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与吉林大学在长春联合举办“1949年日内瓦四公约75周年:国际人道法与和平”学术研讨会。活动由吉林大学法学院、涉外法治研究院、人权研究院承办,共有来自中国政府、军队、中国红十字会、高校、智库和主办方的8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IHL and Peace

今年是1949年四个《日内瓦公约》通过75周年,1864年首部《日内瓦公约》通过160周年,同时也是1954年《关于在武装冲突的情况下保护文化财产的公约》(1954年《海牙公约》)通过70周年。与会嘉宾围绕“国际人道法与和平”和“在武装冲突中保护文化财产”这两大主题进行了专题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法律咨询服务处主管安妮·昆廷博士发表研讨会主旨演讲。

IHL and Peace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法律咨询服务处主管安妮·昆廷博士在主旨演讲中表示,尽管我们每天都在目睹违反国际人道法行为所造成的残酷后果,但当其得到尊重时,生命便得以挽救。她指出:“为了使国际人道法行之有效,各国需要像75年前起草和加入《日内瓦公约》时那样积极参与并做出承诺。国际人道法必须成为各国的政治优先事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院士发表研讨会欢迎致辞。

IHL and Peace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院士充分肯定了国际人道法条约在保护受武装冲突影响的人们、维护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共同遗产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他强调:“好的法律应能与社会协同进化。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国际人道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需求,需要我们研讨人道原则在高科技、复杂化的实际战事中的适用性,研讨如何更好地遵守与实施国际人道法,以实现和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副主任纪博瑞发表欢迎致辞。

IHL and Peace

“忠实遵守国际人道法可以促进从冲突到和解的过渡,从而在推动和平倡议中发挥关键作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副主任纪博瑞强调,“在战争期间遵守国际人道法,有助于通过解决人道问题、保护关键基础设施和促进敌对双方之间的信任,减少和平建设所面临的阻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外交部条约法律司苟海波副司长发表特别致辞。

IHL and Peace

中国是首批加入《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的国家之一,于1956年批准四部《日内瓦公约》,并于1999年加入1954年《海牙公约》及其第一议定书。

中国外交部条约法律司苟海波副司长介绍了中国积极推动国际人道法传播和实施的举措,包括制定国内立法、军事法规、纪律规范、成立国际人道法国家委员会,以及在国际冲突热点问题中奔走呼号,推动各方严格遵守国际人道法,切实保护平民和民用设施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会嘉宾围绕“国际人道法的演进”、“国际人道法与和平”和“在武装冲突中保护文化财产”几个主题进行了专题讨论。(向左划动查看更多图片)

IHL and Peace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国际人道法在现代武装冲突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得到遵守和维护。同时,国际人道法也需要与时俱进,迎接新的挑战,不断完善和发展。各国应加强对国际人道法的研究、传播和教育,促进国际人道法的普遍遵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会嘉宾与研讨会专家进行了积极热烈的问答和讨论。(向左划动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吉林大学法学院何志鹏院长主持研讨会开幕式。

IHL and Peace

吉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始建于1946年。吉林大学法学院何志鹏院长强调,吉林大学历来重视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合作,不仅积极支持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办的“国际人道法暑期班”,还多次参与“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这不仅展示了双方的密切合作关系,也是吉林大学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吉林大学常务副校长蔡立东在研讨会闭幕式上致辞。

IHL and Peace

吉林大学常务副校长蔡立东在闭幕致辞中表示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继续深化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合作,推动国际人道法在中国的研究、传播与应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国际人道法与中国

02

●ICRC主席就维护国际人道法在安理会发表讲话

03

●人道视角下的武装冲突与和平

04

●红十字在加沙开设战地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