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丁克的争论,向来是这些年的热门话题。

坚持丁克的人到底会不会后悔?她们的晚年生活到底是自由更多,还是会倍感凄凉?

年过半百的财经评论家叶檀,年轻时忙于事业,坚持不要孩子,坚信晚年可以住养老院。直到身体累垮,患癌之后,她却坦言:

「这半生有两件事非常后悔,一是没有听医生的话,二是当年选择丁克一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以男性为主导的财经行业里,叶檀无疑是传奇性的人物。

「北胡南叶」的称号,指的便是《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和叶檀,两人共同撑起财经评论界的女性力量。

叶檀起初并不是财经专业毕业,她是杭州大学历史系的学生,毕业后又于复旦大学完成了历史系硕博连读。

只不过相对于本专业,她更乐于在图书馆里钻研财经类的书籍,研究生时也专攻经济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轻时,叶檀就呈现出果决、勇敢的个性。

毕业后本来做着铁饭碗工作,只因对财经行业抱有一腔热血,于是开始试着撰写评论,待到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就辞职进入《每日经济新闻》,正式踏入这一领域。

在叶檀看来「我想干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其他都可以不在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的财经评论展现出鲜明的风格,短短几年就可以引领风向,在财经界有了属于自己自己的话语权。

逐渐成为大众印象中典型的「事业型女性」,并且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将自己全身心奉献于工作。

先后在《南方人物周刊》、《新京报》等多家报刊上撰写财经评论专栏。

与此同时,还出版了《拿什么拯救中国经济》、《中国房地产战争》等多本专业领域内书籍,广受好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眼见名气越来越大,加之自媒体时代来临,叶檀也跟上时代的潮流,自己创业,成立财经工作室。

从起初只有几个人维持着账号运转,到后来整个工作室足有上百号人。

她的事业越做越大,生活重心的天平却逐渐失衡。

为了配合工作中的开会和客户见面需要,叶檀的用餐时间常常不固定。

早餐有七八点钟的、有十一点、十二点(吃的),有不吃的,完全没规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一整天的时间都用来高度集中注意力工作,导致到休息时间时大脑也无法停止运转,常常不能正常入睡。

基本上都是坐在桌子前面,看到光线起来,鸟叫了,我才会睡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己的身体都无暇顾及,就别说其他的事了,家人、朋友被「冷落」也是常有的。

对于成功女性常常要面对的问题「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叶檀果断选择了事业。

她35岁才结婚,不大提及与自己婚姻有关的话题,唯一被世人所熟知的,是她和丈夫常年分居两地,甚少有相聚的时间。

以及因为想把全身心投入进工作,自然而然出现的丁克决定。

年轻时候忙于工作,今年不要孩子,明年不要孩子,自然而然你就丁克了。

那时年轻的叶檀,认为做出了最适合自己的决定,且已对未来规划清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四年前她做客一档节目时,面临主持人「老了以后谁来照顾你?」的问题时,她还自信满满:

我自己安排自己,年轻时努力工作,努力挣钱,老了住最好的养老院。

只是叶檀没料到,有一天,她会后悔自己所做出的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年4月,许久不露面的叶檀,突然在个人社交平台爆出自己患乳腺癌的消息,引发全网热议。

原来早在之前的一次常规体检中,叶檀就被查出胸部有小硬块,只是她当时没太在意。

这一拖就是几个月,胸部的肿块越来越大,也越来越疼,疼得几乎连内衣都穿不上了,她才终于去医院检查。

常年不规律的饮食作息习惯,和每日处于高压下的工作状态,最终成为引爆身体危机的炸弹。

检查结果出来时,已是乳腺癌最晚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治疗期间,叶檀需要随时复检,以确保状态没有恶化,每一次对她来说都是煎熬。

我现在面临的是,我先要满一年,然后一年两年三年,到满五年,我才能说医学上治愈,然后还要满十年十几年,确保复发的概率降低。

这种经历对她来说就像是拆盲盒,「头顶上有一个不确定的东西,每隔几个月就要去拆一个盲盒,要拆开来看看到底怎么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法再恢复之前的工作节奏,日子大多在医院里度过,丈夫又因在美国工作,无法一直陪伴她。

一边是身体上的病痛折磨,一边是身边没有亲近人的孤独无依,叶檀心里不是滋味。

也正是在和医院病友及家里阿姨接触期间,她逐渐发现,大家最大的精神支撑都是自己的孩子。

一提起孩子,脸上都是止不住的雀跃。

叶檀开始意识到:「丁克可以寻求其他支撑,没有孩子未必是件坏事,但大多数人找心理安慰,还是孩子,这个就是现实。

她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前半生真的都做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推翻自己从前的所有认知:

年轻时候觉得这些都不是事情,到了50岁以后,一旦我有个头疼脑热、风吹草动,没有人来帮我,也没有孩子来帮我,我的事业又不是太成功,我该怎么办呢?往往人在这种时候会特别后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逐渐想明白,养儿可能也不仅仅是为了防老,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与陪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是如今再说这些,为时已晚,叶檀自己也清楚。

她只能试图待身体恢复后看看是否可以领养孩子,以此来弥补年轻时所做决定的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檀关于丁克观念的转变,无疑引发巨大争议。

对于反对丁克的人来说,是增添了一份例证;

但对丁克持保守意见的人,则认为是个例使然。

抛开外界争议,单看叶檀对于丁克观念的转变,无非就证明了一点:

人生唯一不变的事就是会一直不停变化,我们会否定自己从前的观念,也会推翻以往坚持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轻时候渴望在事业中打拼出一番天地的叶檀,认为丁克是最适合自己的状态,于是做出这样的选择。

舍弃成为母亲的机会,可以将全身心投入工作,以此换得了事业上的成功。

只是人生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追求,当疾病缠身,无法继续奋斗,躺在病床上度日时,孤独无依的感受难以避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后悔,却也清楚这其中多少有身体虚弱影响的因素。

当被问及重来一次,会做如何选择时,叶檀依旧坚定:

如果回到当时的状态里,我还是会那么拼。

因为青春就是用来拼搏的。

毕竟就算当初有了孩子,也并不意味着人生就再无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希望从别人的故事中得到关于人生的答案。

但叶檀的故事真的能准确解答「该不该选择丁克」这一问题吗?

或许未必。

人生本就是一场怎么走都会有所遗憾的单向路程,别人的经历只是参考,并不能完全帮助你规避前路的未知隐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任何选择所导致的结果,我们都难以预测,更无法控制。

但如果因为潜在的忧虑,而做出并非自己内心向往的选择,或许要比选择自己想要的、但因人生阶段变化而自我怀疑的痛苦更甚。

我们能做的,只有坚持心之所向,与此同时,也应当拥有允许一切发生的勇气。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

撰文丨姜姜

编辑丨qko

主编丨眠去

出品丨麦子熟了工作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