/几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国建造的胶澳总督府至今矗立,诉说着这段历史。 摄影/几奥

李希霍芬在中国做过七次地理考察或者说间谍窥探,北抵辽宁沈阳,西到四川成都,南到广州(包括香港),东到舟山群岛,最后极力向德国政府推荐了青岛作为在中国的占领地——

“除了长江边的镇江外,只有胶州湾符合于一个伸展到华北的铁道网的海岸据点的条件……欲图远东势力之发达,非占胶州湾不可”

1897年11月14日,德意志帝国海军出兵强占青岛,并带着建立一个面向世界“样板间”的想法,在这片“蛮荒海域”画下自己的印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岛港,有着不同的分区与分工,共同铸就世界级大港口。 制图/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岛港,有着不同的分区与分工,共同铸就世界级大港口。 制图/刘

这个新生“样板间”的进展让人惊讶。德国人建设了胶济铁路、将胶州湾变成“远东第一大港”,因这“一港一路”,青岛在短短的十几年内就超越了已开埠数十年的烟台成为山东第一大商埠与当时的上海、天津并称“上青天”,跻身民国一线城市。

继续经历1914年日占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等事件后,青岛丰厚的工业、城建基础得到更多发展机会,打造出占据了上一辈和我们这一辈记忆的工业强市

青岛工业,从百年前起便位列我国一流。 图/视觉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岛工业,从百年前起便位列我国一流。 图/视觉中国

小时候家里有一台海尔冰箱、海信电视机的自豪感,以及学生时代穿着双星球鞋在绿茵场上驰骋的画面犹在眼前,还有青岛啤酒、澳柯玛,以及被崂山白花蛇草水支配的恐惧……

这里的纺织、造船、机械、家电制造在全国属一流,如今再从智能制造入手,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产业。

这一切都依托于胶州湾这个海洋枢纽——青岛的制造业,大都与远洋而来的外资公司有着深厚的关系。譬如海尔的前身就是从德国引进电冰箱技术;青岛啤酒的前身则是由德、英国商人合资创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

青岛的工业物产,传遍全国 是我们共同的记忆。 图1摄影/几奥 图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岛的工业物产,传遍全国 是我们共同的记忆。 图1摄影/几奥 图2

港口是沿海城市发展的晴雨表。据官方数据,2023年青岛港成为全球第五个跻身3000万标箱俱乐部的港口,奇袭南方的广深,再度上位,成为全国集装箱吞吐量第三位、全球第四位的港口。

2023年全球集装箱吞吐量前五港口,青岛终于超过深圳。 制图/九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全球集装箱吞吐量前五港口,青岛终于超过深圳。 制图/九阳

不是每座城市都一定要朝着千篇一律方向发展,属于青岛自己的出色产业,从来都不是靠帝国主义的投机与掠夺,而是靠着天赐的海洋优势和在地人民的拼搏努力。

2021年,青岛常住人口首破千万2023年,城市GDP距天津仅0.09万亿元,面对青岛的“挑战”,这个北方“第二城”表示已汗流浃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海岸的青岛港前港湾区,集装箱多到让人望不到头。 摄影/王泽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海岸的青岛港前港湾区,集装箱多到让人望不到头。 摄影/王泽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海相连

环胶州湾的城市美学

青岛在经济战略中打造的海运、航空、铁路、公路都很发达,这里是中国最早一批发展自行车工业的地方,却是最不会骑自行车的城市之一,因为她是个山城(重庆:勿cue)。

青岛依托山海打造出的“城市美学”,在北方乃至中国都独树一帜。

青岛依托山、海、房形成绝美景观的思路,百年未曾动摇。 摄影/Fi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岛依托山、海、房形成绝美景观的思路,百年未曾动摇。 摄影/Fi

在百年建城历史中,喜欢用全国各省、城市为街道命名的青岛起码经历了三次“进化”,才成就如今盛景。

“东西从团岛到福州路,南北从栈桥到海云庵,最宽的马路是山东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西从团岛到福州路,南北从栈桥到海云庵,最宽的马路是山东路

百年前德国规划胶州湾,为青岛的城市特色打下了基础。当时普遍采用红瓦屋顶,也种满法国梧桐、槐树、银杏等树木,让红瓦绿树成了青岛延续至今的标志性景观。甚至还立法“建筑外形不能重复”,诞生了不同特色的建筑坐落在这青青之岛:总督府、基督教堂、胶州邮政局、安娜别墅……

在五四运动于青岛爆发后,北洋政府收回青岛。上世纪30年代后,青岛大力发展城建,并禁止不符合青岛原本风貌的建筑修建。这期间修建的别墅群八大关、圣弥厄尔大教堂(如今叫青岛天主教堂)等至今仍是青岛的旅拍圣地……

德国总督府与青岛天主教堂,展现了青岛老建筑的底色。 摄影/赵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国总督府与青岛天主教堂,展现了青岛老建筑的底色。 摄影/赵高

21世纪后,青岛依托强悍的经济实力与曲折优美的海岸线,开始大规模发展现代建筑与拓宽城区范围。如今在青岛连绵不绝的大小湾之间,建筑由低到高,层次分明,既有现代城市的全新形象,又保有青岛的老城特色。

在城市建设中,青岛的交通也与海有着密切联系,并诞生多个第一:

胶州湾大桥,曾经的世界第一长跨海大桥,让青岛从“青(青岛)黄(黄岛)不接”到“青黄相接”

胶州湾跨海大桥,将黄岛区、市南区之间的通行时间缩短了数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胶州湾跨海大桥,将黄岛区、市南区之间的通行时间缩短了数倍。

胶州湾海底隧道,曾是世界上埋深最浅、断面最大的海底隧道,成为世界海底工程的奇迹。施工中的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更是世界上在建规模最大的海底公路隧道

潍莱铁路、济青高铁、青荣城际铁路等铁路网络让青岛四通八达,靠近海边的青岛站,是有着百年历史的名站;而2021年启用山东首个4F机场胶东国际机场,让青岛真正担起胶东半岛的海陆空枢纽地位

青岛站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它见证着青岛走向辉煌。 摄影/王泽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岛站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它见证着青岛走向辉煌。 摄影/王泽东

不仅仅是沿海美景,青岛还有朝着海洋奔流的224条大小河流,在大沽河水系、北胶莱河水系以及建于元朝的世界第一条开凿的海运河胶莱运河的冲刷下,胶南山系、崂山山系、姜山湿地等形成了海滨陆地的奇妙景观。

这些无与伦比的景观,让青岛成为“天然摄影棚”,是近现代多部大热剧集的拍摄地。1935年,经典影片《风云儿女》在青岛完成拍摄,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第一次唱响就是在这里。

海滨陆地的奇妙景观在青岛处处上演。 摄影/杨苏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滨陆地的奇妙景观在青岛处处上演。 摄影/杨苏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防重镇青岛

中国第一海军城

城市兴衰,在中国大地上不断上演。西安、洛阳、开封、扬州……多少的千年古城、万年基业都只能任由时代洪流的冲刷。在近代中国,工业、交通成为最重要的城市兴盛标志,青岛应运而兴;到现代国家力量更是一座城市最好的展示窗口。

青岛依托海湾,成为我国海防力量的重要支撑。 摄影/iwanna我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岛依托海湾,成为我国海防力量的重要支撑。 摄影/iwanna我想

青岛是我国第一“海军城”,我国海防力量诸多的“第一”在此诞生:新中国第一个海军基地海军青岛基地、第一支驱逐舰部队驱逐舰第一支队、第一支潜艇部队海军独立潜水艇大队……她还是北海舰队驻扎地、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的母港,可谓国之重镇。

人民海军向海图强的壮阔征程,在这座城市留下了深蓝印记。青岛与海的羁绊,更体现在中国海洋科技“第一城”的美誉之上。

在青岛,会有固定时间的海军舰艇开放日 向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展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青岛,会有固定时间的海军舰艇开放日 向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展示

这里拥有约占全国五分之一的涉海科研机构,有世界上第五个深海技术支撑基地——国家深海基地,也有新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国立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并在世界极地探索中作出重大贡献……

青岛还是我国海洋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中国第一个海洋高等学府中国海洋大学坐落在这里,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大学以及百年之后重回青岛的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等学府一起,在我国海洋科教上不断创新。

青岛的大学,是我国海洋科教的中流砥柱。 摄影/杨苏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岛的大学,是我国海洋科教的中流砥柱。 摄影/杨苏林

海洋,仿佛是青岛这座城市的放大镜。它从家国大事来,到邻家里院去,却依循自己的城市品格和文化脉络蓬勃生长着,在快的时代,享受慢,逐步成长为了青岛人理想中的城市性格。

作为北方第一地级市,相比北京的忙碌,青岛的市民却异常松弛。在这里的生活方式,被坊间称为“海蛎子”味——除了在夜市吃蛤蜊、用塑料袋喝啤酒、在不同海湾洗海澡(浒苔来了另说),在青岛人眼里,似乎没有什么事情是大不了的。

在青岛人眼中,人气最高的地方是台东和中山路。 摄影/王泽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青岛人眼中,人气最高的地方是台东和中山路。 摄影/王泽东

他们还是典型的山东人特点:爽快、敞亮、大方,以及有无穷的挑战欲。

青岛人郭川,不断创造中国人在帆船运动上的记录,并取得了国际帆联认可的40英尺级帆船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世界纪录。令人遗憾的是,2016年10月25日15时,郭川在另一起帆船挑战中于夏威夷附近海域失联,至今未归。

但郭川对大海的热爱,让世人看到了所有青岛人不服输的挑战精神、对海洋深厚的羁绊,以及这座北方第一地级市的美好:

青岛人向海而生,对海洋有着深厚的感情。 摄影/王泽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岛人向海而生,对海洋有着深厚的感情。 摄影/王泽东

面前的是狂海怒涛的咆哮,背后是国际都市的繁华。远处巨轮在碧蓝的远处缓缓归航,静谧的海岛宛如守望者,在海鸥鸣响中见证这片海域的岁月流转、潮起潮落……

这样的青岛,谁不爱。

青岛,不为旅游而生,却值得你此生必行。 摄影/Ms紫氣東東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岛,不为旅游而生,却值得你此生必行。 摄影/Ms紫氣東東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何如卿

图片编辑 | =G

制图 | 九阳

地图编辑|刘耘硕

封图|Ms紫氣東東來

首图|杨苏林

本文系【地道风物】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