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在他的直播间中曾透露过德云社未来的发展规划,在南方开一家小剧场,就在北方关一家小剧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德纲解释说这是德云社重心南移,但也有一个问题,如果北方的小剧场特别火特别赚钱的话,郭德纲舍得关闭吗?

也许知名相声博主“温大愚”探店德云社广德楼小剧场的感受,会给我们带来一些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探店

相声博主探店的这场是德云社相声演出联合队的午场,正常都是六段相声,从演出名单上可以看到几个相对比较熟悉的相声演员名字:赵楠、张鹤雯、李云杰和郑好。

对于一个小剧场来说,这个演出阵容也算相当可以了,而且是老带新老青少搭配,郑好在德云社干了十八年,李云杰比郑好资格还老同时还是云字科的,而且是郭德纲力捧的“忠臣孝子”,鹤字科的几位也算是有一定资历了,此外还有好几位龙字科的新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声博主的探店视频不长但各方面介绍都比较全面,大体上关键信息可以有这么几条:

1、上座率不高

上座率在五成左右,现场还包括一个二三十人都穿小马甲的旅游团,广德楼座位数量在二百多个,也就是说实际到场人数一百多人。

考虑到广德楼小剧场的票价,这一场演出的总票房收入大体在两万左右,再考虑到是午场,这个收入也就不能说低,但要再考虑到这一场演出动用了十三位演员,还要刨去场租等费用的话,也不能说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有些三俗内容

有些相声段子里会有一些诸如伦理哏之类的三俗内容,也是网友们比较熟悉的“捧哏媳妇”,还有一些骂人的脏口。

小剧场里有三俗内容其实还算正常,相声小剧场是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演出场所,演员为了提高现场气氛说一些不太过分的三俗内容也是情有可原,也就是姜昆先生之前接受采访时所说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一部分观众的需求,毕竟群众的文化需求档次和层次都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总体水平不高

这位相声博主对德云社一些演员如郭德纲、岳云鹏、孟鹤堂和郑好等人评价还是比较高的,但对于这场演出,他认为只有张鹤雯和郑好两段相声能让他满意,其他的演出更像是浪费时间,让他很不满意。

具体来说,有些演员的基本功不行,观众根本听不清他说什么。演员之间的配合也不行,后面上场的演员居然能和前面的演员使用雷同包袱,这些都是行业里比较大的忌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评价李云杰的相声时,该博主有句话很有意思“他们两个在台上乐得跟什么似的,台底下没什么人乐啊”。

破案了,难不成有些网友说的“观众没乐他先乐”的相声演员是李云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非要找出这场演出有什么比较高的地方,那可能就是茶水钱了,不管这些茶水是德云社卖还是剧场卖,但观众是冲着德云社买票来的,来了之后发现茶水贵得离谱,自然会去吐槽德云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本场演出的德云社演员之一张鹤雯还出现在了该博主的评论区,对博主的评价表示了感谢。这起码能证明该博主的评价也得到了德云社演员的认可,可信度还是相当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解读探店

看完了相声博主温大愚的探店视频,我们可能对很多事情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1、难怪郑好在德云社说相声十八年都没火

笔者之前也听过几次郑好的相声,小剧场听过,商演也听过,总体上讲就是一个中规中矩的普通相声演员,光靠说相声的话,饿不死也火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温大愚给郑好这场演出的评价看起来还不错,但有句话容易被忽略“就好像听了一场倒二”。

攒底说成倒二,在相声圈里算是一个笑话,因为倒二和攒底的节目在表演风格上差别不小,尤其是在小剧场里更是这样,郑好的表现说明他在相声上还没开窍,比较死板僵硬,难怪在德云社这么好的平台混了十八年都没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底有德云社粉丝说郑好是“无名小辈”,他的相声一百块钱都不值,导致郑好心理崩溃破防大骂,其实粉丝的吐槽也不是没有道理。

当然,网上有些人天天说郑好火了,还是什么德云一哥,但那是网上,可以不花钱捧,一旦到了需要花钱买门票听郑好相声的时候,这些粉丝就不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难怪德云社要搞饭圈经济

可能有网友会辩解说,这些演员不行,你换上张云雷秦霄贤试试,门票抢都抢不到。

这话没毛病,如果攒底不是郑好而是张云雷或秦霄贤的话,别说是午场相声,就算是凌晨场估计也能满坑满谷。

就像网上直播间一样,郑好直播间有一万人就像光宗耀祖一样天天吹,张云雷秦霄贤如果低于十万人就算是过气,这就是饭圈经济的魔力,如果不搞饭圈经济光靠说相声的话,恐怕德云社也不会有今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难怪郭德纲要关小剧场

德云社之前在北京城关闭了两个小剧场,虽然粉丝们各种找借口辩解,但现实情况就是,德云社小剧场在经营上确实遇到了一些问题。

之所以广德楼小剧场在相声水平不怎么样的情况下上座率还可以,那是因为这里是大栅栏,几乎是游客必到的地方,小剧场可以吃到旅游打卡消费的红利,如果没有这份游客红利,估计广德楼小剧场早就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德云社早期,郭德纲胃口还不大的时候,小剧场可以算德云社的主营业务,但随着德云社饭圈经济的成功,商演、综艺等业务的综合收益显然要大于小剧场,赚钱更多风险还小,在这种情况下,养着这么多小剧场养着这么多十几年都混不出来的演员可能就会变成一个经营上的鸡肋,弄不好也是包袱。

往南方发展的话等于开拓新市场,北方有很多观众对相声的欣赏水平比较高,但南方有很多观众压根不懂如何评价相声优劣,重心南移在一定程度上这也符合郭德纲提出的“淘汰欣赏水平高的观众”理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话题延伸

网络上对德云社存在一些误解,有两个话题可以在这里延伸一下。

一个误解是“德云社相声是相声界最好的”。

实际上并非如此,就不说春晚这么大的舞台了,单说小剧场,相信看过很多小剧场的观众都应该清楚,像广德楼这样的在全国范围内也就是中等水平,有很多小剧场的相声表演水平比德云社小剧场要高,有的小剧场不仅水平更高还更干净。

换一个更准确的说法是,德云社相声在其铁杆粉丝眼里是最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个误解是“德云社演员都能挣大钱”。

实际上德云社真正赚大钱的也就是那几个拥有饭圈的明星演员,大多数没有饭圈且相声水平很普通的演员还是只能依靠小剧场演出赚辛苦钱,其收入水平还不如很多公司白领,就像吴鹤臣和陈霄华。

说白了,德云社和很多公司都是一样的,老板和老板亲戚赚最多的钱,高管和角儿也就是公司骨干赚大钱,剩下大部分普通员工赚辛苦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