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榆林市汉画像石博物馆里,有一座被整体打包搬来的东汉画像石墓——米脂官庄二号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座汉墓发现于2005年4月。当时,米脂县银州镇官庄村村民在修建宅基时发现了古墓,后经发掘,一共是5座。其中3座为汉画像石墓,2座为清乾隆年间艾氏家族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三座汉画像石墓在无定河西岸的二级台地上,呈三足排列。其中2号墓规制最高。墓室用内凿平、外不规整的石板错缝平砌而成。由墓门、甬道、前室、后室、耳室和墓道组成。斜坡墓道长9.1米、宽1.8-2,1米、深3.8米。封门石3块。墓门宽1米、高1.1米。前、后室均为四角攒尖顶。前室南北长2.8米、东西2.74米、高2.88米;后室南北长2,8米、北端较宽处1.85米、南端较窄处1.78米、高2.24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耳室位于前室东、西两壁,基本对称,长1.65米、宽0.92米、东耳室高1.64米、西耳室高1.73米。前室与后室、耳室之间皆有过洞相连,过洞顶横置厚约0.4米的整石。整个墓室用厚0.04米的不规则石板铺地,地面边缘凹陷明显。墓葬曾遭到多次盗掘,只出土少量铜车马器、铁器、漆器及部分钱币。墓室内见少许人骨,不辨身份,但在后室底部发现完整的羊和鹿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号墓也是三座汉墓中唯一有刻字的。前室南壁横额为谒见图,两端对称阴刻一行篆书“诸郡太守待见传”,左端内侧阴刻4行8字“大原太守扶风法君”,其上朱色鲜艳夺目。画面中部似刻各郡名称,已剥蚀难辨。前室北壁中柱石阴刻“故大将军□□□□事属国都尉府丞平周寿贵里木君□山夫人德行之宅”。(陕5,2023年12月13日)

本页图片、文字、视频为“乌何有之乡大树上”原创,未经授权不得搬运或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