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一统天下,不仅铸就了千古伟业,更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对于秦国如何从边陲小国崛起为横扫六合的强大帝国,历史学家们从经济、军事、文化等多维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在这诸多因素之外,有一个常被忽视的维度,就是众望所归,或者用另一种说法,这就是秦国的天命。所以司马迁就在《史记》中,用一个神秘的预言表达了这个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预言把秦国从开始到他灭掉周王朝,再到一统天下的历史进程描述出来。预言完全和历史吻合,令人叹为观止,这句预言就来自于周朝太史儋之口。

这句预言就是:“周故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载复合,合十七岁而霸王出。”

周故与秦国合而别

秦非子,作为上古伯益的后代,其姓氏为嬴。他因擅长饲养和繁殖马匹,极大地提升了马匹的数量与质量,因此被周孝王委以重任,在汧水与渭水之间负责管理周王室的马群。

秦非子以他的勤勉和尽责,将马匹照顾得极为出色,赢得了周孝王的极高赞赏和深厚信任。为此,周孝王特别赐予秦非子一块土地,让他成为周朝的附庸国,继续嬴姓的祭祀,这个附庸国被称为秦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秦国,环境恶劣,气候不佳,且经常受到周边犬戎部落的侵扰。同时,秦国并非真正的诸侯国,而是如前文所述,是周朝的附属国,即所谓的“合”。

直至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因荒淫无道,周王室不再民心所向。他的外祖父申侯更是怀恨在心,于是和犬戎部落合作,突击了周王室的都城镐京,周幽王也在这次烽火中身死,并焚烧了宗庙和宫室,导致西周的覆灭。

在这危急时刻,诸侯们袖手旁观,唯有秦襄公挺身而出,他率领精锐部队护送幽王的儿子宜臼,即后来的平王,东迁至洛邑,确保了周王室血脉的延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表彰秦襄公的忠诚与义举,周平王正式册封他为诸侯,自此,秦国也从一个附庸国变成了诸侯国。

别五百载复合

从周平王把都城变更之后,一直到三十六邑被周王献出,周王朝的实力已经衰落到谷底,虽然还存在着,其实可以说形同虚设,这时间差不多就有五百年。

而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秦国自秦孝公起,经过一百多年的不懈努力,历经数次深刻的变法和残酷的战争,终于在六代秦王的共同奋斗下,崭露头角,成为了战国时期的霸主。

贾谊在《过秦论》中这样评价:“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这指的是秦始皇能够一统天下,正是因为他继承了前面六代君主的遗志和功绩,将他们的努力与成就发扬光大。

最终,秦始皇在继承大统后,凭借着前几代君主的努力和自身的英明领导,成功吞并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秦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合十七岁而霸王出

在东周王朝落幕后的第十七个年头,西楚霸王项羽降生于世。正是这位英勇的霸王,将辉煌了十五载的秦朝付之一炬,使其永远成为了历史的尘埃。

回溯至公元前230年,秦始皇以雄心壮志开启了一统六国的征程。他采纳了李斯、尉缭等智谋之士的建议,制定了灭诸侯、成帝业、一统天下的宏伟蓝图。随后,他派遣了王翦、王贲、李信等一众忠勇将领,对六国展开了长达十年的征战。最终,秦始皇实现了我国历史上的首次大一统,秦朝由此崛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景不长,在秦二世继位的第二年,秦朝便陷入了动荡之中。大规模的起义如燎原之火迅速蔓延,其中尤以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声势最为浩大。他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自称大楚,勇敢地站出来反抗秦王朝的统治。很快他们的行动就得到了大规模的响应,许多人都加入了他们,一股实力不俗的反秦的部队就形成壮大起来。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起义中,刘邦和项羽两位英雄人物崭露头角。他们在沛县和吴中分别起兵,联合江淮地区的诸侯,共同对抗秦军。经过十五年的艰苦奋战,公元前207年,秦朝终于走向了灭亡。

项羽在攻入咸阳后,对这座曾经繁华的都城进行了大肆的烧杀抢掠,八百年辉煌的秦宫也在熊熊烈火中化为灰烬。