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怀着忐忑的心情,《账号已离线》第一期上线了。

这种忐忑既是一种常态——每一位采访者,每一位内容创作者,在倾注了心血之后自然而来的一种状态。

也是一种期待——一次和KPL联盟共同展开的尝试。

如同节目的开场说到的,退出虚拟的世界,谈自己。

但怎样才算是谈自己?其实是一个很难被回答的命题。

当下,谈自己、做自己这类词语——一种忽然间意识到自我存在的惊醒感——早已失去了初踏入公共舆论时的魔力,正在变成一种口号。

怎样才能不让它又变成一句口号?

这是我们在筹备这个节目时不断思考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挖掘选手身上不为人知的故事,利用信息差去制造“谈自己”的假象?还是利用访谈的形式勾起受众心里被大众传媒无形中打造的“真实感”?

而且,当电子竞技本身被赋予越来越多的形容时,自身也难逃互联网的一些魔咒。当网络模糊了距离感和门槛后,会给所有人带来一种无形中唾手可得的感觉。这种感觉难以察觉,却在公共话题里默默地发生着其威力。

类似于“菜就多练”“努力了就能拿冠军”的这些简单评判背后,实际上是个体和目标之间路径的断裂。因为无论是生活,还是训练,过程从来都不是线性的,不是沿着路上脚印走过去就一定能够抵达终点的。

而且,没有采访者希望受访者陷入那些肉眼可见或可以预期的窠臼之中。

特别是对于陈正正这位取得了诸多成就的运动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我们将目光聚焦在他身上,那些可能存在的,与整个互联网世界断开链接的瞬间。一如采访中提到的,他看着罗列的奖杯的瞬间、做选择的瞬间、复盘时质疑自己的瞬间甚至躲起来发泄情绪的瞬间……

当他出道前的故事被无数次谈起,当他身上背负越来越多的标签时,这些瞬间将作为个体的他和取得了诸多成就的他联系了起来。

因为断开链接,所以才能衔接断裂。

毫无疑问,在移动MOBA崛起的浪潮里,陈正正跳入这个洪流只是一个一时兴起的选择。但没有被卷裹着被动浮沉,却需要投入巨大心力。

在几年前的一次采访里,他提到因为休赛期两三天没有训练,担心手指失去对于游戏里方向和距离的掌控感。过去几年的经历表明,关于掌控感,他实际上要担心的更多。

随着电子竞技运动和王者荣耀职业联赛的发展,一个看似悖论的结论正在呼之欲出:当竞技水平越高的运动员在赛场上的掌控能力越强时,在赛场之外的世界里,他掌控的能力反而在被削弱。

这是个任何王者荣耀项目运动员都无法回避的时代命题,也是只有少数几个人才有资格回答的问题。

陈正正就是其中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更好地邀请陈正正站在洪流之外重新审视那段经历,同样曾经站在亚运洪流中心的《电子竞技》杂志记者左子扬或许是不二人选。没办法,想要摆脱宏观变化对个体潜移默化的影响,唯有通过亲身参与带来的直接经验这一个办法。

如果说过去的我们专注在非虚构领域,希望将零碎的事实拼在一起,逻辑性地回答“一名选手如何成为自己”这个问题,那么在这个采访里,我们恰恰希望受访者的思绪随意漂流,因为这种断断续续的状态恰似生活的常态,一个接一个瞬间,涌现,闪灭。

在采访里,记者甚至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克制,不对那些溢满情绪的回答做进一步的引导,只是将它们静静地摆在那里,任由每一位受众理解。

这是我们希望给出的,另一种了解陈正正的途径。

2018年,杂志记者也有幸采访过陈正正。那时他刚成名,忙完一个节目的拍摄就拖着疲惫且生病的身体马不停蹄地赶来。

整个过程里,他一直窝在沙发上,用宽大的羽绒服包裹住自己,强撑着精神尽可能给每一个问题一个足够充实的回答。

他像今天一样坦诚,聊了很多,但让记者印象最深的,是他讲述父母时的一个片段。他讲到做航运工作的父母,描述那两双被江风、缆绳、货物不断磨砺的手。他可能没有多擅长言辞,但那一刻,记者和他都明白,恰恰是这双手握住了生活,创造了陈正正成为Cat的可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年后,面对镜头,你依然能感受到那双双手的存在,特别是在那些断开链接、不为人知、又扮演了生活节点的场景里。

站在这个角度看, “所有的成功和被爱都有迹可循”,最终追寻的不是一种路径,一个轨迹,而是一种关于生活的信仰。

任何一个内容被抛到公共场域里时,它必然要经历这样一种命运,脱离创作者之手,被观者观看、挖掘、解读。有的观众想更了解陈正正,有的观众需要一个载体去具象化表达自己的情感,有的观众需要一个内容在群组里获得归属感……

我们很荣幸和陈正正获得了这样一个宝贵的,断开链接的时间段。

现在,是时候让它重新连接了。

账号已离线》第一期已经在《电子竞技》杂志的各个平台上更新了,等着被你观看、挖掘、解读。

而我们,将奔赴下一站。

【复制购买本期杂志:97✔DuyhWwbtPx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