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老梁的段子。

如果交警认真执法,对那些企图上桥跳河的人,征收罚款,那么想要自杀的就会因为罚款的问题,犹豫那么两下,很可能就会因此而放弃了跳河的念头。老梁给的结论是,要是交警认真执法,就可以挽救很多生命。

老梁当然有揶揄的成分。

如果现实生活中,自杀者看到河道及天台上看到这些挂着的牌子,“珍爱生命,禁止跳河,违者罚款1000元”时,他们大概会嗤之以鼻,感到讽刺,觉得怎么自己连寻死都不能得到最后一点体面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缪说,“只有一个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那就是自杀”。尽管我本人是坚决反对伤害自己的生命以及他人生命的任何行为的,但是我也了解过一些自杀者的处境,发现倘若代入到他们的处境之中,我也很难说出,“只要爱惜自己的生命,你总可以走出阴霾,重见阳光的”这样漂亮的屁话。

这样的话好说,但是你不是当事人,你就没办法体会他的感受。这还不涉及到抑郁症的情况。

跳河、跳楼事件变多,当然跟社会救济、经济保障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其实中层、富人去自杀的也有不少。日本算是发达国家了吧,每年在新干线结束自己生命的也有很多。

所以我并不认为完全是钱的问题。反而我认为我们的社会心态,每个人的心理空间的因素比较大。在论资排位、潜规则、爹味文化浓重等因素之下,很多人就会觉得自己无地自容。尽管窦唯在歌里唱的是“曾感到过寂寞,也曾被别人冷落,却从未有感觉,我无地自容”,所以窦唯是健康的。但是很多人又做不到窦唯这个程度。

很多心理学家,在对自杀者进行救济的时候,总爱说什么,“想想你们的父母,爱人”什么的,但是自杀者往往会发出一声苦笑。对于一些人来说,恰恰是自己的父母和爱人把自己逼上了绝路。胖猫临终前想的,可不就是自己的爱人吗。而豆瓣上闻名一时的“父母皆祸害”小组,恰恰说明了,很多年轻人在家庭生活中并不愉快,这不是说父母没收他们的手机,不让他们玩手游那种不愉快。而是当前很多中国家长,就是不具备基本的素质,在人际关系上表现的相当糟糕。

这就会导致这些不被听见的年轻人,他们尽管也不缺钱,也不差时间,似乎一切都很美满,但是他们并不愉快,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心理空间,他们感到无地自容。

当然了,自杀的原因还有很多种,我说的只是一种。

我主要想表达的是,我们很多心理学家,执法部门,对于自杀者的认知、管理及救济行为,其实是太浅薄了,也太粗陋了。就罚这点款,是不足以让一心有死志的人停止他的脚步的。

各位还记得胡鑫宇事件,北京市社心联发的那篇《胡鑫宇,请给心理指导师五分钟》吗?这个组织还被评为“5A级社会组织”,算是非常顶级的心理救济的机构了。但是看看它写的东西,可谓处处美好,处处残忍啊。

“孩子啊,请给我5分钟,我可以告诉你,什么是你“人间值得”,什么是“活着的意义”。你15岁的青春,不就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你甜美的微笑,不就是父母最得值得的骄傲?!”

如此的华而不实,很不幸,这就是很多心理咨询师认知的基本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禁止跳河,违者罚款1000元”这样的行政手段有用吗?

我感觉是没用。

它只会让一个有死志的人,在最后的时间,产生一种苦涩的困惑:我到底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