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文章的评论区很激烈,也有好几个读者私信让我聊聊对此的看法。

说实话,我觉得这是一种立场的差异。

准确说,是打工人和老板立场之间的差异,是不可调和的,是无法逾越的,也是没办法说谁对谁错的。

不过我倒是注意到一个词,工贼

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工贼是指那些在罢工活动中不参与罢工,而是进行工作的劳工。

工贼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为了讨好资本家埋头表现的,另一种是收了资本家好处与工会扮演对立角色的。

简单说,工贼就是站在普通劳工对立面的那群人。

回到职场上,其实工贼现象也很常见,我们常说的老板马屁精就是指这类人。

每家公司都有工贼,甚至不存在没有工贼的公司。

最近在看《庆余年》,其中的一个词也比较好能概括对这类人的描述,那就是「蝇营狗苟」。

这是个成语,最早出自唐·韩愈的《送穷文》。

再说立场。

所谓立场,就是一个人所处位置代表的利益。

打工人站打工人的立场,老板站老板的立场,这种基于个人位置的利益考虑会对观点和行为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比如,作为公众号作者,我会站在自己的立场去接广告,因为这是我营生的一种方式。

但是,作为公众号读者,有很小一部分人会吐槽、谩骂、诽谤我的这种行为,甚至觉得我就该靠爱发电。

可是,如果有一天他们也成为了一个作者,当他们站在我的立场上思考和行动时,就会产生跟之前截然相反的结论。

所以,立场决定观点和行为。

这里面的逻辑你们应该清楚了,那接下来我就聊聊昨天评论区的一个观点,其实也是很多人可能会面临的选择。

如果你在一家公司干了 3 年后离职,公司给了机会对你进行培养,你的离开是否算是对公司和老板的背叛?

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要从两个角度来思考,一个是情分,一个是本分。

考虑自己的职业发展、薪资待遇、工作机会,离开培养自己 3 年的公司和老板是一种基于现实利益的考虑。

我想,大多数人都会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

这,是本分。

考虑公司给自己的机会,领导对自己的栽培,留下来继续为公司效力或者在可接受的升职加薪范畴内留下。

甚至,放弃掉更好的机会纯粹奔着理想和革命友谊留下继续奋斗。

这,是情分。

因此,本分没有错,情分也没有错。

不过有句话说得好,留下是情分,不留是本分。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

不要用情分去绑架有本分的人,也不要用本分去质疑那些带情分的人,只不过大家各自所站立场不同而已。

有时候,我觉得公司要扮演学校的角色,而不是宗教。

只有宗教才会有信仰背叛,学校才是培养人才鼓励发展。

这一点,马老板算是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虽然只是不同的说法,但阿里每年的确给社会输送了不少人才,而不是简单的不做兄弟。

你看,格局是不是一下就出来了。

工贼之所以被广大劳工所唾弃,是因为他们放大了这种不该大张旗鼓的情分,甚至当成一种理所应当。

这么一来,自然就会招来群情激奋,也是自讨没趣。

不管是本分还是情分,做自己的选择就好,不要拿着自己的观点去绑架别人,同时也不要被他人裹挟。

没有哪家公司会真正培养一个人,公司只是在投资,对人才的投入也是为了换来更好的回报。

也没有哪个人会在一家公司待一辈子,也不可能做到完全不顾个人利益靠爱发电。

当然,这个人得把老板排除在外。

我们和公司之间不是一种家庭纽带关系,而是一种合作关系,是一种基于利益互换的契约。

在其位,谋其事,这是本分。

某种程度上说,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并非坏事,甚至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虽然有些人不肯承认。

所以,即便选择了离开,也不要用道德绑架去制约当初的情分,好聚好散,江湖还可以再见。

我们做产品的都知道一个词,同理心

可惜,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同理心,也很难体会什么叫感同身受。

或许,当打工人有一天成为老板时,当老板有一天再给别人打工时,这种立场上鸿沟才能跨越,才能获得那种真实体感。

还是那句话,公司不是家,同事领导不是家人,我们要做的是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最优决策。

毕竟,我们要负责的对象是自己,以及自己的家庭。

成为更好的自己,做一个既有本分又有情分的人,而且做到平衡。

共勉!

················· 唐韧出品 ·················

安可时刻

上篇文章有读者说,相比之前,这次深圳产品训练营的男女比较比较均衡,没有出现女生一边倒的情况。

我看了下,还真是如此,甚至男生还多一点,虽然我没有刻意去统计性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管怎样,这群爱学习、有行动、想突破的同学会收获更好的结果。

另外也提醒一下这些同学,周四晚上8点我要收作业了,你们各个小组抓紧时间讨论做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